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1700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43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170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170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170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17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170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陈通明所谓公民素质,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道德规范行为能力、法律规范行为能力、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等。公民素质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其思想观念、知识、能力三者的综合统一,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实践活动的综合统一。从 19 世纪末到现在 100 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迁的过程中,中国人的社会性格和素质也在嬗变中不断改善。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曾经经历许多曲折。自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中,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变革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计划经

2、济制度被彻底扬弃,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对于所有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谋求生存发展的活动方式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催化了自立自强自主的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人在与世界的交流中,社会性格和公民素质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和改观。平等意识、环保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服务意识、风险意识等等不断增强,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走向多元化、开放化和理性化。 社会转型既是社会变革的过程,同时由于催生了新的社会结构,也是社会变革的结果。因此会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震荡,同时伴随着现代化过程的不断深化,物质文明成果的不断积累丰富,人的精神层面,特别是公民素质

3、方面与现代化社会的不相适应之处也愈益凸显。这些不相适应之处,根据我们对宁夏地区的观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共生活空第一,公共生活空间间的行的行为为失范。失范。现代化社会为公民提供着越来越方便舒适先进的公共生活场所,比如出行道路越来越宽,人车各行其道,购物环境越来越优雅。而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对人们遵守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更高。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空间里不遵守基本规范、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而且这种现象在人们的从众心理下互相感染蔓延,成为一种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行为方式,从而对公共生活空间的秩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二,日常活第二,日常活动动中的法制中的法制观观念淡薄。念淡薄。在社会关系日趋

4、复杂的现代社会,法治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民权利、约束规范公民行为的最重要的手段。然而许多人法制观念还未完全树立,既不知按照法律的要求忠实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也不知在权益受到危害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还把人情脸面和社会关系看得比法律更为重要,甚至宁可违法也要维护前者。这是公民意识薄弱的最主要表现。第三,市第三,市场经济场经济中的中的诚诚信缺失。信缺失。市场经济制度是当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就是一定要看到它的负面功能。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以健全的法治为基础,另一方面必须有赖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良好素质。但是危害公众健康的商品事件频频发

5、生,表明一些人在追逐利益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以坑蒙拐骗、敲诈勒索坑害消费者,还有一部分人则把销售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商品视为司空见惯乃至无可非议之事。第四,人第四,人际际交往关系的利益化和冷漠化。交往关系的利益化和冷漠化。在城市里我们看到,当人们搬进宽敞舒适的高楼大厦单元楼时,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完全可以不依赖他人的独立生活空间,人们的相互关系也因此越来越疏远和淡漠。而对人情和社会关系的重视则主要基于利益的动机和考虑。因此,一方面人们注重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社会关系来谋求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在利益无关的情况下对亲情友情的淡薄,对社会和他人的漠不关心。第五,第五,对对科学文化知科学文化知识识的

6、浮躁的浮躁态态度。度。科学文化知识是公民素质的基础。知识不足而不愿意沉下心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科学文化知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暇顾及,这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调查表明,中国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不快,甚至还有下降。现代化的设施可以逐步地建设起来,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人,即具有公民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的培养教育则是现代化过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建立科学发展的、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必须通过高素质的公民来实现。这需要全社会以持之以恒的教育和法制建设,为公民素质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特别要高度重视对少年儿童和年轻一代素质的培养教育,也需要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高度重视自身素质的修养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