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347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浅析邵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面对当前的新形势,邵武能否抢抓机遇,形成人才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日,我组成调研组走访了部分重点企业,总体掌握了全市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和成因,并就加强我市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提出建议。一、基本状况至 2011 年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 223 家,亿元企业 42 家,初步形成林产加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和食品加工、旅游、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通过调研我们感受到,绝大多数企业都牢固树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

2、分认识到了人才在企业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把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企业人才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1 1、自主引才成为企业引才的主渠道。、自主引才成为企业引才的主渠道。企业作为人才引进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不等不靠,不找政府找市场,根据需要,自主引才,已成为企业的共识。以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近年以来通过网上招聘、人才市场招聘、熟人介绍等方式引进人才 74 人,其中硕士 1 人,本科 10 人,大专 43 人,中专 20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 2 人,中级职称的 5 人,初级职称的 16 人。普遍采用以下几种引才形式:

3、一是市一是市场招聘:场招聘:主要招聘对象为中初级管理和技术人才,面向大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者居多。主要载体是市人力资源市场和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二是院校招聘:二是院校招聘:一些企业行业性强,所需人才专业要求比较高,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往往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于是直接寻找对口学校、对口院系,参加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引进人才。三是网络招聘:三是网络招聘:由于招聘成本低廉,形式简便,可供挑选的面较宽,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于网上招聘这一形式,定期在邵武在线人才2栏目等发布觅才求才信息,主要招聘对象为初、中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四是熟人介四是熟人介绍或行业挖才:绍或行业挖才:重点是行

4、业内专家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技能人才。主要对象是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中高级技术人员。这些人才引进后,企业一般都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2 2、人才培养随着企业的成长得到不断加强。、人才培养随着企业的成长得到不断加强。人才的继续教育和自主培养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调研中发现,企业对人才培养都很重视,但由于企业规模、产业层次、业主理念的不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呈现不同的特点:一是部分优一是部分优秀企业的培训工作已常规化和全员化。秀企业的培训工作已常规化和全员化。如福建省杜氏木业有限公司等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常规性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

5、的、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训机制,培训形式丰富,培训面较宽,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一线技术工人都有相应的培训。二是大部分企业注重重点培训。二是大部分企业注重重点培训。偏向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和操作培训。业务培训的方式比较多样化,有的是企业熟练工人带徒弟,有的请专家来企业培训授课,有的是派到总公司实习等。这些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科研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部分企业业主越来越注重自我培训。三是部分企业业主越来越注重自我培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和现代企业管理,部分企业业主有意识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进修,申报更高一级的职称。持续的进修“充电” ,使一批本土企业家实现了脱胎换骨,成功地

6、转型为具有市场经济理念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企业家。业主自我培训的提高,也带动了对企业人才培训的重视,他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加重视企业整体品位的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较好成效。3 3、人才待遇和激励政策不断提高和完善。、人才待遇和激励政策不断提高和完善。得人才难,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更难。在提高人才待遇、完善激励政策,做好“拴心留人”工作方面,企业政策种类较多。一是人才待遇不断提高。一是人才待遇不断提高。我市企业人才薪金水平逐年提高,而且总体上比较均衡。企业中层管理和技术人才年平均工资在 3-6 万元左右,熟练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在3-5 万元左右,职业经理人、主要技术骨干、高

7、技能人才多采用年薪制,从 5 万元至15 万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中竹纸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工资加技术津贴后的收入3最高的可超过中层管理人员,甚至相当于公司副总的薪酬。在工资结构的设置上,各企业做法不一,但基本构成要素还是学历、岗位、技术熟练程度、工作年限等几个方面。二是激励政策形式较多。二是激励政策形式较多。除正常的工资报酬以外,企业也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这些激励政策,在稳定人才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奖励方面,物质奖励方面,这是激励政策的最主要形式,具体为年终奖金、红包、重大项目完成后的特别加奖等等,视贡献大小而定。除现金奖励外,有的企业对引

8、进的人才采取了奖励公司股份的方式;有的企业还有一定的福利政策,例如定期组织体检旅游等。精神鼓励方面,精神鼓励方面,企业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奖项,一年一评,对获奖的员工张榜表扬,同时辅之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较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化环境方面,优化环境方面,企业重视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环境。很多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设施齐全、条件优越的食宿条件,组织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一些企业还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理念,注重上下沟通,鼓励创造、宽容失败,为人才提供愉快的、人性化的发展空间,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感情留

9、住人才。二、存在问题和成因1 1、公共服务不够到位。、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政府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力度还不够,举措不多,没有建立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没有专业化程度较高、功能比较完善的人才市场,目前只停留在劳动力市场的低水平上;没有建立较专业的邵武人才网,浙江及我省沿海等地的人才网站建设比较成熟,企业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具体的供求信息,而我市没有政府部门主办的人才网,现有的人才网信息量不足,对象和专业分类不细,浏览量不大,知名度不高。此外,对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安置和人才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个人的鼓励激励还不够。2 2、大部分企业和员工对职称评定不够重视。、大部分企业

10、和员工对职称评定不够重视。全市大部分企业对员工是否有职称不够关注,员工的职称与工资待遇没有直接挂钩,使企业专技人才普遍忽视职称评4定。企业员工对职称评定的方式不适应,目前职称评定条件注重理论水平、论文发表等,而企业员工更注重技术操作。此外,一些企业主担心,员工获得更高职称后,有的会提出加薪的要求;有的会思想不稳定,容易跳槽,难以留住人才。3 3、少数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还比较零散。、少数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还比较零散。少数企业主主要精力在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对培训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够,停留于被动培训。每年仅按照质监、安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组织 35 次特殊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

11、还不稳定,尤其是新建企业。此外,加强培训也增加了企业成本。4 4、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欠优。、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欠优。主要表现在:企业平均拥有的人才数量偏低。高层次人才较少,全市企业中高级职称人才仅 17 人,缺少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领军”式企业家和创新创优专家。以鑫森炭业为例,从业人员总数 394 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仅 12 名,占职工总数的 3%;大专学历 49 名,占职工总数的 12.44%;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 333 名,占职工总数的 84.52 %,其中工人岗位 314 人全部是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拥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26 名,其中高级职称 3

12、 名,中级职称 5 名,初级职称 18 名,人才总量明显不足。国泰沙利公司紧缺微生物、理化高工方面的技术人员。华龙饲料、现代家用紧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 5、企业人才分布不均衡。、企业人才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衡。专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等三大传统行业,食品加工、商贸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人才不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年龄偏大,接班人问题较突出。6 6、企业人才队伍不够稳定。、企业人才队伍不够稳定。由于我市的工作、生活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或一些大中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部分高校毕业生到我市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流向外地发达地区就业。而且,近年来,邵武籍的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回归

13、率很低,只占 4%左右;邵武各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 85%流向邵武市以外地区。此外,本市同行业各企业之间,存在互挖墙角现象。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5当前,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时期。区域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市要在“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应着重加强以下六方面工作:1 1、建立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建立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把政府为企业人才服务的内容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把企业人才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解决,向企业人才提供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形成人才“一站式”服务。建立邵武市人才网,网上人才

14、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人才流动的主要媒介,根据我市区位、规模等实际情况,有形市场可依托古城路劳动力市场,重点要加强无形市场,即邵武人才网建设,形成适应发展要求的完善便捷的人才信息网络。此外,提供平台,组织退居二线领导干部与企业充分对接,发挥余热,有效利用人才资源。2 2、充分挖掘邵武在外人才潜力促进企业发展。、充分挖掘邵武在外人才潜力促进企业发展。在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针对邵武作为山区县(市)引进外来人才难度较大的,而邵武在外人才中,部分有相关专业技术的现状,可以通过技术入股、聘用、兼职、聘请顾问、技术咨询等方式,邀请一批邵武在外高层次人才为我市企业服务,帮助解决产业优化升级中遇到的技术、人才等方

15、面的瓶颈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在外人才信息库。一是建立健全在外人才信息库。可以按照各乡(镇) 、街道组织调查摸底,邵武在外建立的各种同乡联宜会、商会等方式收集,建立健全邵武在外人才信息库,其中设立专业技术类人才库。二是积极开展企业需求调查。二是积极开展企业需求调查。由各工业园区和乡镇(街道)对园区和辖区内企业进行需要调查,摸清各企业对专业人才、技术合作、政策咨询等方面的需求,统一汇集到市人才服务中心。三是主三是主动对接服务企业需求。动对接服务企业需求。市人才服务中心按照企业需求,通过我市人才信息库寻求相关人才和合作单位进行对接;通过电子邮件、在外商会等方式发布企业需求给我市在外人才,吸引在外人才以

16、技术入股、聘用、兼职、技术咨询等方式,也可以请我市在外人才帮助寻求相关人才和合作单位进行对接。组织开展“科技帮扶企业、促进转型升级”邵武在外人才专家教授服务邵武企业活动,邀请一批邵武在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市参观指导,帮助解决企业科研攻关、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难题。63 3、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加强企业人才培训。要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自主、个人自愿”的思路,建立健全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一是针对我市企业现状,要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接班人”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工商联、青联、企业家联谊会等各类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优秀青年企业家加强定期交流和沟通。二是二是要加强在职职业教育,以职业学校、成教中心、技工学校为载体,广泛开展适应产业、企业、职工需要的在职培训,为企业提供实用、对口、丰富的培训机会。如我市木竹加工企业多,没有木工方面的专业培训,员工工伤现象较多,可深化校企合作,开设木工等类专业的培训。三是三是组织开展各类型的技能竞赛,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4 4、多方面引导提高企业和员工重视职称评定。一是、多方面引导提高企业和员工重视职称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