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546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我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八个阶段及启示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 2011 年的 90 年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资本 主义的问题上大体经历了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党前后 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资本主义观集中体现在 1920 年 底到 1921 年初的社会主义大讨论中。在批驳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先发展实业后 搞社会主义的论调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的最初认识,主要 观点有: 1、资本主义是罪恶。 2、用社会主义来发展实业。陈独秀说:“我们中国此时才创造教育、工业, 在资本制度还未发达的时候,正好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免得走欧美

2、、 日本的错路。 ”中国应该“采社会主义生产方法开发中国产业,努力避去欧美资本 制产业社会所生之一切恶果。 ”这几乎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一致的看法。 在以上两种思想的影响下,加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常常将中国资本主义不发达 的结果与资本主义的罪恶相提并论,1921 年,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在自己 的第一个党纲上写道:“1、以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 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 消灭阶级;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和 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一大党纲集中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的向往。 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3、?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吗?在当时中国还只是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是否能够直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等,对于这些问题,刚刚诞 生的中国共产党还不可能认识清楚。 第二阶段:从 1922 年 7 月党的二大到 1927 年 7 月大革命失败 二大以后,为了适应国共合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又对中国革命与资本 主义的关系做了探讨。陈独秀认为:“由游牧酋长时代而封建时代,而资产阶级 时代,而无产阶级时代。 ”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次序。中国目前“依世界的政 治状况及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和在国际的地位,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正负着历 史的使命。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因此,中国 革命的胜

4、利, “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中国革命胜利 后, “中国的资本主义当然要发展起来”。但这种发展是一个进步。 “资本主义在欧 美虽功过参半,而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却不是受了资本主义发达的害,正是 受了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害。 ”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颇有见地。 瞿秋白认为:“马克思主义绝对与非科学的民粹派或无政府派不同,决不想 用什么手段跳过资本主义直接行社会主义。 ”“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民权主义) 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种子才能开始萌动。 ”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这 是瞿秋白判断中国资本主义价值的理论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下,他认为:“中国 国民革命的意义是在解放农民

5、,解放资产阶级的中国,从帝国主义束缚中解放 出来,建设资本主义的中国,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 ”“这一革命不但不消灭资本 主义的基础,而且扩充扩广它的发展。 ” 第三阶段:从大革命失败到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的召开 在大革命失败的血腥刺激下,党内反资产阶级的“左”倾情绪日益膨胀起来。 这种反资产阶级的“左”倾错误体现在瞿秋白的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 、李立三的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等文章中,也体现在王明的为中共更 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小册子内。还在大革命时期,瞿秋白就有“中国国民革 命与世界社会革命合流直达社会主义”的理想,大革命失败后,他更明确地说: “中国革命是由民权主义到社会主义

6、的无间断的革命。 ”李立三认为:“民主革命 是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同时也必须反对资产阶级。 ”在民主革命中不但要 “没收土地,没收帝国主义的银行、企业、工厂”, “而且要没收中国资产阶级的 工厂、企业、银行。 ”在他的主持下的中共中央于 1930 年公开提出了“打倒资本 家”的口号。王明在 1929 年底就提出:“要在我们的政纲上策略上加倍的把纯无 产阶级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与一般农民的反封建的斗争更紧密联接起来。 ”王明认 为:“现阶段革命之所以还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性,是因为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 的斗争,在经济制度上社会发展上及社会矛盾力量对比上的比重和地位,还次 于民族解放及土地革命的地位和

7、比重。 ”错误的理论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这一 时期的错误行为有:没收地主一切土地;消灭富农;剥夺小资产阶级并强迫其 革命;剥夺地主、富农、资本家和一切有剥削行为的人的选举权;等等。 第四阶段:从 1935 年 1 月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以遵义会议为起点,中国共产 党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逐步恢复了理性。1935 年 12 月 6 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改变对付富农策略的决定 ,指出:“在目前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上, 资本主义必然要相当发展,这种发展不是可怕的,而是有利的。 ”同年 12 月 27 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

8、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再次指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并不废除非帝国主义的、非封建主义 的私有财产,并不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而且还鼓励这些工商业的发展。 任何民主资本家,只要他不赞助帝国主义和中国卖国贼,我们就要保护他。 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法保护工人的利益,却并不反对民族资本家发财,并不反对 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 ” 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集中代表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正确认 识,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第一个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它的特 点是务实、辩证。所谓务实,是指这一阶段党的资本主义观不是从理想出发, 而是考虑当时中国尚

9、处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实际需要。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 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 本主义。 ”“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 ”这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所谓辩证,就是考虑中国革命的全部要求,考虑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在分析中国革命问题时指出:“因为肃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 的发展,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 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但这只是中国革 命一方面的结果,不会是它的全部结果。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

10、是:一方面有资 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 么呢?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 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 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的 因素。加以国际环境的有利,便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 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 ” 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个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 1953 年底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 出

11、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存在一些矛盾,即一方面想利用 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想抑制、消灭资本主义。这种矛盾表现 在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这一口号的提出与否定等方面。造成这一矛盾的关键是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尽管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人就对资本主义在中国革命胜利 后的必然发展在理论上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但那毕竟只是在理论上,实 际生活中接触到的资本主义并不多或者说几乎是零。建国以后,面对资本这种 被马克思称为“每个毛孔中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公开要求共产党人不是理 论地而是实际地承认它的合法性、合理性,这就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原则构成了 巨大挑战。它不能不引起共产党人的忧虑:难

12、道成千上万人为之流血牺牲的中 国革命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这个“丑恶”的东西?1953 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提出,表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前,党最终决心以消灭资本主义来结束这种 对资本主义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状况。 第六个阶段:从 1953 年底到 1978 年底 这一阶段先是进行三大改造,在经济上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公有制,实行 计划经济;接着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次比一次激烈的政治运动以及反 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文革”中,这种激烈性和狂热性达到了顶点。 “让小农经 济绝种,让资本主义绝种。 ”这句毛泽东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提出的口号得到了充 分实践。资本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几乎绝迹。

13、中国人不但消灭了中国土地上的资 本主义,还向世界资本主义全面宣战。 “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 的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流传一时的反对发展资本主 义经济的“高论”,反映了当时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的资本主义观。 在这 25 年中,也曾有过一些零星的肯定资本主义的思想。如毛泽东在 1956 年底提出的“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1962 年邓小平在总结 大跃进失败的教训时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 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

14、法的使它合法 起来。 ”而陶铸在“文革”中挨批斗时所说的“我不怕资本主义,就怕饿死人”则尤为 发人深省。 第七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不能不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越反资本主义,我们 的社会主义越纯粹、越彻底,中国倒越来越穷,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实 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反思过去的历史,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这就产生了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是中共认识资本主义所 取得的第二个阶段性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的第一个特点是生产力标准,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则

15、是他的一大理论创新。他不仅明确指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极 大胆地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社会主义的中 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 ”从 中国在极贫穷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还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出发,邓小平认为,一切能够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手段都可以利用,都要利用。以能最大程度地推进中国目前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作为思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依据,而不是用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做依据。这是邓小平与建国后毛泽东在思考资本主义问题上的重大区别。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第二个特点是辩证性。

16、毛泽东曾说:“资本主义道路, 也可以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 的。如果不搞社会主义,那资本主义势必要泛滥起来。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建 国以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资本主义是罪恶,它和社会主义是敌对的、 你死我活的关系。这种极端的有失偏颇的认识直接影响了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 的思路。所以,尽管毛泽东也曾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 冲击,但最终又都不得不返回到那个模式中去。与建国后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 相比较,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则比较辩证。他一方面看到双方的不同和对立, 另一方面更意识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类近代 文明的结晶,双方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利用。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他还反复强调列宁提出 的学习资本主义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就必 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不怕资本主义,就是利用 资本主义的前提。 第八个阶段:1992 年党的十四大以后 1997 年 9 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