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高血压 防患于未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306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高血压  防患于未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认识高血压  防患于未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高血压 防患于未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高血压 防患于未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高血压认识高血压 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随处可见。那么,高血压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它有什么危害,又需要怎么来防治呢?高血压及其诊断标准高血压及其诊断标准血压指的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心脏收缩向动脉输出血液时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舒张,血液回流入心脏时产生的血压压力最低,称舒张压(俗称低压)。血压会随着年龄、季节、甚至一天中的运动及饮食、情绪的波动等因素而正常波动,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血压的调整机能出现障碍,则会出现血压持续过高或过低的异常现象。2009 年日本时隔五年修订了高血压诊疗标准 。根据该标准,虽然高压 130139、低但高血压的判定标准还应

2、根据年龄层次进一步细分,即 65 岁以上的正常血压在 14090 以下,而压 8589 的被视为正常血压的上限范围, 1564 岁的正常血压不应超过 13085。高血压可以分为以某种疾病为原因的继发性高血压和没有明确原因的原发性高血压,其中后者占 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通常会表现出原有疾病的症状,原发性高血压一般由遗传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且常因没有自觉症状而被延误,多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检查时才被发现。但由于血压的易波动性,因此还可能出现在医院和单位体检时正常,回家后自测结果却偏高的假性高血压、起床时血压异常过高的早晨高血压、因测量时紧张引起的“白大衣高血压”等特殊情况。因此,经常性测量

3、血压会对早日发现高血压有一定的帮助。遗传及生活习惯的影响遗传及生活习惯的影响资料显示,父母都是高血压的情况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 50%;父母其中一方是高血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 30%。高血压同遗传的关系可见一斑。众所周知,摄取盐分过多易导致高血压。但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喜食腌制品等高盐食品的习惯。日本是高血压患者及中风患者多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之一就是日常摄取盐分过多。在中国,导致患胃癌、心脏病以及死亡原因第一位的脑中风等疾病风险增大的盐分摄取问题已日趋严重。中国成年男性一天的盐分摄取量平均高达 12 克,为日本高血压诊疗标准中规定的 2 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

4、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成年男性的 18%患有高血压!1970 年一年内中国新增高血压患者数为 100 万人,而 2009 年的一年内,新增患者数竟然达 700 万!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高血压带来的危害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以及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虚血性心脏病等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患此类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对高血压置之不理,其病情则会悄然加剧,甚至可能引起有生命危险的并发症。长期高血压易导致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会对脑、心脏及肾脏等重要脏器造成伤害,引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此外,动脉硬化还会加重起着泵作用的心肌的负担,会导致心肌逐渐增厚,甚至发生心脏肥大。久而久之

5、,心脏的收缩及扩张机能会一步步减弱,最终演变为心力衰竭。预防高血压预防高血压 别忘抗氧化别忘抗氧化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就有年纪越大高血压患者越多的倾向,但作为引起高血压的外因,饮食习惯欧美化、肥胖、精神压力、缺乏睡眠等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因此,要想预防、治疗高血压,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尤其重要,具体措施有减肥、适量运动、控制盐分摄取、控制饮酒、禁烟、调整情绪,适当释放压力等。此外,抗氧化、减少氧化损伤也是预防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手段。体内的低密度胆固醇一旦遇到活性氧的攻击,就会变为“坏胆固醇”在血液中兴风作浪,血管壁受到活性氧的攻击也易受损并使血液粘稠易堵。因此,可以说摄取抗氧化食品、对付来自活性氧的

6、袭击是预防包括高血压在内的生活习惯病的重要手段。近年的研究表明,海藻类如海带、昆布等中含有的褐藻酸、褐藻多糖硫酸酯等水溶性食物纤维,有抑制血压上升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摄取抗氧化食品及褐藻多糖硫酸酯等水溶性食物纤维,可以期待获得预防血液循环障碍、保持正常血压、降低直接威胁生命的心肌梗塞、脑梗塞等高危疾病发生的效果。特别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大豆发酵精华 NT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它是一种安全、易保存的抗氧化物质:低分子结构、易于肠道吸收;与维生素类相比,其抗氧化作用没有特定性,可以对抗多种多样的活性氧。经常摄取,不仅有益于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亦能期待其对预防动脉硬化,稳定血压血糖,改善脑梗塞、脑出血等中风后遗症恢复,预防中风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