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

上传人:aq****27 文档编号:4052727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论与编码A卷第二学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考试工作的规范化要求课程考试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一、试卷格式及命题一、试卷格式及命题1试卷及评分标准格式必须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试题和评分标准纸,或者从学校教务处网页下载;2试卷中的命题以及试卷的印刷要严格按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考试工作管理规定 (佛科院教200017 号)中有关规定执行,试卷印刷单由教师所在学院办公室签批,试卷印刷单中填写的考卷数应包含重考学生;3试卷中课程名称、专业名称必须与人才培养计划中使用名称相同;4试卷命题要充分考虑试题的覆盖面、试题份量、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题型等,尽可能使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呈合理的正态分布;5试题 A、B 卷难度、广度、份量应适当,原则上不能出现 A、

2、B 卷中有试题重复,试题中每大题以及每小题均应标出分值;6试题 A、B 卷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应合理,且不能过于简单;7试卷中文字和表格插图必须规范。二、试卷的批改二、试卷的批改1试卷必须按评分标准严格、客观评阅;2评卷统一采用加(+)分制,每题的得分及总分必须填写在总标题栏中;3评卷后必须认真检查,不允许出现加分错误;4评卷必须用红笔评阅,不允许用铅笔或其它颜色笔评阅。三、成绩登记三、成绩登记1任课教师所任课程学生的成绩由任课教师由网上直接录入和提交,成绩网上录入时间由教务处学务科决定,一般为期末考试周第一天开始开放网上成绩录入系统,截止时间为考试周最后一门课程考试结束后第四天,教师必须在规

3、定时间内将学生成绩录入系统;2任课教师应按规定录入平时成绩(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含实验课程的实验成绩等) 、期未考试成绩,在选择各部分成绩比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总评成绩,原则上平时成绩比例不应超过 30;3任课教师录入成绩后,要自动生成一张成绩登记表,任课教师必须在表中考试后记栏中认真填入有关内容,打印一份并签名后交学生所在学院归档保存(学院或中心开设的校选课交学院或中心保存,其它部门开设的校选课交教务处学务科保存) ;4成绩登记表中成绩栏原则上采用分值填入,不要采用等级填入;5成绩登记表中考试后记应对考试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不能过于简单;6成绩登记表中考试成绩栏分值必须与试卷中的总分完全一致,不

4、允许出现登记错误。四、试卷的保四、试卷的保存与装订与装订1教师必须将试卷按学号顺序排列后交开课学院(信息中心、体育部)归档保存、备查,另外学生成绩登记表复印件、课程 AB 空白考试卷、AB 卷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也必须交教师所在学院(信息中心、体育部)归档;2试卷由开课单位教务员按班级装订成册,其内容分别为:封面、成绩登记表复印件、按学号排列的学生试卷,重考学生试卷另外装订成册;3试卷装订封面由各教学单位自行设计,但封面中专业名称、课程名称必须与人才培养计划中使用名称相同;4采用无纸化机试的课程,只保存学生的试卷文件,并刻制成光盘保存;5机关、图书馆、校医院等部门人员开设的校选课的试卷等材料由

5、任课教师按成绩登记表学生名单顺序排列后交教务处教务科归档负责归档。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考试试卷批改模板命题方式: 单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2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考试试题 A 卷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总成绩得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设信源,则此信源的熵为: 比特/ 8/14/14/18/34321xxxx PX符号A) 1.71 B) 1.81 C) 1.91 D) 2.012)对于离散信道,信道容量是 比特/符号 3/23/13/13/2PA) 0.062 B) 0.0

6、72 C) 0.082 D) 0.0923)对于三个离散信源、 010321xxx PX 4 . 04 . 02 . 0321yyyPY,其中 熵最小 2 . 07 . 03 . 0321zzz PZA) X B) Y C) Z D) 无法计算4)重复N次编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越大,信息传输率越高 B)重复 N 次,是定长码 C)当信源统计特性未知的时候, 可以使用极大似然译码准则译码 D)应用极大似然译码,能计算出译码的平均译码错误概率5)下面物理量,不满足非负性的是 A)H(X) B)I(X;Y)C));(jiyxID)H(Y/X)共 4 页第 1 页二三状态马尔科夫(Mark

7、ov)信源,其一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 1)、画出其状态转移图 2)、计算其稳态时处于各个状 02/12/13/13/13/13/13/13/1P态的概率 3)、极限熵(15 分)H三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为,求其信道容量及信源最佳分布(8 5 . 05 . 00010001P分)四信源概率分布为,现采用二进制 Huffman 编码 8/18/14/12/14321xxxx PX以及二进制 fano 编码,求各自的码字和编码效率(8 分)共 4 页第 2 页五设信源先验等概,接收符号,失真矩阵为 5 . 05 . 0 10 PX 1 , 0Y,求和对应的信道矩阵(10 分) 010D maxminm

8、axmin,DRDRDD六二元(n,k)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 111100011110110101G1)n,k各为多少? 2)将G变换为系统形式Gs?3)此码的校验矩阵H?(12 分)七连续分布信源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其熵 取其它值xxxAxp02/cos(10 分)共 4 页第 3 页八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为,且信源 2/16/13/13/12/16/16/13/12/1P,分别按最小错误概率准则和最大似然译码准则 4/1, 2/1321xpxpxp确定具体的译码准则,并计算相应的平均译码错误概率(10 分)九 (12)设某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求:1) 对应的校验矩阵 111000101010001G;2) 由最大似然译码准则求其译码表并求 01100 的译码;3)求所有的校验子;4)求H 10101 对应的校验子及对应的译码。共 4 页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