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335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对话,飞扬阅读的火花阅读,不仅要读懂文本,读懂作者,更要读出自己。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型阅读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忽视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家庭环境等等的不同,个性也是千姿百态。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要格外珍惜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用灵动的思绪,飞扬的个性,鲜活的生命,来启迪智慧,塑造人生,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生成对话,张扬个性呢?一、兴趣作导引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这些孩子是怎么啦?这样优美的诗歌、散文,这样有趣味的小说、戏剧,怎

2、么就是不能吸引他们?为什么就只对那些毫无价值的卡通画、言情武侠等通俗作品感兴趣呢?”实际上,阅读中的个性差异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够强求他们全都去喜欢所谓的高雅文学;而且,作为十几岁的学生他们能够走近文学,大多数是为了追求情节的刺激,有浓重的感性色彩,真正以审美的眼光去读文学作品的又有几个呢?况且很多学生内心中还缠结着对呆板课堂严重的逆反情绪,当然不会积极地配合了。常常是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在课外能够引起学生的兴味,甚至于爱不释手,可一旦入选教材,进入课堂,学生就觉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了。所以,要让学生切实地走向文本,关键是要让他们发现阅读的妙处,产生阅读的浓厚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林

3、语堂说得好:“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他又说:“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的本意。” 读书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也应该培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在主动走向文本之前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期待,使他们的内心一开始就呈现饥渴的状态。作为文学作品,它们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是很丰厚的,完全可以用来作为设疑激趣的材料。例如作者创作的特殊经历,他们自身的追求与梦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有价值的逸事,文本故事的来源,甚至于对文本的一些评价鉴赏都可以事先交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时,我给学生介

4、绍了青面兽杨志的经历,学生对这个人物的命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香菱学诗时,我告诉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命运可以从他们的名字窥知一斑,红楼梦中的“元、迎、探、惜”对应着“原应叹息”“贾政”对应着“假正经”,而香菱的原名“甄英莲”对应着“真应怜”听到这些有趣的东西,学生不仅对香菱寄予了自己深深的同情和关注,读书的胃口也被大大地吊起来。学生没有欣赏音乐的耳朵,教师应该给他们那双耳朵;学生没有欣赏绘画的眼睛,教师也应该为他们创造那双眼睛。学生不是不知道如何走向文本、感受形象的美吗?那么,你让学生去体会,同样是写乡愁,为什么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

5、海峡”,而席慕蓉笔下的乡愁却是“一支清远的笛,一种模糊的怅惘,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呢?你再让学生去感觉,同样是写声音,为什么“无边落木”的飘下只能用“萧萧”来形容,而“不尽长江”的流淌却要用“滚滚”来摹拟?你试着让学生去诵读谈生命中的那蕴含哲理的句子:“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问他们看有没有一种心灵震颤?问他们冰心为什么要让我们记住?如果长期这样坚持,学生怎么会不认识到语言它是有

6、声有色,有情有感的呢?怎么能不感到形象背后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呢?懂得了这些东西,当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的时候,他们就会体验到无穷的发现的乐趣。 所有兴趣的诱导都是为了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寻回阅读的自信。当学生以各种读的方式(朗读、默读、抄读、品读、浏览)真正走向文本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读出苍凉,读出豪情;自然会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中读出国破家亡之恨,读出飘零孤苦之悲所以,放手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幸福,学生曾经迷失的自我就会开始慢慢地复归,主动读书的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生命也就会注入鲜活生动的个性。 二、 课堂来培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课堂

7、教学,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习惯,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1、教学生学会阅读,圈点批注。在语文教学中,常发现有许多同学在学完一篇课文后,书上还是空空如也,像飞鸟飞过,不留一点痕迹。这样的学习无疑是低效的,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不知道在书上及时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所得。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口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一篇文章仅靠用嘴去读,很难真正把它变为自己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尽可能地将其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圈点批注就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顾名思义,圈点批注就是在读书过

8、程中,对文章中的关键词、精彩处、动情点进行圈划、点评并批注的一种读书方法。在实施这种阅读方法前,我先向学生介绍了金圣叹评水浒传、脂砚斋评红楼梦、以及毛泽东点评史记等佳话,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然后,向他们讲清方法,再用例子引路,将我对一篇文章的圈点批注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最后,让学生选一篇学过的课文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小组同学再交流,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一旦学会后,一篇篇精彩的批注便不断涌现。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课本上再也不是干干净净的“卫生区”了,取而代之是密密麻麻的圈点批注。经过这样个性化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手中的课本似乎变得沉甸甸的,厚重了很多,不仅学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也是看在眼里

9、,喜上眉梢。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让他们能互相取长补短,我还每隔两周进行一次展示和评比。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成了点评专家,养成了非常好的阅读习惯。而每一篇经过这样的阅读的文章,已不仅属于作者自己,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作品了。2、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爱因思坦说过:在学习上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提醒和教育学生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力争做一个善于质疑的人,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每次阅读都请学生划下不理解的语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发表与作

10、者或别人不一致的看法,对语言评头论足,给作品挑毛病。起初,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有的所提问题肤浅,甚至毫无价值,有的也只是涉及字音词义。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老师拿出足够的热心,耐心,教给学生“需在无疑处有疑”,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于是,学生提的问题渐渐多了起来,并且逐渐深入到了作品中去,甚至敢于向作者质疑,向权威说不,对文章增加了许多个性化的解读。课堂上,常常是一个同学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争相解答,大家对作品的理解不同,给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往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形成出乎意料的教学高潮。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有的同学提出:文章的写作不够严谨,文中写作者“坐潭上,四面竹树

11、环合,寂寥无人”,可后来又说同去的还有五六个人。这不是矛盾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结合自己对柳宗元这段贬谪经历的了解,认为这个“无人”,其实是没有了原先在一起朝夕相处,共同革新的朋友;有的同学认为这个无人其实是真的无人,因为他的这段经历,一直让自己郁郁寡欢,所以总是愿意避开人群,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孤独和宁静;还有同学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说他和张岱一样是一个失意的人,也是一个孤傲的人,根本没有把别人放在眼里也许他们的答案还很幼稚,也许他们的思考也欠成熟,但谁又能否认他们的收获呢?我想,打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有活力的课堂,因为

12、你在课堂上看到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学舌鹦鹉,和可怜的应声虫。3、读懂作者,链接生活,读出自我。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这就是说,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而读者的阅读,却是通过对文本的欣赏,来理解作者,与作者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常常指导学生要透过字里行间,结合作者经历,去体会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而理解作者。同时还要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

13、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现实幻想或历史回忆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有很多同学感动于这无声的父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张月月同学说:“读到我目送父亲的背影混进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我的泪又来了时,我想起了周日下午返校时,父亲送我上车的情景,当我从车窗里与父亲挥手告别时,看到父亲一直站在那里,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不知为什么,那时我的心里酸酸的。”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里已经有泪花在闪烁。其他的同学也纷纷说出了自己阅读时的体验,并对父母多了一份感激和理解。我想这样的阅读应该是有深度,有意义,当然也是充满了个性的。4、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14、对文章的解读有多种形式,学生的创意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善长书画,可以鼓励他们用书画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我们班的墙壁上特设了一个专栏,由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负责,每两周更换一期。因为有了这种激励,这块园地就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一个窗口。有的同学热爱写作,我们就鼓励他们编写课本剧,并让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表演给同学们看。记得在演出石壕吏和愚公移山时,大家不仅为同学们出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也为编剧同学的精彩改编赞叹不已。这些形式,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也使学生张扬了个性,找到了自信,收获了成功。另外,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也需要教师也要做一个有个性的老师,这一点尤为根本。只有教师首先做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个

15、性的人,才可能创建有个性的课堂形式,也才可能去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缺乏个性,缺乏广泛读书的激情,缺乏对文本独立深刻的个人体悟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地滞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教师们千篇一律地纯技术性分析和照本宣科他人的说法中,学生对读书可能有的一点兴味被消磨殆尽,又哪里还会有什么创造性的发现呢?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明白面对同一文本与学生一样都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也必须通过真诚的倾听和自由的言说来拥抱文本,达到双重发现的境地,他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被净化、升华的灵魂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钦敬,激发学生的好奇,自主地去探究、发现,最终完成精神

16、由文本到主体的转换生成。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教师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作用和地位,组织、引导、激励、点拨,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注重让学生畅谈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这样,课堂的自主权就会真正地掌握在学生手里,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读书、感悟、品味和背诵;也才会有更多展示自己思考的机会,课堂才会呈现不同思想、智慧交汇、碰撞、冲突、融合的异彩纷呈的局面。这才是真正理想的语文阅读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个性飞扬! 三、课外来丰富实施个性化的阅读,必须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课外来丰富。自由自主的课外阅读活动要顺利地开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给他们权力去选择喜爱的阅读篇目,而不是越俎代庖,随意指定,硬性摊派。有的同学多愁善感,囿于内心,他们可能会偏爱那些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有的同学则粗放坚强,性格外向,他们可能会更爱那些跃马驰骋、紧张激烈的传奇武侠;有的同学长于思考,关心社会,他们可能会侧重那些现实感强又注重思辩的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