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87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新网 7 月 31 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31 日主持召开国务 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会议指出,创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惠及人民群众、深化社会 领域改革的重大措施,又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引导有效需求 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事、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 的必然要求。要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 社会力量承担,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 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会议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

2、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 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一是各地要在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并试点推广。 二是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要按照公开、公 平、公正原则,严格程序,竞争择优,确定承接主体,并严禁转包。三是严格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管理,在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以事定费,规 范透明,强化审计,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到刀刃上。四是建立严格的监督评价机制,全面公开购买服务的信息,建立由购买主 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评审机制,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五是对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对承接主

3、体实行优胜劣汰,使群众享 受到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会议认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薄弱环节,顺应了人民期盼。 既可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又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造福广大群众、提高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要按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等原则, 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强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 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 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 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尤其是与棚户区改造配套的基础设施,这会释放巨大的市 场需求。会议确定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

4、改造。完善城镇供 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末,城市 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85%和 90%左右。三是加强燃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到 2015 年,完成 8 万公里城镇燃气和 近 10 万公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四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网的衔接连 通和可达性、便捷度。加快在全国设市城市建设步行、自行车“绿道”。做好 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五是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会议强调,要提高城市

5、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在科学 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在建项目施工,加快新项目开工。坚持质量第 一,严禁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滋生腐败的“豆腐渣工程” ,真正做到建设为民、惠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深化改革,领导干部是关键(新论学者说改革)编者按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启。如何把握这一轮改革的目标、方向?怎样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启。如何把握这一轮改革的目标、方向?怎样理解 改革举措、改革任务?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又意味着什么改革举措、改革任务?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群众这些问题,群众 关切,干部热议。关切,干部热议。今天起,新论将推出特别策划

6、“学者说改革”,约请部分学者专家, 围绕改革决定,提供专业解读、拓展背景视野。他们中的一些人曾走上中 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堂,一些人曾参与决定起草,一批人长期关注中国 改革。尽管解读角度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看法可以为我们提供观察的视角,以 更好地理解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希望别人先改、自己晚改,对自己有利的快点改, 对自己不利的慢点改。要防止这种从局部利益出发的“选择性”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 件,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

7、开放任 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越要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的能力,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改革攻坚战中,各 级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决定的主力军,以果敢、坚忍、苦干、实干的精神 和高超的智慧,做勇于改革的先锋和善于改革的表率,是时代赋予各级党员干 部的责任和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决定,各级领导需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 系。第一,处理好改革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决定是我国历史转折 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五位一体”统筹考虑和系统谋划。一 方面,这一蓝图是各个领域改革的有机统一体,另一方面,各领域改革相对独 立;一方面,改革到了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另

8、一方面,各领域改革又必须抓 准主要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全局有全局的重点,条线有条线的重点, 块块有块块的重点,制订各个领域、地区改革的路线图成了当务之急,能否重 点突破也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上世纪 90 年代财税体制、 外汇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等重大领域改革的突破,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整体改革的推进,值得借鉴。第二,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更大程 度地解放生产力,但解放生产力并非片面追求高速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我国资 源、能源、生态及生存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深刻表

9、明,通过深化改革实现 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刻不容缓。第三,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现有利益 格局,调整的幅度与改革的力度正相关。决定着眼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最优化,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各级领导能否 从大局出发,勇于推进涉及本部门、本地区不合时宜的既得利益改革,对改革 全局至关重要。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希望别人先改、自己晚改,对自己有 利的快点改,对自己不利的慢点改。要防止这种从局部利益出发的“选择性” 改革,保证全面改革顺利实施、改革目标如期实现。第四,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本质上,经济体制改 革与社会体制改

10、革的关系,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实 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眼于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激活发展活力、提高 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公平、正义、法治的社会 发展方式,着眼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让社会更加 和谐。对中国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 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也要高度重视社会体制 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缩小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 进公平正义。第五,处理好政府转职能与干部转作风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11、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而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根本症结主要在于政府干预过多与监管缺 位并存。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可谓“药”对其症。但要“药”见其效,各级干 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是关键所在。那种习惯于朝南坐等人求的不良 作风,那种“眷恋审批权、把住不放”的贪权意识,尤其是那种贪财图利的腐 败行为,已为时代所不容。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 与政府转变职能密切结合,用政府转职能促进作风转变,用作风转变保障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建淼: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行政胡建淼: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行政 体制改革着力点体制改革着力点2013

12、2013 年年 1111 月月 1616 日日 12:3012:30 来源:来源:人民网人民网 中国改革向广度深度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将启动全面深化的改革。说 它是“全面改革”,是因为改革内容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六大领域;说它是“深化改革”,是因为 它是继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一轮改革,这是对中国 35 年来的 改革开放的总结和深化。 建设法治中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法治中国” 是今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问题上的一个

13、重要批示 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法治建设新目标,它是自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版”、“升级版”和“综合版”。“法治中国” 是将法治的共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 国方略的新提升,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综合体。这次全会,不 仅将“建设法治中国”被正式写入决定,而且还将它单设一个部分,确立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方向和工作方向,这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 入到一个新阶段。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建设法治中国的两大支柱。 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 家、法治政府、法治社

14、会一体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 改革是建设法治中国的两大“抓手”。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坚持依法行 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条件,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是实现公正司法的前提,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司法保障。 行政体制改革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行政体制改 革的着力点。继续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 和内容。行政体制改革关键是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把握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 政府的目标和方向。行政执法体制是行政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指我国行政机关 依据宪法和

15、法律履行行政职能、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机制和方式的综合体现。深 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 科学管理水平,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高效便民,实 现公平正义,达到有效的政府治理。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立 公正司法,就是要彰显文明,惩处邪恶,不让诚信者吃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建立高效司法,就 是要树立群众观念,方便群众诉讼,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到案结事了;建立权威 司法,就是要确保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能够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让每一项司法裁决都能得到执行。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司法改革的新亮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 尊重和保障人权。”司法是人权的卫护者和保障制度。一切侵犯公民权利的行 为都应当得到追究。中央在改革决定中要求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 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 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特别是明文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法学界几十年来的呼声得到有效回应。(国家行政学院法 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胡建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