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742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虚词“则”的一个解释之探讨徐兴福 文言虚词“则”是我国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词,在它的诸项用法中,有 一种用法颇有探讨之处。以教材中的句子为例,加以简要阐述。请看下面一组句 子: 1、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左传 崤之战 ) 2、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同上) 3、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论语 微子 ) 4、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苏轼石钟山记 ) 5、 入其室,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蒲松龄促织 ) 6、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7、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同上) 对前三句中“则”字用法的解释,杨树

2、达、杨伯峻、王力前辈的解释是一致 的。分别是:杨树达词诠: “承接连词,于初发见一事之已然状态用之。 ”举的例子有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 中矣。 ”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注 1)杨伯峻文言语法解释: “事 情的结果,不是施事者所愿意,而早已处于无可奈何的情况中,使用则字承 接。 ”举例“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公使阳初父追之。及诸河,则在 舟中矣。 ” (注 2)王力的古代汉语解释说:“有时候, 则字所连接的两项 不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只是第二件事情的出现,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预 期到的,这时候也用则字。在这种

3、情况下, 则不能译成就或便 , 而是含有原来已经的口气。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公使阳处父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注 3)对这样的解释,我觉得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把这三个句子同这组中后四个句子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结构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它们的解释(关于句子的翻译,在下面的文中)不一样呢?我觉得, 这三个句子中“则”的用法,不能只从“则”字本身看,而应对“则”所在的句 子的句式有正确的认知:这种句子“则”的后面应是省略了谓语的句子句子 的谓语。 “则”表示顺承关系,译成“便” “就”等。第一,从这三个句子本身看, “则”后面的内容是前一句施事者眼中事。例如: (1)公使阳

4、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 厉兵秣马矣。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按一般常识,叙事性的文章都有 叙事角度问题。 “这个故事是谁讲的?是作者讲的,还是书中某一个人物讲的? 鲁迅的孔乙己 ,是酒店小伙计讲的故事,是从他的眼里看出的孔乙己。 “(注 4)上面三个例句中的()和()句的“则”前面,是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是兼语句, “使”的宾语是“阳处父” 、 “子路” ,它们又分别充当“追” 、 “及”和“反” 、 “至”的主语。 “则”的后面“在舟中” 、 “行”的主语应分别是 “孟明”等四人和“丈人” ,这恐怕是没有争议的。那么, “在舟中” 、 “行”的状

5、 态是作者眼中事,还是前面分句的施事者眼中事 ? 自然界有许多没有被人认知的存在。这些存在是客观的,在没有被认知之前, 它们依然是存在的,仅是人们没有认知。 “在舟中” “行”虽说“不是第一件事情 的施事者所预料到的” ,但它是存在的,同样需要有人“认知” 。再有,原文第 ()句的后面接着写到:“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施事者依然是“阳处父” 。 前后的施事者是一贯的,中间的却不连贯下来,是不合理的。 “在舟中”不应是作 者眼中事,而应是前一动作的施事者眼中事。即“在舟中”应为“阳处父”所见。 同理, “行”应是“子路”发现的, “束载、厉兵秣马”是秦穆公所使之人到客馆 后看到的。 第二,把

6、这三个句子同另一组带“则”的句子比较,这三个句子应是复句。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杨树达等三人所用的三个句子称为第一组,把另外三个 句子称为第二组。 ) 第二组句子是:()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 梁惠王下很明显,这第二组中的句子都是复句。 ()句为紧缩复句) ,对此恐怕不会 有异议。 “则”的前面是一个分句,表示前提或条件, “则”的后面是前面分句涉 及的结果:“利”是“金就砺”的结果;“秦未可亲”是“(臣)行而无信”的 结果;“王” (wang)是“王与百姓同乐”的结果。 “则”的后面都有陈述主语 (金、臣、王)

7、的谓语:“利” 、 “亲” 、 “王” (wang) 。 第一组句子,按教材的标点, “则”的前面也是分句,并且都是兼语句。 () ()句“则”的前面是承接复句,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个分句的兼语省略了: “(阳处父)及诸河” 、 “(子路)至” 。第()个句子“则”的前面是一个分句。这是这两组句子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也是明显的。第一组句子, “则”的 后面缺少陈述句子主语的动词,也就是缺少句子的谓语。从表面看,这三个句子 “则”的后面都有动词,但这些动词不是陈述句子主语的,而是陈述句子主语所 涉及的宾语的。具体说,是“(阳处父)追之”的“之”发出了“在”的动作; “秦穆公”所“使”之人“视客

8、馆” ,客馆中的人发出了“束” 、 “厉” 、 “秣”的动 作。这些动词同被省略的主语一起构成主谓短语,只是分句的一个成分,而不是 独立的句子。所以说这组句子省略了动词谓语。 第三,从对“则”的用法的阐述来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古代汉语 下 (注 5)这样表述“则”的用法: “则在古代汉语众多用作连词,主要连接句子,有时也连接词或词组”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 (注 6)中这样陈述:“连词则字 一般用来连接条件复句中的分句则字又常常用于紧缩 句则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对的分句里”对这些表 述,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则”所连接的主要是句子;连接的前后两项应是相等 的语言单位。如果这个理解没有不妥的话,那么第

9、一组中三个句子“则”的前后 两项应是分句。 “则”后面省略了分句的谓语。 第四、分析比较译文,也可以表明它们是省略动词谓语的句子。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苏轼石中山记 ) (2)入其室,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蒲松龄聊斋志异 ) (3)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方苞左忠义公逸事 ) (4)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同上) 对这些句子的译文,不同版本的教参或译著不尽相同,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按上面四个句子的顺序把译文抄录如下。 中学文言文今译 高中部分:“(我)慢慢地察看,便发现山下都是石 窟窿和裂缝。 ” “进入巫婆的屋子,就看到密室里挂着门帘,帘子外摆着香炉。 ”

10、“询问庙里的和尚,才知道他就是史可法。 ” “(狱卒)偷偷地指指左公被囚禁的 地方,只见(左公)靠墙坐在地上。 ” (注 7) 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我) 慢慢地探察这声音, (原来)山下都是石洞石缝” “进入巫婆的屋,只看见暗室挂 着子帘,帘子外摆着香案” “(他)问庙里的和尚, (才知道)年轻人是史可法” “悄悄地指示(给他)左公所在的地方, (史一看)左公正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 ” (注 8) 新编高中文言文详解(增订本) :“我慢慢地观察发出声音的地方, 发现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进到屋子里边,就看到一间密 室” “(又)向庙里的僧人询问这读书人是谁,才知道这人就是史

11、 可法” “狱卒悄悄地指示他左公所在的地方, (只见)左公以地为席,背靠着墙 坐着” (注 9)可是,在以上所举教参中,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 束载、厉兵秣马矣”等三句的译文,同杨伯峻等的解释没有什么区别。如“郑穆 公派人到客馆察看,原来杞子、逢孙、杨孙这一帮人已经收拾好行装,磨快了兵 器,喂饱了战马,准备给秦军作内应了。 ” (注 10) “郑穆公派人到使馆去察看杞子 等人的住所,则已经捆好行装,磨好兵器,喂好战马了。 ” (注 11 ) “郑穆公派 人到使馆去察看动静,杞子、逢孙、杨孙三个人已经捆好行装,磨快了兵器,喂 饱了战马。 ” (注 12) 由于以上的理由,我觉得“则”的这个用法,

12、应按句式特点来确定:这类句 子中“则”的后面是省略谓语的句子, “则”是顺接连词,译成“便” 、 “就”等连 词。 注: 1、 杨树达词诠 (中华书局,1978 年 9 月上海第二版)第 278 页 2、 杨伯峻文言语法 (北京出版社 1956 年 11 月第二版,1962 年第二次印刷)第 204 页 3、 王力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62 年 11 月第一版,1978 年广东第六 次印刷)第 415 页 4、叶朗中国小说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年 2 月第一版)第 107 页 5、 古代汉语 (朱振家主编,1990 年 6 月版)下册,第 178 页 6、同注 3 7、 中学文言文今译 高中部分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年 5 月第一版) 第 108 页、247 页、324 页、325 页 8、 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1991 年版, 各册)9、 新编高中文言文详解 (增订本)宁鸿彬等主编,1990 年第二版,上、 下 册10、同注 7 11、 同注 8 12、 同注 10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浅显的认识,欢迎广大同仁惠正。 北京昌平区 前锋学校 徐兴福 2003、4 邮编 1022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