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19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日本幕府海军兴亡录三、萨英战争三、萨英战争幕府开放造船禁令之后,沿海诸藩纷纷开始建造近代船舶,首当其冲的日本最南端的萨摩藩。萨摩藩,是幕末少数几个有财力、并且有志于发展海军的几个雄藩之一。藩主岛津齐彬,对西洋事物具有浓厚兴趣,是幕末时代最为开明而富有远见的藩主。嘉永四年(1851),岛津齐彬继位藩主,之后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在领内进行化工、炼钢实验,率先将西方的反射炉引入日本。佩里来航,举国弥漫着攘夷的气氛,而岛津齐彬却力排众议、主张积极开国。安政四年(1857),岛津齐彬建立集成馆,将各种科研项目集中研究,相当于现代的科技园岛津齐彬的前卫,实在令人惊

2、讶。萨摩的藩风是如此标新立异,萨摩藩的海军建设也一度执全国之牛耳。早在佩里来航之前,萨摩藩已经以防卫琉球群岛为名,向幕府申请建造洋式帆船,在佩里来航的当年(1853)四月,萨摩藩获得批准,开始着手建造370 吨帆船升平丸。安政二年(1855),相继完成升平丸的同形船凤瑞丸、大元丸、承久丸、万年丸,还将前两艘进献幕府,可见当时萨摩藩的造船能力,在日本国内是称得上数一数二的了。不仅如此,在蒸汽船领域,萨摩藩也是自造与引进双管齐下,自制云行丸蒸汽小船一艘,购入天祐丸(746 吨)、青鹰丸(492 吨)、白凤丸(532 吨)三艘蒸汽船。萨摩以一藩的人力物力,建立起起近代陆海军的基础,甚至可与幕府争一日

3、之长短。由于这种自负,萨摩成为活跃于幕末政治舞台的雄藩,萨摩藩在幕末历史中的曝光率也越来越高了。& |3 H9 z5 X& G% j/ 9 8 g, N( A& g% K3 t/ 萨摩藩的一代明君岛津齐彬,在位仅仅七年就病逝,其后由侄子岛津忠义第 2 页 共 7 页继位,藩内实权落入忠义之父岛津久光手中。岛津久光萧规曹随,决心沿袭兄长岛津齐彬的作法,以萨摩藩的武力为后盾,介入幕府的政治、迫使幕府进行改革。久光与齐彬还存在一点不同,久光有攘夷的倾向,他还一度被“尊攘志士”们寄予厚望,此时的萨摩藩上下,异口同声地转向攘夷论了。文久二年(1862 年),岛津久光公然率领 1000 多名藩兵上京,从孝

4、明天皇得到要求幕府革新内政的诏敕,之后又带着队列护送敕使大原重德,浩浩荡荡地向江户行进。幕府不得不对朝廷作某程度的妥协,答应分别任命德川(一桥)庆喜、松平庆永为将军后见职(将军监护人)、政事总裁职,并答应将军上京入朝。外样大名私自率兵上京、将军答应亲自觐见天皇(对上一次是三代将军家光上洛),这两件 200 多年来的稀世奇事,在岛津久光手上一一得以实现,萨摩藩志得意满也是自然之事。当萨摩藩队列从江户退出,踏上归途之际,得意忘形的萨摩藩兵终于闯出大祸。队伍行经横滨附近的生麦村,与四名骑马的英国人不期而遇。萨摩藩兵见状,立即喝斥四人回避,然而西人不知日本的阶级差别,既不下马也回避,径直朝着队列而来。

5、这时,队列前方的一名萨摩藩士一边怒喝,一边拔出腰间的佩刀砍杀过来,为首的英国人理查德森被砍中,骑马逃走 100 米后不支倒地,被另一萨摩藩士追上再补上几刀,终于当场死亡。剩余的三名英国人,慌忙策马奔逃,前往神奈川的美国领事馆。胆大包天的萨摩藩,漫不经心地制造了一起残杀外国人的生麦事件。 日史译组论坛,笃姬,风林火山,功名十字路口,武田信玄* Z2 f o! B! 0 事件惊动了英国公使,英方向幕府提出赔偿十万英镑,并交出当日的行凶者。幕府无奈,只好答应支付赔款,但是却交不出凶手萨摩藩谎称肇事者已经逃脱,行踪不明。英方知道萨摩藩存心耍赖,于是从横滨派出 Euryalus(2371 吨)、Pear

6、l(1469 吨)、Perseus(955 吨)、Argus(981 吨)、Racehorse(695 吨)、第 3 页 共 7 页Coquette(677 吨)、Havock(232 吨)七艘军舰,驶往鹿儿岛追究萨摩的责任。文久三年六月二十二日(1863 年 8 月 6 日),英国军舰编队驶入鹿儿岛湾,向萨摩藩当局索要 25000 英镑赔款以及凶手,双方来回交涉一周而毫无结果,萨摩藩甚至派遣敢死队接近英国军舰,试图夺取军舰。英方见交涉无果,遂进行战斗的准备。8 月 15 日,英舰强行捕虏了停泊在港湾内的萨摩蒸汽船天祐丸、青鹰丸、白凤丸,揭开萨英战争的序幕。当日正午,萨摩海岸的各炮台向英国军舰

7、开火,英军放火烧毁了天祐丸、青鹰丸、白凤丸,进入战斗状态。战争一开始,萨摩藩海军主力未发一炮就被消灭殆尽了。战斗中,英方备炮 89 门,其中阿姆斯特朗炮达 21 门、合计射出 365 发爆破弹,予萨摩炮台以重大破坏。相对地,萨摩军只有岸炮 82 门,其中除却 10门发射爆破弹的臼炮之外,全部是发射实心圆弹的前装滑膛炮,射程更只有英炮的 1/4。此外,在蒸汽船被掳夺之后,萨摩方面备有搭载 18 磅到 24 磅火炮一门的小船 12 艘,却一直因为天气不佳而没有发挥作用。8 月 16 日,双方战斗持续,英国军舰继续炮击鹿儿岛的炮台,翌日才以物资不足而退回横滨。一战之下,萨英两败俱伤。英国军舰的强大火

8、力,将鹿儿岛城下化作一片火海,萨摩岸上炮台阵地体无完肤,集成馆的兵器工场被炸毁,萨摩海军更几乎没有发挥过任何作用,萨方士兵战死 5 人,13 人负伤。英国也没有占到便宜,由于舰船驶过萨摩炮兵平日炮击练习的目标海面,英舰屡屡被萨摩炮弹击中,加上阿姆斯特朗炮发射的高压震荡,Euryalus 舰长、副舰长为首 13 人被击毙或震死,另有 50 人负伤,可谓死伤惨重。0 s$ i) T* i% H日史译组论坛,笃姬,风林火山,功名十字路口,武田信玄“ M) x“ k S1 N 英舰退去,萨摩藩内一片欢呼,以为萨摩的武力足以斥退英夷。然而,头脑冷静的藩内高层不禁在战后忧心如焚,他们猛然清醒地认识到,萨摩

9、的胜利第 4 页 共 7 页完全是歪打正着,倘若下次英舰有备而来,在更远的海域作远程炮击,那么萨摩的岸防武装将毫无还击之力。在英国的坚船利炮面前,萨摩藩的装备只配进入博物馆,两者实在差得太远了!日本古代历史,日史译组,日本大河剧翻译. ( a( ?- R$ j/ G$ X有鉴于此,虽然英国军舰退去,萨摩藩还是向幕府拜借 25000 英镑的赔偿金交付英方,同时保证缉拿生麦事件的肇事者。与此同时,萨摩藩借机与英方接近,委托英方为武器进口的中介者。萨英一战,改变了萨摩藩内盲目攘夷的空气。萨摩藩的海防建设虽在战争中毁于一旦,但是却因为与英国的媾和,而开辟了引进新锐军事装备的蹊径。经过萨英战争,萨摩藩浴

10、火重生,真正成为幕末政治的主导力量。至于那笔幕府借款以及缉拿凶手之事,最后还是被萨摩藩抛诸脑后、不了了之。我觉得幕府虽然无能迂腐,但是比起邻国的清政府还是要先进多了,懂得海防建设的重要特别是在努力仿造军舰这一点上反映出了日本民族的一种热爱学习懂得进取的精神,这也可能是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四、下关战争四、下关战争位于本州岛西部的 36 万石长州藩,是幕末举足轻重的另一雄藩。长州藩的先世,是雄踞西国的战国大名毛利元就。在关原之战中,当主毛利辉元作为西军主帅,与德川家康的东军敌对。战后,遭削减近百万石领地,仅余长门周房36 万石,成为德川幕府旗下的外样藩。然而,经过江户时代藩内的财政改革,长州藩

11、的实高已达 80 万石之多。在幕末“攘夷”与“开国”的争论中,长州上级藩士长井雅乐,向当时的藩主毛利庆亲提交航海远略策,主张日本应走出国外,积极富国强兵、称霸海外,这才是真正的攘夷。毛利庆亲接受了长井雅乐的提议,意图将之作为长州的藩论。不料,航海远略策却被攘夷人士指责为伪攘夷论,遭到藩内第 5 页 共 7 页攘夷势力的强力反对。结果,攘夷派控制了长州藩政,长井雅乐自杀,长州藩成为攘夷的急先锋。当时在京都发生的激进尊攘运动,十之八九与长州藩有关。文久二年(1862),朝廷要求幕府定下期限实行攘夷,幕府支吾不过,只好勉为其难下令各藩在外国人来犯之时,可以武力驱逐。早就蠢蠢欲动的长州藩,更将这种消极

12、攘夷的方针无限引申,最终发展到随意对经过的外国船只开炮的局面。长州藩位处交通要冲,从横滨启航的西方船只,往往要经过长州藩附近的下关海峡,再驶往中国等地。为了实行武力攘夷,长州藩加强武备,在陆上的战略要地添置大炮、整备炮台,设置 1000 兵力把守。另一方面,长州藩也投资发展近代海军,自行建造了丙辰丸(50 吨)、庚申丸两艘洋式帆船,然后从英国购入帆船癸亥丸(283 吨)以及蒸汽铁船壬戌丸(605 吨),建立了一支小型的近代海军。长州藩海军一览舰名舰种排水量备炮建造国备注日本古代历史丙辰丸木造帆船50 吨不明日本丙辰年(1856)造庚申丸木造帆船不明6 门日本庚申年(1860)造癸亥丸木造帆船2

13、83 吨10 门英国癸亥年(1863)购入壬戌丸武装商船448 吨2 门英国壬戌年(1862)购入井底之蛙长州藩,大大高估了这几艘小艇的战斗力,居然不自量力地厉行攘夷了。0 h1 C$ c6 F1 W: h 日史译组论坛,笃姬,风林火山,功名十字路口,武田信玄 5 V/ g! l% D* M+ p2 l从文久三年五月十日(1863 年 6 月 25)幕府正式宣布攘夷起,长州藩就不断轻率地向西方船只发炮。日本史,日本古代史,日本历史论坛,日五月十一日午后,长州藩庚申丸、癸亥丸二舰,袭击经过下关海峡的 241 吨第 6 页 共 7 页美国商船,迫使该船逃出海峡。五月二十二日(新历 7 月 7 日)

14、,法国 1700 吨明轮军舰被长州藩岸炮攻击,其中七发炮弹命中,法舰狼狈逃去。五月二十六日(新历 7 月 11 日),荷兰总领事乘坐着荷兰 1700 吨蒸汽军舰通过下关海峡,以为凭荷兰与日本的多年友好可以安然通过。岂料,受到长州藩庚申丸、癸亥丸以及岸炮的猛烈炮轰,造成船员 4 人死亡、5 人受伤,最后狼狈逃离。长州藩三番四次无故袭击外国船只,下关海峡已经成为航海的禁区。长州藩内更的攘夷呼声更是此起彼伏,误将恃强凌弱的袭击视为攘夷的胜利。可是,这种狂妄很快令长州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六月一日(新历 7 月 16 日),美国怀俄明号(1457 吨)军舰,向扼守下关海峡的长州藩军发动报复性袭击,一下就将

15、下关港内的庚申丸、壬戌丸击沉,癸亥丸被打成重伤。长州藩本已弱小的海军力量,在美国一艘军舰的攻击下便几乎全军覆没了。六月五日(新历 7 月 20 日),法国军舰塞米拉米斯号(3830 吨)与汤克雷德号接踵而至,对长州藩重要要塞前田炮台和坛之浦炮台进行两个小时的炮轰,如此尚不足以泄愤,法国海军陆战队还登上陆地,将炮台上的大炮钉死火门、火药弹丸统统倾入海中。更大的报复还在后头。被西方美法两国军队修理了一顿,长州藩还不肯服输,发狠将下关海峡的炮位数从 30 增加到 120 门,守备兵力倍增至 2000 人,对幕府的警告置若罔闻,摩拳擦掌准备击退敢于再次来犯的夷人。七月十四日(新历 8 月 15 日),

16、眼看幕府禁制无效,西方各国决定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报复。参加袭击的军舰有英国 9 艘、荷兰 4 艘、法国 3 艘、美国1 艘,合计大小军舰 17 艘,总炮位 280 门,兵力达 5000 余众。联合舰队由英军舰队司令官为总司令,法国舰队司令官任副司令,七月二十七日,舰队正式从横滨启航,杀气腾腾地向下关海峡驶去。八月五日(新历 9 月 5 日),四国联合舰队在长州海岸布下阵势,午后 3第 7 页 共 7 页时 40 分,英国旗舰上的恶阿姆斯特朗炮率先炮打前田炮台,之后各舰万炮齐鸣,长州岸上的炮台一时硝烟四起、血肉横飞,120 门青铜前膛炮很快就了无声息。5 时,诸舰停火,陆战队登陆作战、毁坏长州炮台里的大炮后撤离。翌日,四国联军 2000 人大举登陆,长州藩军已经无力抵抗,联军在岸上破坏炮台,直到八月八日收兵上船。下关战争进行四日,联军战死 12 人、负伤 50 人,长州藩战死 18、伤 29,可见长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