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77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成立抗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日,我国首个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协作组)成立,宗旨是探索抗癌新思路、掌握新方法。该专委会是由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的成员,来自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领域的 6 位专家:李进教授、韩宝惠教授、徐兵河教授、沈琳教授、张力教授和江泽飞教授共同倡导发起的“国外多项试验已经验证,血管靶向是把癌症变成慢性病的必由之路。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秘书长、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肯定地说, “在中国,这还是块处女地。因此协会大力支持专委会的成立。我们呼吁大力开展相关学术和临床研究,分秒必争地为癌症患者争取希望!”在中国,癌症死亡已位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差不

2、多四、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死于癌症 。2009 年,全球范围将新增 1290 万癌症病例 。面对严峻形势,更有效的抗癌战略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医药卫生范畴和地理疆界。老三篇 需要创新思路目前,通行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这些方法都免不了一个共同思路,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清除肿瘤组织或杀灭肿瘤细胞。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接受 “细胞毒药物抗肿瘤治疗”的癌症患者一方面要忍受副作用造成的虚弱、出血和疼痛,另一方面,要接受残酷的事实:由于疗效不明显或不确定,备受煎熬换来的可能只是希望渺茫。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抗癌亟待创新机制。“新的思路是,把直接打击癌细胞和控制肿瘤的微环境结合起

3、来!” 血管靶向专委会组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和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李进教授满怀信心地向记者介绍, “新思路源于 1971 年,美国医生朱德佛克曼提出的癌细胞的血管依赖假说。几十年来,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术界确认:肿瘤大小超过 12 mm3 时,其继续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而异质性血管发生的直接结果是形成有害的微环境,产生对于细胞毒药物抗肿瘤治疗的抵抗反应。而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中最重要的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能抑制这些血管生长因子,就能逆向作用于整个过程,从而控制肿瘤!”新战略 统领联合作战但是,从新思路发展到新战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科学家们走过不少弯

4、路,不少探索中的药物都不幸夭折。直到 2004 年,第一个血管抑制药物,贝伐单抗率先在美国获得批准。其后,不断有各种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开发推出。肿瘤细胞本身具有恶性增殖的能力,从而导致肿瘤的快速生长,但这一过程离不开肿瘤周边血管的支持。与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的化疗药物不同,抗血管形成药物作用于肿瘤赖以生存的周围血管。它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地结合,阻断 VEGF 和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并中和 VEGF 的生物活性,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这是肿瘤治疗研究中的一大突破。将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和抗肿瘤增殖的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理念,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李进教授分析说,

5、这种联合治疗不同于以前几种化疗药物的同质添加,而是一套全新的战略:抗肿瘤增殖药物,如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仿佛正面强攻;而抗血管形成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异常的肿瘤微环境,仿佛铁桶一般,将敌人城池围个密不透风,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达到阻止肿瘤生长的目次。此外,血管抑制类药物作用于肿瘤血管,毒副作用较之化疗,轻微而且可预见,如小分子靶向药物,苏尼替尼,索拉菲尼。 抗血管形成的药物还可以联合化疗,提高化疗的疗效。例如贝伐单抗和内皮抑素。可以显著延长化疗所获得的生存时间。因此,血管靶向疗法可以增强抗肿瘤效应,提高治疗效果,这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共识。“以血管靶向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胜算更多!”

6、,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沈琳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 50万人受惠于贝伐单抗!因为血管靶向战略适用于多种癌症,以转移性结直肠癌为例,国外大型多中心临床证实: Avastin(贝伐单抗)的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近 5 个月。 ”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及乳腺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徐兵河教授则强调,试验表明:在乳腺癌领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以使无疾病进展期(PFS)延长一倍(5.8 月比 11.4 月)!”新方向,中国抗癌新出发几年来,血管靶向药物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和认可。美国 FDA 已先后批准了贝伐单抗在内的多个抗血管分子靶向药物,用于各

7、种转移性肿瘤的治疗。由于这些药物作用于肿瘤血管,不杀伤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小,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推荐其为多种转移性肿瘤治疗的新标准。据统计,美国癌症处方中60%-70%都含有血管靶向药物。李进教授介绍说,相比之下,我国虽然有血管靶向药物,却和国际水平还有相当距离,最明显的,目前我国还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而且被临床证实可为多种肿瘤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的血管靶向药物。中国的抗癌展现需要尽快追赶这个差距。可喜的是,我国的药学科学家和肿瘤学专家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自主研发的血管靶向药物将在抗癌第一线更多作为。上海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表示,优化治疗方案,

8、就意味着更多病人看到希望。抢时间,就是抢生命。中国急需在学术和临床领域,双管齐下,大力发展血管靶向研究的学术梯队、累积临床经验。他还提醒广大癌症患者:“癌症患者,包括晚期患者,都应该乐观、积极地参与治疗。因为随着血管靶向药物未来进入各个癌症治疗领域,驯服癌症为慢性病的希望离我们越来越近。 ”战略调整 专委会敢为天下先“一切以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福祉为重。 ”秦叔逵教授说, “CSCO 激赏 6 位专家的倡议。这个专委会的成立,就是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在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水平,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经验,降低恶性肿瘤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我赞成这样的拿来主义 。 ”6 位教授一致表示:该委员会将借助 CSCO 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开展在肿瘤抗血管靶向领域的研究,提高广大医师对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理论的认识和临床实践运用,并作为联系全国一线临床医师的桥梁和纽带,由点到面带动我国血管靶向领域的发展。“相信这个专委会对于提高肿瘤血管靶向的研究,保障人民健康,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抗癌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 ”秦叔逵教授这样评论专委会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