大学生贬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5347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贬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贬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贬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贬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贬值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 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 而且还相对萎缩; 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 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 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 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 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失宠,如果放在十年前,那肯定是天要塌下来的大事。但今非昔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逐年增加,大学生的拥有量呈几

2、何数的增加。以 2005 年国家教育部的统计为例,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 230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1%,毕业生 306.8 万人,加上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 166.79 万人,就有近 500 万大学毕业生。从 2006 年至今,这个数字只有增的而没有减的。物以稀为贵,过去各地各单位能分到一名大学生,可以说是天大的喜事,不管你有没有真才实学,就凭着大学生这个身份,也就是受宠的命。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加薪优先,提拔优先,分房优先,不如此,就会落下不尊重人才的罪名。如今大学生多了,不再是大学生选择市场,而是市场择优选择大学生,大学生身份贬值也就显得很自然了。大学生身份现在

3、贬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文明的进步。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因为读书人少,大学生少。现在就不同了,从提高民族的素质着眼,国家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大学的门多了,国人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了,千军万马挤在一根独木桥上的悲壮历已不复存在。当然,大学生身份贬值,并不是说大学生的价值在贬值。国家对人才,昨天重视,今天重视,将来也会重视,任何社会都不会拒绝人才。不唯身份唯价值,由过去的重数量到今天的重质量,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表现,这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大学生身份贬值,大学生应该认真反思,既要认同社会发展规律、认同市场选择,也要扪心自问,寒窗数载,过去严

4、进宽出的大学生涯是不是毒害了自己,自己是不是学到了真本事,是不是有能力接受社会的选择和考验。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抱着过去的老黄历不改,当然会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中被淘汰出局。学生贬值除了遇到的盲目扩招有直接的关系外,它与中国教育脱离社会需要,整个产业链 条处于较低水平也有关系,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远远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供大于求 就贬值,这是市场经济铁的法则,人作为劳动力商品,是无法超越这一规律的。实际上我 还是主张让尽可能多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高等学府接受良好的教育的,这不仅是生 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公民素质所需要的,除了肚子,人还需要精神。解决大学生贬值 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不在于缩小

5、大学的招生规模,而在于大学改变教育的模式和策略,更加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面向社会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那种通过提高就业文凭门槛来让一 部分人失业而给大学生腾出岗位的做法是不道德的,是一种歧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通 过了升级整个产业链来创造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创造需求,供大于求的矛盾就无从解 决,这跟任何商品和服务的市场法则绝对是一样的。新京报22 日援引中国一位学者周末公布的数据报道说,在金融危机突如其来的暴风扫 荡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凭着强劲的增长似乎渡过了这场危机,然而,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 起薪每月只比农民工高出 300 元人民币,约 44 美元近年来,中国面临大学毕业生过多的情况,很大程

6、度上是由于过去 10 年内大学录取比例上 升,大学生数量每年以 30%的增幅膨胀。大量应届毕业生失业是导致平均工资数据不佳的 主要因素在 2008 年毕业的近 600 万毕业生当中,约有三分之一未能在毕业后一年内找 到工作。与此同时,制造业和建筑业用工却出现短缺,这使农民工对薪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大学扩招七年以来,大学在校人数,大学毕业生都大幅度增加。 1998 年,扩招前一年,大学招生 107 万。1999 年,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 50 万。去年招生已达到 500 多万。从 1998 年到 2005 年的七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 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7、。大学生人数增加本来应该是好事。但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毕业生的工资下降,引起对扩招的怀疑。对此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大学生质量降低及就业难大学生质量降低及就业难首先,我们假定其他条件统统不变,光是扩大招生,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数学中就是偏微分分析法。所谓其他条件,包括中学的教育质量和大学的师资力量这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中学的教育质量不变,那么扩招就是把原来录取不上的学生录取了。比如原来录取的分数线是 550 分,现在降低到 500 分。这样势必造成部分大学入学学生的质量下降。反过来看也一样,解放前中专生的质量特别高,甚至高于现在的大学生,其原因也

8、是因为招生的人数少,百里挑一,因而质量高。现在大家埋怨大学生质量下降,这肯定和扩招有关。特别是如果中学教育力量的改进跟不上扩招的速度时。其次要谈到大学教育的力量。如果师资力量不变,扩招的结果就是大学容纳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老师的人数明显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扩招相对比较容易,而扩大大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却远非易事。培养一位大学老师不是一两年能够做到的。少说也得五六年。扩招以前大学的师资力量基本和招生人数是匹配的。现在忽然增加了许多学生,马上显得师资不够。所以扩招以后各大学偏普感觉师资严重不足,纷纷设法进人,形成大学师资的激烈竞争。再就是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如果也不变,那么大学毕业生肯定会发生就业

9、难的问题。市场没有那么多的需求,而毕业生却增加了,多余的毕业生往哪儿去?这几年发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看来和扩招有关。所以说,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扩招的结果只能是大学生质量的降低和毕业生就业难。但是事实上大学扩招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中学到大学都因为扩招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是因为大学扩招而引起的。没有大学扩招这些变化都未必会发生。我们再来看看大学扩招对大学本身的影响。首先高校的数目从 1998 年的 1022 所增加到 2004 年的 1731 所,增加了 709 所。建国以来 50 多年高校一共才一千零几所,而扩招后的 六七年就增加了 700 多所。这个成绩如果没有大学扩招是不可能

10、的。再看大学专职教师的 人数,扩招前的 1998 年是 40.7 万,到 2004 年达到了 85.8 万,增加了 45.1 万。六年的增 加数超过了过去 50 多年的累计数。大学老师的增加 1.1 倍,赶不上招生人数的增加 4.1 倍。从这个指标来看,大学教育质量很 可能是降低的。最后来看就业。扩招以前大学毕业生基本都能够找到工作,也没有强烈的供给不足的呼声。 可以认为大体上供求平衡。扩招后的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可是另 一方面许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级别人员的工资在迅速上升。所以有理由说不是供 给过度,而是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这里关系到大学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专

11、业设置滞后,教材陈腐,老师的知识更新太慢。尤其在社会科学方面更为严重。大学教育也是应试教育,学生只会解题,不会发现问题。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不善于人际交往,这是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的结症所在。我们对大学生需求的看法也应该改变。如果认为大学生只是为了满足同样质量的生产的需要,大学生的需求应该正比于经济增长。扩招以来的七年,GDP 增长了一倍,大学生也应该增长一倍。但是社会生产产品的质量在提高,要求的技术在上升,所以对大学生的需求超过 GDP 的增长。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与搜狐网合作进行了一项有关大学费用的调查,共有 5 万多名网友参与了调查,70%多的网友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的收费过高。据有关媒体对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统计评选,教育行业竟赫然名列第二位。难怪有人批评称,教育是中国新时代压榨老百姓的三座大山之一。教育与医疗、住房被列为当下国内最贵的三项生活必需品。农民无法承受,城市居民也叫苦连天。人们频频发问,高校的学费难道非得那么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