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614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聚昌张聚昌 宋宝森宋宝森: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对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的再审视 2010年07月05日 来源: 黑龙江日报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如何才能不被甩下并迎头赶上,重新寻找和定位比较优势将是基础和关键的举措,影响将是深刻的和长远的。一、如何正确理解比较优势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自身经济时都要发挥比较优势,黑龙江作为一个省份,在市场经济中各省区都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利益的条件下自然也不例外。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论述国际间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时建立的。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

2、但只要两者的不利程度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少一些,也即具有相对优势。一国在确定自己发展的产业选择时,必须集中生产和出口自己相对具有优势的产品,放弃生产并进口自己资源具有劣势的产品。这样,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会获得比较利益。但是,对比较优势切忌静态地、凝固地看待,比较优势应是一个具有历史性、体制性的范畴。否则,将会落入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 ,也即某些学者指出的,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性产品,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性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能获得一些利益,但导致处于不利地位,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现象增长的现象。我所谓的历史性、体制性的含义如下

3、:第一,比较优势没有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演进,资源和技术变化与变革,不仅绝对优势会变,比较优势同样会变。可能过去优势资源现在变得衰减了、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过去毫无经济意义的资源或条件却变得日益重要和举足轻重。第二,某种资源或条件是否具有优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体制下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只要是能生产出产品,面对短缺和计划调拨与配给,就都是可行的。所以,那时注重的是产品的实物量,是否优势也以此为据。但在市场经济下就不同了。生产是要讲成本,要通过市场实现,讲求效益的。尽管能生产出产品,但若没有市场,或有市场却不赚钱,即没有效益,那么,你的这种资源再丰

4、富,生产能力再强,也绝不是什么优势,只能是劣势。再如,就拿地理位置来说,计划经济时期封闭锁国,东南沿海并不具有优势,但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使那里的优势变得让内地和边远地区望尘莫及。第三,资源或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能否成为优势,还要看其能否被可持续地利用和发挥作用。如果虽然符合上述两个标准,但这种资源却受到严格的数量约束,不能被长期的利用,显然也不能称为优势或比较优势。因为,一旦资源枯竭,必将造成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当期或当代的发展损害了后期或后代的发展。因此,任何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必须从以上三个标准来衡量,不满足这三条的,绝不是现实的比较优势。二

5、、黑龙江省比较优势的变迁一提到黑龙江的优势或比较优势,过去的印象就是大森林、大油田、大粮仓、大煤矿、大机械,即煤木粮油机五大优势产品。那么,这种认识现在还是客观的、正确的吗?这就需要我们做些具体的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累计生产木材4.8亿立方米,占全国统配木材产量的13以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过度采伐,林木蓄积量急剧下降,绝大多数林业局已陷入无林可采危困局面。随着近些年实施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尤其是将大小兴安岭作为生态功能区进行建设,情况有所改善。尽管如此,由于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地区,林木生长缓慢,林分生产力较低,我们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大规模采伐森林

6、作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了。自1959年第一口基准井喷油起,40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大庆累计生产原油18亿多吨,接近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一半,创造了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的纪录。曾有过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把大庆生产的原油用60吨的油罐车装满,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近10圈。但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只剩下30%,从1976年的6590万吨降为现在的年产4000万吨,并且以年均200万吨的速度在递减。同时大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一些主力油田的综合含水率达到90%,采油成本越来越高。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大庆油田的石油资源是由国家统一支配的,黑龙江省很难将其作为发展

7、地方经济的手段加以使用。由此可以认为,我们“大油田”的比较优势已不复存在了。2009年,黑龙江省耕地面积达1.95亿亩,粮食总产超过亿斤,商品量660亿斤,粮食净调出量占全国的38.4%,是商品粮状元省,可谓名副其实的大粮仓。2010年黑龙江省将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粮食总产力争登上900亿斤新台阶。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是黑龙江省的光荣和责任。但在市场经济中,在我国现行的经济和行政体制下,一省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必须注重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按照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估计,我国粮食每增产100亿斤,每个农民增收仅1分钱,而每斤粮食价格提高1分钱

8、,每个农民却能增收10元钱。因此,黑龙江单纯作为“大粮仓” ,绝非其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再来看看我们的“大煤矿” 。黑龙江省煤炭生产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城为主,煤炭储量212.75亿吨,可采储量51.2亿吨。煤种以焦煤、1/3焦煤、长焰煤、气煤、褐煤为主。而与我们相邻同属东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探明储量是7000亿吨,全国第一 。储量在100亿吨以上的煤田就有5个(如东胜煤田探明储量927.7亿多吨) ,储量大于50亿吨的煤田有10多个。去年,内蒙古原煤生产首次超越山西,煤炭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相比之下,黑龙江省的煤炭储量真是少得可怜。如果仅依靠原煤开采和销往省外,很难将其确定

9、为比较优势。最后,再说我们的大机械。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五”时期建立的机械工业基础,尤其是大型电站设备、重型机械和机床工业。这些大型的机械制造业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的直至现在仍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现在从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黑龙江省的这些重型制造业不仅不具优势,相反劣势倒是很明显的。黑龙江省到内地及沿海运距遥远,特大型的重型装备运输困难、成本高昂。再加上我们地处高寒地区,生产成本本来就不占优势。因此,近年来出现的重型装备企业“沿海化”的现象,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通过上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过去的优势或比较优势已经发生变化或者

10、不复存在,这是由于资源状况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结构的变化所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赖于比较优势的重新寻找和定位中国经济以接近10%的速度飞翔了30余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自从党的十七大,尤其是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进一步暴露了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全球经济都处于调整之中的大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全国乃至各地的刻不容缓之举。黑龙江省这些年经济发展不快,2009年 GDP 已滑落到第16位,财政收入滑落到第21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不优,尤其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集中表现,就是上述五大优势产品的“优

11、势”或已不复存在,或情况变化需要进行深刻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下,我们不可能实现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因此,黑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其他各省区表现得更为迫切的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么,调整的方向是什么?显然是首先要寻找和定位我们的比较优势。只有寻找到新的比较优势,才能经过培育、发展使其逐渐形成为竞争优势,承载起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实际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八大经济区”的建设,就是力图突出各地和某些领域的特色,为其发挥比较优势提供平台。但在每个“经济区”内究竟要发展什么呢?还是要寻找适合我们的、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来发展。重新寻找和

12、定位比较优势,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从昔日的优势产业中寻求变革,如延长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等。二是根据当今世界的生产和消费结构,重新审视自身的资源和基础情况,发展或创新某些新的产业。从第一条途径来看,我们过去的五大优势产品都有延伸和调整的空间。就以我们的粮食生产为例来说,其延长产业链和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潜力是巨大的。对于第二条途径,作为一种探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比较优势,进而发展成我们的竞争优势。黑龙江省有雄厚的机械制造和一定的农业机械制造的基础,有大农业提供的巨大的农机需求市场,同时可以避免黑龙江省传统重型装备在运输及出口上的不利条件。在今年5月27日举行的全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上,栗战书省长指出,虽然,黑龙江省目前还是一个农机制造产业落后省份,与农机使用大省的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但是这并不能掩盖黑龙江省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更不能证明就永远落后。(作者张聚昌单位系黑龙江省委党校 宋宝森单位系佳木斯市委党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