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基础知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5090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内科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内科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内科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内科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内科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基础知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内科基础理论心内科基础理论-供初学者掌握供初学者掌握1.1.心脏触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心脏触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答:(答:(1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确定心尖搏动位置。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胸骨左下缘收缩)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确定心尖搏动位置。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胸骨左下缘收缩 期抬举样搏动是右室肥厚的可靠指征。期抬举样搏动是右室肥厚的可靠指征。(2 2)震颤震颤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部位部位时相时相常见疾病常见疾病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 2 2 肋间肋间收缩期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 2 2 肋间肋间收缩期收

2、缩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胸骨左缘 3-43-4 肋间肋间收缩期收缩期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 2 2 肋间肋间连续性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心尖区心尖区舒张期舒张期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心尖区心尖区收缩期收缩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全(3 3)心包摩擦感)心包摩擦感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感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感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致。1.1. 正常心浊音界及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正常心浊音界及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答:

3、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下表答: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下表右界(右界(cmcm)肋间肋间左界(左界(cmcm)2 23 32 23 33 34 42 23 33.53.54.54.55 56 67 79 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 810cm)10cm)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1 1)心脏以外因素:可造成心脏移位或心浊音界改变。)心脏以外因素:可造成心脏移位或心浊音界改变。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使心界移向患侧;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使心界移向患侧;大

4、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导致横膈抬高、心脏横位,可使心界向左增大;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导致横膈抬高、心脏横位,可使心界向左增大;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2 2)心脏本身病变:)心脏本身病变: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为主,但不向下增大。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为主,但不向下增大。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5、;尖瓣狭窄等;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扩张型心肌病等;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扩张型心肌病等;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 3 3 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消失;当两者均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消失;当两者均增大时,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增大时,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右缘第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右缘第 1 1

6、、2 2 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3 3 舒张期的额外心音及其临床意义?舒张期的额外心音及其临床意义?答:(答:(1 1)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分为:)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分为:舒张早期奔马律: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心室扩张、收缩性心力衰竭,如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舒张早期奔马律: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心室扩张、收缩性心力衰竭

7、,如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舒张晚期奔马律:多见于舒张末压增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主舒张晚期奔马律:多见于舒张末压增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动脉瓣狭窄等。重叠性奔马律:常见心肌病或心力衰竭。重叠性奔马律:常见心肌病或心力衰竭。(2 2)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并且是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尚好的间接指标,)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并且是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尚好的间接指标,是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条件。是二尖瓣分离

8、术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条件。(3 3)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4 4)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4 4 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强度分级?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强度分级?答:(答:(1 1)产生机制: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在血流加速、瓣膜口狭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产生机制: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在血流加速、瓣膜口狭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 、瓣膜、瓣膜关闭不全(器质性或相对性关闭不全)关闭不全(器质性或相对性关闭不全) 、异常血流通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异常血流通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腔异常

9、结构(心室、心腔异常结构(心室内乳头肌、腱索断裂等)内乳头肌、腱索断裂等) 、血管管径异常(大血管瘤样扩张等)等情况下,可使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漩涡而冲击心、血管管径异常(大血管瘤样扩张等)等情况下,可使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漩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2 2) 杂音强度分级杂音强度分级级别级别响度响度听诊特点听诊特点震颤震颤1 1最轻最轻很弱,须仔细听,易被忽略很弱,须仔细听,易被忽略无无2 2轻度轻度较易听到,杂音柔和较易听到,杂音柔和无无3 3中度中度明显的杂音明显的杂音无无4 4响亮响亮杂音响亮杂音

10、响亮有有5 5很响很响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者背部传导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者背部传导明显明显6 6最响最响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也听得到壁也听得到强烈强烈5 5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范围?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范围?答:(答:(1 1)P P 波:形态一般钝圆形,波:形态一般钝圆形,P P 波方向在波方向在、aVFaVF、V V4 4V V6 6导联向上,导联向上,aVRaVR 导联向下,余导联呈双向、导联向下,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时间小于倒置或低平均可。时间小于 0.12s0.12s。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 0.25mV0.25m

11、V,胸导联一般小于,胸导联一般小于 0.2mV0.2mV。(2)PR(2)PR 间期:间期:0.120.120.20s0.20s。(3 3)QRSQRS 波群:波群:时间:多数在时间:多数在 0.06-0.10s0.06-0.10s。波形和振幅:波形和振幅:V V1 1、V V2 2导联多呈导联多呈 rSrS 型,型,RvRv1 11.0mV,V1.0mV,V5 5、V V6 6导联以导联以 R R 波为主,波为主,RvRv5 52.5mV2.5mV,V V1 1V V6 6导联导联 R R 波逐渐增波逐渐增高,高,S S 波逐渐变小,波逐渐变小,V V3 3V V4 4导联导联 R/S1R/

12、S1。肢体导联。肢体导联 I I、导联一般主波向上,导联一般主波向上,aVRaVR 导联主波向下,导联主波向下,aVLaVL、aVFaVF导联可呈导联可呈 R R 波为主,也可呈波为主,也可呈 rSrS 型。型。R RaVRaVR0.5mV,R0.5mV,RI I1.5mV,R1.5mV,RaVLaVL1.2mV,R1.2mV,RaVFaVF2.0mV2.0mV。QQ 波:除波:除 aVRaVR 导联外,正常人的导联外,正常人的 Q Q 波时间波时间0.04s0.04s,振幅小于同导联,振幅小于同导联 R R 波的波的 1/41/4。(4 4)STST 段: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段:正常多为一等

13、电位线,STST 下移下移 一般一般0.05mV0.05mV,STST 段上抬在段上抬在 V V1 1V V2 2导联不超过导联不超过 0.3mV0.3mV,V V3 3导联不超导联不超过过 0.5mV0.5mV,其他导联不超过,其他导联不超过 0.1mV0.1mV。(5 5)T T 波:波:方向,方向,T T 波方向与波方向与 QRSQRS 主波方向一致。主波方向一致。振幅:除振幅:除、aVLaVL、 aVFaVF、V V1 1V V3 3导联外,其他导联导联外,其他导联 T T 波振幅一般不低于同导联波振幅一般不低于同导联 R R 波的波的 1/101/10。(6 6)QTQT 间期:正常

14、范围间期:正常范围 0.320.320.44s0.44s,QTcQTc 为为 0.44s0.44s。6 6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和动态演变?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和动态演变?答:(答:(1 1)定位)定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心肌梗死部位心肌梗死部位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前间壁前间壁V V1 1VV3 3前壁前壁V V3 3、V V4 4(V V5 5)高侧壁高侧壁I I、aVFaVF前侧壁前侧壁V V5 5、V V6 6下壁下壁、aVFaVF广泛前壁广泛前壁V V1 1VV6 6、I I、aVLaVL后壁后壁V V7 7VV9 9右室右室V V3 3RV

15、RV5 5R R(2)(2)动态演变动态演变超急性期(超急性损伤期):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超急性期(超急性损伤期):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STST 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 T T 波相连。波相连。急性期(充分发展期):心肌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出现异常急性期(充分发展期):心肌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出现异常 Q Q 波,波,STST 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呈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呈单向曲线,单向曲线,T T 波倒置。波倒置。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抬高的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抬高的 STST 段恢复至基线,缺血性段恢复至基线,缺

16、血性 T T 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陈旧期(愈合期):梗死后数月至数年,陈旧期(愈合期):梗死后数月至数年,STST 段和段和 T T 波恢复正常或有异常改变,趋向恒定不变,残留坏死型的波恢复正常或有异常改变,趋向恒定不变,残留坏死型的Q Q 波。波。7 7 心衰的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有哪些?心衰的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有哪些?(1 1)基本病因:)基本病因:心肌病变: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包括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心肌病变: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包括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 心肌肥厚。心肌肥厚。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