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097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学(临床)课程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兽医学兽医学(临床临床) )课程说明课程说明畜禽传染病的防治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学时:学时:12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动物科学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病理部分)考核要求考核要求: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高作信主编, 兽医学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农业出版社,2002 年蔡宝祥主编, 动物传染病学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农业出版社,2004 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兽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之一。其中,家畜传染病学部分是兽医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家畜传染病是危害畜禽生产最为严重的疾病。它不仅可以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同

2、时还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能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本课程与畜牧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紧紧结合家畜疫病流行的具体特点。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家畜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及实践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家畜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及控制家畜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部分重要人畜共患病及其家畜重要传染病的诊断、防治措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力求体现该学科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上力 求理论联系实际。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

3、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学时:学时:6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动物科学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病理部分)考核要求考核要求: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高作信主编, 兽医学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农业出版社,2002 年汪 明主编,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年孔繁瑶主编, 家畜寄生虫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年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家畜寄生虫病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强

4、调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兽医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的系统理论。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发展的能力。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掌握兽医寄生虫病诊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力求体现该学科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上力 求理论联系实际。家畜普通病学家畜普通病学学时:学时:4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动物科学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病理部分)考核要求考核要求: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高作信主编

5、, 兽医学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农业出版社,2002 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家畜内科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家畜内科学的内涵,掌握主要内科疾病发生的理论知识。(2)掌握主要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检验技术和防治方法。(3)由于家畜内科学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多的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行讲授。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增加了一些新发生的疾病内容。加强了猪病和禽病的内容。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畜禽中毒病的防治畜禽中毒病的防治1基

6、本内容:基本内容: 第一节 有毒植物中毒第二节 饲料中毒 第三节 农药及化学物质中毒、 2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 一般了解中毒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检验技术和防治方法。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中毒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检验技术。中毒性疾病与传染病的主要区别。畜禽营养代谢病的防治畜禽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1 1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微量元素不足或缺乏症 维生素缺乏和过多症 2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主要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检验技术和防治 方法。4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主要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检

7、验技术。营养代谢性疾病与传染病的主要区别。外科学部分外科学部分学时:学时:8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动物科学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病理部分)考核要求考核要求: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高作信主编, 兽医学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农业出版社,2002 年林德贵主编,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兽医外科手术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王洪斌主编,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家畜外科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兽医外科学是研究动物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动物外科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诊断及防治方法的一门

8、临床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兽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动物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常见手术的施行方法以及动物常见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方法。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了解兽医外科学研究的范畴、动物外科手术的无菌概念和麻醉理论、以及外科感染和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2)理解动物外科手术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动物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防治的理论基础。(3)掌握临床常用的动物保定方法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常见动物外科疾病的症状特点和防治方法。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力求体现该学科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上力 求理论联系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