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3105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 【作 者】孙正聿 【作者简介】孙正聿 吉林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人们经常用反思来表述哲学思维的特性,然而,究竟何谓哲学反思?哲学思维为何是反思?哲学反思的根据、对象、方式、特性与功能到底是什么?是否或能否存在非反思的哲学?现代哲学是否改变了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这些关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的重大问题,是需要深入讨论的。一、反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反思,在其最直接的意义上,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思想的思想。这表明,反思是思维对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即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所构成的思想作为问题而

2、进行反思的关系。正是思维对存在的这种反思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决定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然而,哲学自我理解中的最大问题,却莫过于以非反思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哲学及其基本问题。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219 页)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解决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还是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而进行反思?正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问题,是人类的全部活动认识活动和

3、实践活动所要解决的共同的根本问题。所谓认识活动,就是从观念上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所谓实践活动,则是从行动上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就此而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决不仅仅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部活动的根本问题,那么,为什么仅仅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归结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而不是把它称作人类全部活动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对此,通常的解释是,正因为这个问题既存在于人类全部活动之中,又贯穿于人类活动始终,所以才把这个问题提升为、概括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这样的解释,正是以非反思的方式去理解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产物,它混淆了人类思想的构成思想与反思思想的两个不同的基本维度,从而也就取消了

4、人类思想的反思的哲学维度。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无限丰富的矛盾关系,但是,从人类思想的维度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却可以归结为两个最基本的维度:一是构成思想的维度,也就是思维以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中介而实现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维度;二是反思思想的维度,也就是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而予以反思的维度。在构成思想的维度上,思想的任务就是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而不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与此相反,在反思思想的维度上,思想的任务并不是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必须予以追究的问题。这正如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所作的对比:在所谓自然的思维态度中,认识是深不可测的,而认识的可能性却是

5、自明的;但在反思的哲学思维中,认识的可能性却成为理性批判的对象(参见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9-23 页) 。反思思想是把构成思想中不予追问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了问题,由此便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反思的哲学维度。具体地说,所谓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就是人类以某种具体的方式(如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方式)为中介而构成思维和存在之间的某种经验的、幻化的、直觉的、体悟的、审美的、价值的、逻辑的关系,并构成某种属人的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世界图景,从而实现思维和存在的某种条件下的统一。与此相反,所谓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则是

6、把人类把握世界的诸种方式(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方式)及其全部成果(知识形态的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世界图景)作为反思的对象,也就是把人类所构成的关于存在的全部思想作为反思的对象,追究构成思想的根据、探寻评价思想的标准,揭示隐含在全部思想之中的经验的、逻辑的、直觉的、审美的、价值的前提,从而变革和更新人类已经构成的思想,实现人类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终极关怀的飞跃和升华。由此可见,这种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是一种批判性的维度、理想性的维度、超越性的维度。人类哲学思维的全部特性,即源于它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而进行的反思。显然,这里所说

7、的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或者说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是相当难于理解的。这是因为,在人们的日常意识甚至是科学意识中,总是把构成思想当作人类思想的惟一维度,而不是把它视为人类思想的一个维度。提出人类思想的另一个维度,即提出关于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几乎总是被视为一个奇怪的问题:人的思想不是构成关于世界的思想,那是一种什么思想?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那是一种什么认识活动?正因如此,人们总是合乎常识地以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去理解和解释哲学及其重大的基本问题,把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解说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思想(即所谓的世界观) ,而对于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而进行的反思,则感到

8、困惑不解。其实,人类反思思想的哲学思维并不神秘,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之中。人类作为改造世界的的实践认识主体,其全部活动的指向和价值,在于使世界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因此,具有理论思维能力的人类,不仅仅是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当作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去探索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奥秘,去形成关于世界的各种思想,而且总是对前提本身提出质疑,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而进行反思。哲学的特殊性质就在于,它是人类的这种反思思想的思想维度的理论表达。哲学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在反思理论思维前提的进程中,使人类不断地深化对思维和

9、存在关系问题的认识,从而不断地更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并引导人类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因此,只有深切地理解和真正地把握哲学的反思的特性,才能形成哲学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反思人类创建的全部科学和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及其提供的全部思想。#p#分页标题#e#二、反思思想的思辨思维哲学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反复思考,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思维思辨思维进行的对思想的思想。如何理解和评价思辨,是研究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可或缺和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思辨,在其直接的意义上,就是思想辨析或辨析思想。对于这种辨析思想的哲学思辨,人们常常发出这样的责难:其一,把哲学反思的对象限定为

10、思想,只对思想进行辨析,岂不是放弃哲学对世界、对现实的关注,而仅仅把哲学限定在思想之中吗?其二,离开哲学对世界、对现实的研究,所谓的哲学思辩,岂不是一种主观任意的概念游戏吗?正因如此,人们通常是在否定的意义上或讽刺、嘲笑的意义上使用思辨这个概念,并特别地以思辨特性诟病黑格尔哲学,以非思辨性去解说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变革。对于这些责难思辨的思想是必须予以辨析的。首先,对思想进行辨析的思辨,是否放弃了对世界、对现实的关注?进一步说,哲学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现实?当着我们把反思界说为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把反思即哲学的对象确认为思想。就此而言,以辨析思想的思

11、辨来表征哲学的思维方式,只不过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而已。然而,当着我们明确地把哲学的反思对象确认为思想的时候,就非常需要对作为反思、思辨对象的思想作出应有的解释。思想,总是关于某种思想对象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对象,就不会有思想。这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30 页)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217 页) 。这表明,虽然哲学反思的是思想,但思想本身却只能是关于世界的思想。在我们所说的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的存在,如果借用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三个世

12、界的说法,就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存在:其一,所谓物理自然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其二,所谓人的意识世界即精神世界的存在;其三,所谓客观知识世界即语言文化世界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就是构成思想对象的全部的存在。把反思、思辨同思想和思想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当着哲学把自己当作关于世界的思想,直接地面对世界,企图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自己的对象的时候,它越来越陷入无能为力和无家可归的窘境;反之,当着哲学被驱逐出它的全部世袭领地(自然、社会和思维) ,由科学去构成关于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思想的时候,无家可归的哲学却真正地实现了四海为家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都是哲学反思、

13、思辨的对象。其次,以思想为对象的哲学反思、思辨,是否是一种主观任意的概念游戏?进一步说,对概念的思辨在哲学研究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关于哲学的思辨的思维,黑格尔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小逻辑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 39 页) 。这就是说,哲学的思辨,并不是脱离思想内容的概念游戏,而恰恰是为了使思想自觉到它的内容。为了澄清思辨思维作为哲学思维的这个本质,黑格尔集中地考察和对比了表象思维、形式思维和思辨思维,并在对前两种非哲学思维的批判中进一步阐述了哲学的思辨思维。黑格尔提出,所谓的表象思维,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

14、,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与此相反,所谓的形式推理,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傲(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第 2 版,第 40 页) 。与上述的表象思维和形式推理不同,思辨思维既不是以经验材料为对象而形成关于经验世界的各种知识的表象思维,也不是以思维的形式推理为对象而形成的关于思维的结构和规则的知识的形式思维,而是努力地把思想的自由沉入于内容,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即按照它自己的自身而自行运动,并从而考察这种运动(同上) 。黑格尔对哲学思维方式的探讨,表明了他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哲学全部发展(恩格斯语)的高度的哲学自觉。黑格尔曾经颇有

15、感触地指出,一般人所说的哲学的难懂性,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不惯于作抽象的思维,另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亟欲将意识中的思想和概念用表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参见黑格尔:小逻辑 ,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40-41 页) 。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责难或拒斥思辨思维,主要是因为人们习惯于以关于世界的表象或某些流行的观念来理解世界,而难以自发地形成对哲学反思的体悟。对此,海德格尔同样深有感触地说,就其本质而言,哲学决不会使事情变得浅易,而只会使之愈加艰深,正因如此,不熟悉哲学的表述方式的日常理性就会认为哲学的反思近乎痴呓(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第 13 页) 。区别于表象思维和形式

16、推理的思辨思维,是以思想的内容即概念为对象的。对此,列宁曾摘录黑格尔这样一段论述:凡是没有思维和概念的对象,就是一个表象或者甚至只是一个名称;只有在思维和概念的规定中,对象才是它本来的那样(列宁全集第 38 卷,第242 页) 。列宁还以黑格尔对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分析为例,深刻地阐发了哲学思维的特征。人们通常认为,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命题,即否认事物运动的命题。而黑格尔则认为,芝诺从来没有想到要否认作为感觉确实性的运动,问题仅仅在于运动的真实性,也就是如何以概念的方式来说明运动的问题。正因如此,列宁提出: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在概念的逻辑中表达它(列宁全集第 38 卷,第 281 页) 。这正是哲学思维与表象思维和形式思维的原则区别。#p#分页标题#e#概念、范畴,是人类认识的积淀和结晶,是历史文化的水库,是人类用以掌握世界的阶梯和支撑点;对概念、范畴的思辨,既是对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反思,又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内在矛盾的辨析。正因如此,列宁曾经尖锐地提出:如果一切都发展着,那么这点是否也同思维的最一般的概念和范畴有关?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