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2492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浅谈谈脾脾为为生痰之源,肺生痰之源,肺为贮为贮痰之器痰之器 浅浅谈谈脾脾为为生痰之源,肺生痰之源,肺为贮为贮痰之器痰之器【摘要摘要】 “脾为生痰之源” ,是指痰饮的生成主要因于脾气的运化功能失常。脾气具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脾气健运,则津液四布,以濡养全身脏腑组织,若脾气失于运化转输之能,则津液不得输布,聚而成痰。 “肺为贮痰之器” ,主要是指肺是痰饮易停滞之所。停聚于肺中的痰饮,究其成因,一是因肺气宣发肃降失常,津液不得布散,停聚于肺而成痰;二是因脾失健运,津液不得正常输布,停聚于肺中为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关键词关键词】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水液代谢失常 脾虚

2、中医学中“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讲,泛指停于体内任何部位,如脏腑、肌膝四肢、经络等,无形可见,但临床有“痰”症的表现者。如头晕目眩、呕恶、癫狂昏不识人,或生于体表无名肿物等,认为皆因痰作祟。即痰湿阻遏气机,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则头目眩晕,呕恶,痰蒙蔽心窍,痰热互结,痰火扰心,癫狂昏不识人,痰停肌膝或经络,则触有肿物等。狭义来讲,是指贮于肺,咳之能出,有形有物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痰是体内脏腑功能障碍时的病理产物。主要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清稀者称为“饮” ,稠粘者称为“痰” ,形态不同,但实质相同,所以通称为痰饮。“脾为生

3、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这一论断为后世学者所接受而成共识,并作为理论依据多加引用。析“脾为生痰之源”的依据,按中医传统理论的解释是:脾主运化,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若脾失健运,则水液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 医宗必读痰饮:“按痰之为病,十常六、七,而内经叙痰饮四条,皆因湿土为害,故先哲云:脾为生痰之源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因此, “脾为生痰之源”的病理实质可以概括为“脾虚生痰” 。尽管这一过程可能有肺与肾的参与,但由于脾居于中州,为制水之脏,既可上助肺主调节,又可下佐肾司开阖,在痰之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显然非肺、肾所能及。痰

4、生成后,可随气机升降而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阻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变生诸证,因而上述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可将津液布散于肌膝皮毛,肃降可使水道通调,使上源之水下行。若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降与布散,便停聚于肺,而化为痰饮。如临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脘腹不适,四肢困重,纳食不香,大便溏薄或泻泄,又见咳喘痰多。则其治法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外,关键还应补益脾气,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得化,肺内停聚之痰再生无源。肺气宣降协调,诸证便解。因此究其成因,一是因肺气宣发肃降失常,津液不得布散,停聚于肺而成痰;二是因脾失健运,津液不得正常输布,停聚于肺中

5、为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这一理论说明了痰与肺脾两脏之间的关系,临床上治疗痰饮伏肺证,除治肺之外,还要调脾,令痰生无源。一般规律是病急治肺为主,病缓调脾为要。“脾虚生痰”病理变化的关键显然在于脾虚,但脾虚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即绝对的脾虚和相对的脾虚。绝对的脾虚即脾的功能低下,运化能力不足。而相对的脾虚并非脾功能低下,只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限制了脾运的发挥。以高脂血症为例,脂质即油质、脂肪,源于水谷,可化入血中,丰润周身。若转输、利用、排泄失常,则会蓄积体内,成为动脉硬化的基础。现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显而易见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加重了脾

6、之负担。一旦超过脾之运化承受能力,便不能为机体所利用而停留蓄积体内,化为痰浊,渗入脉中导使血脂升高。这一过程可称之为“脾荷过重生痰” 。由于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直接相关,而动脉硬化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等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脾虚患者,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加,功能亢进。有人通过这种病人作支气管镜检,发现气管、支气管的粘膜腺体出现增生、肥大,分泌亢进,分泌物滞积,而检查其它型患者,无此改变。如用补脾益气的药物,增加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则情况有所好转。这说明,中医学所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理论,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戴锦成, 刘瑞芬. 试论“脾为生痰之源”. 中医药学刊, 1994,(06)2、王永利. 脾胃学说发展探要. 中医函授通讯, 1998,(05)3、陈家旭. 脾胃学说现代研究的偏差. 中医研究, 1995,(05)4、职利琴 , 裴纪文, 周数之. 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陕西中医, 2002,(02)5、曾庆明 张炜宁 雷跃 浅谈从脾虚生痰生瘀论治高脂血症 江西中医药, 200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