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3033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作者单位:410013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摘要】 通过对心胸外科危重患者临床应用管道的观察及研究,系统阐述多种管道的综合护理方法,并分别从一般常用管道护理及专科特殊管道护理两大方面全面分析各种管道的具体护理措施及研究近况,以发现管道护理工作中较易忽视的细节,规范护理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关键词】 心胸外科;管道;护理Nursing on critical patient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with various tubesTANG Hui-ting, HE Guo-ping, WAN

2、G Hong-hong.The Nursing College of Middle-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Abstract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n clinical tubes of critical patient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various tubes was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Further more, fully analysis from two aspec

3、ts of common tubes nursing and special tubes nursing, specific nursing measures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every tube was done to find details apt to be neglected during tube nursing, standardize nursing operation,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

4、g.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words cardiothoracic surgery; tube; nursing心胸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常需放置多种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因此,管道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现阶段国内对心胸外科各种管道的系统总结及研究尚显欠缺,本文现就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管道的综合护理方法及常见管道的具体护理措施进行较全面的概括和阐述,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1 多种管道的综合护理1.1 评估分析 评估患者全身置管的情况,分析管道使用的必要性和必需性,将必需管道的数量降到最低,将非必需的管道及时清理掉;填写管道护理风险评估表,包

5、括管道种类、患者意识的评分及护理防范措施等1 。1.2 整顿标识 据作用或名称用 1cm2cm 有粘性的打号标签纸写上管道名称、留置时间、拔管时间,贴于管道上2 ;进入体内液体的管道用绿底白字标识, 引流出体内液体的管道用红底白字标识, 同时在管道进出处做好染色标记或用线结扎以助于了解管道滑脱情况1 ;静脉管使用蓝色标签,动脉管使用红色标签,引流管用黄色标签;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同一侧的床边,以便于观察3 。1.3 规范管理 严格做到妥善固定、无菌操作、引流通畅、准确记录。1.4 严密观察 定期有效地巡视观察,以及时发现问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指导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管

6、道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具体保护方法,认真做好健康宣教。2 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2.1 一般常用管道2.1.1 吸氧管道 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建议采用双侧鼻导管给氧法,鼻导管应每 4h 更换 1 次并随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氧气必须湿化吸入,氧流量一般为每分钟 48L。必要时可做气管切开或人工呼吸以增加通气和吸氧浓度,直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93% ,神志清楚,血压心率恢复到正常为止,并用 40%氧浓度吸入以防发生氧中毒4 。2.1.2 胃管 对有食物反流现象者,应延长置管深度(约 5556cm) ;无食物反流者,可将胃管插至胃贲门处(约1045cm) ,避免胃管末端因长时间胃酸浸泡而发生变性5 。更换胃管

7、的时间以 4 周为宜,既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感染机会,又可避免因反复插管导致鼻腔、食管黏膜的机械性损伤6 。每次管饲前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及有无阻塞;管饲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管饲完毕,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7 。2.1.3 留置导尿管 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留管期间谨防逆行感染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同时应每日定时夹闭导尿管以训练膀胱的舒缩功能。拔管前应先用呋喃西林冲洗膀胱,拔管后嘱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1 次自行排尿后告知护士。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极易因尿道黏膜损伤而致疼痛不敢排尿,引发急性尿潴留,此时可用热毛巾擦洗会阴或轻揉下腹以助排尿8 。2.

8、1.4 引流管 严格无菌操作,保证引流通畅,经常检查管道是否扭曲、堵塞、受压或液体外渗;维持良好的固定,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搬移时防止引流管滑脱、折断或受污染;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并及时记录,如引流液呈血性且流速快或量多,考虑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9 。及时清倒引流液,引流袋、负压器每日应更换。2.2 专科特殊管道2.2.1 深静脉置管2.2.1.1 严格无菌操作 (1)选用 75%的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再以碘伏消毒。碘伏可在局部皮肤形成一层薄膜,掩盖皮肤导管入口处,防止细菌经导管旁窦进入血液10 。 (2)每 24h更换无菌敷料,穿刺点如有渗血、污染或者透明膜

9、固定不牢则需立即更换。插管部位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敷料或纱布覆盖,不提倡用透明敷料。研究表明,透明敷料比棉质敷料更易导致感染11 。(3)导管末端连接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连接输液装置前需用碘酒、乙醇消毒接头,并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12 。 (4)每日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及接头处的无菌巾,每 2 日将导管外拔 1.0cm13 。 (5)置管期间,认真观察穿刺点及患者情况,如发现穿刺点红、 肿、渗液,患者感觉疼痛伴发热、寒战、血象升高,警惕感染发生,应立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妥善固定导管 认真观察导管有无移位或脱出,切口膜是否干燥、固定。如怀疑导管出现移位,应该确定导管是否仍停留

10、于血管内,如仍在血管中则应立即固定,严禁将导管外露部分送入血管中13 。2.2.1.3 防止导管堵塞及血栓形成 (1)保持输液通畅,避免打折、扭曲。注意输液速度是否自行减慢或停止,如发现应及时处理。 (2)预防血栓形成:采用生理盐水加肝素钠 0.025 万U 冲洗管道,每日 2 次。如果导管内输注的是特殊药物(如多巴胺、硝普钠等) ,冲洗前需暂停输液,用注射器回抽 45ml 血液后方可将肝素盐水推入。操作动作需迅速,以防止患者因停药出现不良反应13 。如推注时有阻力,严禁高压向血管内注射,以防血块进入肺循环引起栓塞;可使用肝素盐水反复回抽,同时逆着导管的走向反复多次揉摩,直到将血栓抽出14 。

11、 (3)封管时,采用上述同等浓度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作正压封管,边推注边退出针头,使肝素液充满整个导管腔;封管速度宜慢,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冲击力15 ,最后用肝素帽封闭三通接头。2.2.1.4 导管更换及拔除 严格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后通过原穿刺点更换导管12 ;拔管时间取决于病情及有无感染和堵塞,一般保留 710 天15 。拔管时动作应轻柔,以无菌纱布轻轻覆盖然后拔除,无菌纱布保留 34 天;拔出的导管需观察是否完整,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13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桡动脉置管 动脉测压管与换能器、三通管应连接紧密,并与穿刺肢体固定好, 避免脱开出血;每小时用 0.02%肝素液 1

12、2ml 冲洗管道, 如管道阻塞, 应先抽回血, 再进行冲洗;冲洗管道时严防气泡进入, 如有气泡应及时排除。三通管及换能器接头用无菌治疗巾包好,每 8h 更换 1 次;每 1224h 更换穿刺部位敷料, 必要时随时更换;定时观察穿刺肢体的血运情况, 如发现局部肿胀、皮肤颜色与肢体温度有异常, 应立即拔出留置针, 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循环与呼吸功能稳定者, 应尽早拔除动脉测压管,并压迫止血15min16 。2.2.3 气管插管2.2.3.1 心理护理 护士应详细耐心地解释插管的目的及可能引起的不适,清楚患者的紧张因素,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并尽量减轻不必要的刺激17 。2.2.3.2 插管的固定

13、护士于患者头侧常规成功气管插管置入牙垫后, 取医用绷带 90cm 左右,从中点向一侧移1520cm18 ,以此点为固定点将气管导管和牙垫从操作者近侧包绕至对侧,上下交叉打结后再绕回近侧,于近侧交叉打结后,将较长一侧的绷带绕过患者的后颈部,与另一侧绷带相交并打一活结,松紧度以伸入一指为宜19 。2.2.3.3 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 密切观察患者咳嗽、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的变化,听诊双肺呼吸音,按需及时吸痰。采用多孔吸痰管,使吸引的负压分散;吸痰管软硬度适中,粗细一般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2/3,以利外界空气进入20 。吸痰前后用纯氧吸入12min;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负压不宜过大

14、(813.3kPa)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进管时轻轻插入并禁止施压,拔出时要连续施压,边吸边提,旋转吸引21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明显的氧饱和度下降或颜面发绀,应立即停止吸痰。2.2.3.4 防止呼吸道感染 病室清洁,空气流通,空气消毒 2 次/d;保持室内温度 1822,相对湿度 60%70%;严格无菌操作;口腔护理 24 次/d;呼吸机接头消毒 1 次/d,更换牙垫及寸带 1 次/d;气管内套管更换并消毒 2 次/d,纱布垫更换 2 次/d 并保持清洁;定期做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22 。2.2.3.5 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应每 2h 给予患者翻身、叩背

15、协助排痰 1 次;对不会咳嗽的患儿可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气末稍用力按压胸骨上凹以刺激咳嗽20 ;据病情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患者床旁仍放置必要的抢救器材,呼吸机亦放置床边 24h22 ;采取半卧位以利患者胸廓的扩张和引流。2.2.4 胸腔闭式引流管2.2.4.1 保持引流通畅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的变化及水柱波动情况,防止引流管受压、折叠、扭曲或血块堵塞。水柱随呼吸无波动有两种情况:一是引流管被血块堵塞或引流管被压迫、扭曲,失去引流作用,故术后应每 3060min 挤捏引流管 1次并记录每小时引流量。二是肺膨胀良好,已无残腔,此为正常现象。在吸气时,若水柱明显升高,波动范围过大,则提示有气道阻塞,肺表面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2.2.4.2 观察病情变化 正常情况下胸液应自血性逐渐转变为血清样。术后 34h 内,若 10 岁以下的小儿血性引流液量5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