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52817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中学)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称为()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表明孔子很强调()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2、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

3、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陷私权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这 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村施教原则1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15.

4、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析施教原则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

5、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 是()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 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2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为 标志。2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的统一体。2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和总的_,是各 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2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和_。26.师生关系在教

6、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关系,在人格上是_ 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关系。27.教学大纲一般由_和_组成。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和_三种方式。2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30.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3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和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2.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33.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4.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35.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 1 个小题,满分 10 分)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