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77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进程浅谈阿坝州浅谈阿坝州“十一五十一五”时时期的城镇发展期的城镇发展根据阿坝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框架,对阿坝州“十一五”时期的城镇发展作一探讨和展望。一、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基本概况一、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基本概况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级过渡地带,幅面 8.42 万平方公里,生活着 86 万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 “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州城镇人口达到 25.76 万人,城镇化率由 2002 年的 19.62%提高到29.04%,建城区面积由 2002 年的 43.5 平方公里扩大到 48.04 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 13 个县城

2、、31 个建制镇为重点,195 个乡集镇为纽带的城镇结构体系。二、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二、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城镇化(或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快城镇发展步伐,提高城市实力,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城镇发展的差距及原因(一)城镇发展的差距及原因阿坝州属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镇发展与内地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较,水平低、发展缓慢。全州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城镇化水平低。其根本原因是:阿坝州地处偏远地区,交通相对闭塞;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经济

3、总量低,产业聚集弱,结构不合理,财政困难,贫困面大;部分地区地处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硬环境差。(二)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二)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加快城镇发展步伐,是推进阿坝州现代化建设和加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促进阿坝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阿坝州实现“三个跨越”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将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有利于促进阿坝州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全州优势产业框架;有利于改善阿坝州经济发展硬环境和基本条件,舒缓“瓶颈”制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将为阿坝州实施生

4、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重要保证,有利于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现由粗放式“资源开发型”向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传播,促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维护全州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加速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三)城镇发展的战略思路(三)城镇发展的战略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阿坝”的目标要求,以规划为前提,以保护为核心,以管理为关键,以文化为灵魂,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

5、,着力优化人居环境,突出藏羌民族建筑风格特色,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倾力打造“明珠城镇”和旅游精品城镇,为加快城镇发展奠定基础。(四)城镇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四)城镇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阿坝州城镇发展战略要按照“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的发展思路,坚持“突出特色,不求其大,但求其精”的原则,其主要目标是“强化中心城市,发展重点城镇,以产业促进城镇发展”。“强化中心城市”:阿坝州中心城市功能分别由马尔康县马尔康镇、汶川县威州镇、茂县凤仪镇、松潘县进安镇、九寨沟县永乐镇承担。把马尔康镇建设成为全州政治、文化中心;威州镇建设成为全州工业经

6、济和文化教育中心;凤仪镇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中心;进安镇、永乐镇联合打造成为国际旅游服务中心。“发展重点城镇”:把二、三级中心城镇作为全州城镇建设重点,有计划地培养次级中心城镇,吸引草原和高半山区腹地散居的农牧民离乡离土,进入城镇社区。集中发展以中心城镇为核心的城镇体系。“以产业促进城镇发展”:阿坝州产业发展支柱是旅游业、水电工业、牦牛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等优势产业,特别是旅游、能源、农牧业资源的开发,能大大带动城镇的发展,产生新的城镇。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和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的发展,形成了松潘县进安镇及川主寺镇、茂县凤仪镇、九寨沟县永乐镇及漳扎镇、小金县日隆镇、汶川县卧龙镇

7、等一批国际旅游城镇;水电工业的开发,形成了汶川县威州镇、水磨镇等能源高载能工业开发区;牦牛经济园区的建设将大大促进红原县、若尔盖县的城镇建设。三、阿坝州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三、阿坝州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是城镇发展成败的关键。目前,全州已完成了 13 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 16 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全州在规划编制中注重与藏羌文化、山水地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等地域条件的协调配合,构筑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此,按照阿坝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设计,到 2010 年全州城镇化率由 2006 年的 29.04%达到35%,年均增长 1 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建城区

8、面积由 48.04 平方公里发展到56 平方公里,年均增长 2.8%;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由 25%达到 70%,年均增长 7.5%。(一)加强城镇中心功能(一)加强城镇中心功能一级中心:一级中心:是全州的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旅游中心。由马尔康镇、汶川县威州镇、茂县凤仪镇、松潘县进安镇和川主寺镇、九寨沟永乐镇和漳扎镇5 个县城 2 个建制镇承担。马尔康镇为全州的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威州镇为全州工业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凤仪镇为全州经济发展中心。进安镇及川主寺镇、永乐镇及漳扎镇为全州旅游服务中心。二级中心:二级中心:一般县城 8 个,是各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三级中心:三级中心:

9、16 个重点建制镇,是州内各县片区性的中心,起着带动 25个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四级中心:四级中心:24 个普通建制镇(乡),是城镇(乡)的基础和镇(乡)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五级中心:五级中心:一般乡集镇,是全州城镇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二)完善城镇经济功能(二)完善城镇经济功能依据我州城镇经济发展的实际,其功能可分为综合型、旅游型、工贸型、农贸旅游型、农牧商贸型、工贸旅游型等城镇。综合型城镇,即马尔康镇为全州的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经济职能以旅游、商贸、绿色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旅游服务、金融信息、保险、法律、咨询、房地产、文化教育科研等产业,工业以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

10、为主。立足带动全州社会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旅游型城镇,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大部分城镇均有旅游职能,比较突出的旅游型城镇有 11 个:马尔康县马尔康镇、九寨沟县永乐镇及漳扎镇、松潘县进安镇及川主寺镇、小金县日隆镇、汶川县映秀镇及卧龙镇、理县米亚罗镇及桃坪乡、茂县叠溪镇,是我州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镇(乡)。其他重要旅游型城镇(乡)有 24 个:卓克基镇、松岗镇、漩口镇、三江、杂谷脑镇、薛城镇、古尔沟镇、凤仪镇、玉瓦、金川镇、观音桥镇、安宁、两河、达维、芦花镇、色尔古、卡龙、壤柯镇、南木达、蒲西、唐克、达扎寺镇、邛溪镇、瓦切。工贸型城镇,包括威州镇、水磨镇、凤仪镇、南新镇、回龙

11、、双河、窝底、麦尔玛。此外,农贸旅游型城镇、农牧商贸型城镇、工贸旅游型城镇,依据州内镇(乡)布局和产业优势,分别由相应的镇(乡)承担。(三)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三)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主要为“三心两轴”分散式多中心城镇空间结构:一心:一心:马尔康镇为行政中心;二心:二心:威州镇为工业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三心:三心:松潘县进安镇、茂县凤仪镇、九寨沟县永乐镇联合构成全州旅游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心。一轴:一轴:旅游文化走廊即九环线(国道 G213 线、省道 S301 线),包括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二轴:经济发展走廊(国道 G317 线、省道 S209线),包括汶川、茂县、理县、马尔康、红原、若尔盖。

12、基本形成以马尔康镇、威州镇、凤仪镇、进安镇、永乐镇为中心,一般县城为骨架,重点建制镇为支撑,普通建制镇为基础,由小城市、小城镇、乡集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州域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以经济发展走廊、旅游文化走廊为城镇发展轴线的点轴状城镇空间结构。四、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四、阿坝州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十一五”时期既是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为此,对阿坝州城镇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和符合阿坝州情的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建设,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转移,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认

13、真完善并实施阿坝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建设“明珠城镇”和旅游精品城镇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改善环境,推动城镇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发展质量、体现个性和特点。加强对城镇建设在空间布局上的统筹安排,遏制盲目建设和无序扩展;强化对资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规划指导,促进城乡间、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对城镇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对重点地区城镇发展的调控与协调,引导州域内、县域内的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形成城镇产业分工合理、人口分布合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建立符合州情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二)提高城镇规划质量水平(二)提高城镇规划质量水平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蓝图

14、,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到 2010 年,要实现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更加完善,城镇规模和城镇性质更加合理,城镇特色体现更加充分,建设更加协调,功能更加齐备,资源环境保护更加有效,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明珠城镇”和旅游精品城镇。一是州、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及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全面完成编制,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70%。近期城镇重点发展区域和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确定,与增长方式和消费结构调整的转变更加适应,城镇运行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较快提高。二是城镇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城乡

15、建设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更加增强。三是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城镇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更加健全,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发展效能进一步提高。(三)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道路、桥梁和供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到 2010 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进一步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基本形成完善的城镇路网、供排水网、气网等结构体系。一是全州城镇道路将达到 360 公里,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 12 平方米,城镇供水管道长度达到 440 公里,城镇排水管道长

16、度达到 100 公里,城镇供气管道达到 100 公里。二是城镇公共交通更加发达,公共交通在城镇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新型、节能、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因地制宜得到推行。三是城镇供水燃气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更加健全,供水水质和燃气质量监管工作取得突破。四是全州县城以上城镇供水普及率将提高到 96%,燃气普及率提高到 56%。城镇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将分别提高到 54%、30%,并实现污水处理产生污泥的安全处置,避免二次污染。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有效突破,污水的再生利用工作得到加强,再生水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五是全州 80%城镇完成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编制,园林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 7 平方米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10%;同时节地、节水型绿化得到普及推广。六是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防灾规章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工程设施抗灾设防的常态化管理建设得到加强,防灾避难、疏散场所建设和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