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就业状况(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909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目前就业状况(人口与劳动绿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目前就业状况(人口与劳动绿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目前就业状况(人口与劳动绿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目前就业状况(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目前就业状况(人口与劳动绿皮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重点课题2002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 问题与对策(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今年人口与劳动问 题报告的关注重点是:失业、下岗职工的状况、女性职工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与 此相关的制度因素等。5 月 21 日,该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进入 21 世纪中国面临的最重大挑战,莫过于如何在加入 WTO 的背景下实现劳动 力资源的充分就业。它涉及到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可持续性,需 要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人们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该报告为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 研究所的年度报告,主要内容是分析我国人口与

2、劳动现状,并据此对今后的变化趋势作出 判断。 报告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三份专题报告。第一篇报告回顾 2001 年人口形势和计 划生育工作进展。第二篇报告对“九五“期间和 2001 年就业形势进行了回顾和解析,也对中 国加入 WTO 对就业的长期、近期影响做出了初步的预测。第三篇报告使用农业普查和农 村住户劳动力专项抽样调查资料,概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过剩状况,对劳动 力转移的情况做出了描述和分析。本书下篇共包括九章。第一章从经济转轨的背景提出研 究就业问题的意义,并就相关的几个重要话题提出看法。第二章比较精练地概括了经济理 论中对于劳动就业的主要观点和争论,尝试为读者理解中国的就业与

3、失业现象提供一个理 论工具。第三章从劳动力需求角度解析就业与失业问题,特别着重于分析经济增长、产业 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第四章描述了城乡劳动力的供给问题-决定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状 况的另一个决定因素。第五章介绍了国际通行的失业概念,并对中国转轨时期出现的失业、 下岗现象进行了剖析。第六章把关注点集中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上面,特别讨论了劳动力流 动的制度障碍和改革思路。第七章讨论妇女就业问题,以其他转轨中国家的经验为借鉴, 观察并预测劳动力市场上歧视的变化趋势。第八章把中国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置于 WTO 框架下面进行审视,并对 WTO 的就业效应进行了趋势估计。第九章根据全书的研究结果, 以发挥比

4、较优势战略为出发点,提出一个 WTO 时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总体政策思 路。 WTO 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分析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进入 WTO 时代,并不意味着过去 20 余年增长与改革趋 势的改变。WTO 框架只是为中国继续其改革开放道路设定了一个时间表,并创造了一个不 可逆转的外部约束环境。所以,以往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发育趋势,也将在 WTO 框架下得以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WTO 对就业的效应以正面为主。并且,能否克 服潜在的 WTO 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战略能否适宜地转向发挥中国的比较 优势。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赖于:产业结构将继续按照劳动力丰富这一资源比较

5、优势调 整,经济政策是否把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放置中心地位,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一般认为,WTO 的综合效应将会拉动中国经济一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率;WTO 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加大中国劳动密集性行业的竞争优势,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这 意味着就业弹性将会有所提高。目前的就业弹性为 0.1 左右。就业弹性每增加 10%,意味 着要增加近 50 万个就业机会(假定 7%的经济增长率和 7 亿从业人员的就业存量)。如果就 业弹性能增加一倍达到 0.2,则意味着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就业机会可增加 500 万。 解决就业的五点政策建议 对解决就业业问题,该报告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 1.经济

6、政策应该以扩大就业为核心。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增长意味着收入的提高 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 持市场强劲、社会稳定、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 社会,就业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 2.社会政策应该以对劳动者的失业、医疗和养老进行保障,以及对于脆弱群体的救 助为核心。在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时期,失业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在于社会保障和救助, 不至于造成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从而干扰社会稳定。 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转轨和调整的适应能力。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时 间的长短,取决于劳动者能否适应岗位的变化。政府的职责

7、是提高相关服务,帮助劳动者 提高整体素质和就业转换的适应能力。 4.顺应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制定措施鼓励具有劳 动密集特点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5.继续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内需。目前占全国人口 63.8%的农村居民,只购买了 34.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解决国内需求在城乡分布不 对称现象的重要途径。 关注脆弱群体 由于就业体制的转轨,使得下岗失业现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显化。部分下岗 失业人员也成为城市中的脆弱群体。“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根据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 失业会给失业人员的家庭福利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往往使他

8、们的家庭成为城市贫困人口。首先,城市脆弱群体的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以前的社会救助体系救助的对象主要 是“三无“人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失去就业机会的人群也加入到救助对象的行列。 从目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构成来看,传统的“三无“救助对象仅占 1/4,在职、 下岗、失业、退休人员和其他困难人员占 3/4。可见,中国城市的脆弱群体的主体正在发生 转变。与之相适应,社会救助的方式与重点也在发生转变,并将需要通过相当长的时间加 以完善。 其次,脆弱群体的特征变化也值得关注,人力资本的高低开始成为决定是否成为 贫困人口的关键因素。新加入城市贫困的人口与传统体制下的脆弱群体有着不同的特征, 根据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他们多数是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中年人,接受过中等以下的教 育,而且在较长的时间里就业于传统部门。从岗位分布看主要从事生产和服务工作,在一 个岗位上工作多年,很少有过工作转换的经历。 报告提出,由于脆弱群体的构成变化,所以社会救助的方式也应该相应加以调整。 从短期来看,应该从纯粹的物质帮助转向物质帮助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因为对于那些具 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帮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他们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而从长期来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让这一部分具有了 适应市场经济的相应技能,才能确保他们有能力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