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划2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50613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规划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子规划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子规划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子规划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子规划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规划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规划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规划 2: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二五”规划目目 录录前 言1一、 “十一五”产业发展回顾1(一)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1(二)重点产业领域取得较大成绩2(三)电子仪器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3(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3(五)产业链整合进程日益加速4(六)产业扶持政策逐步完善4二、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5(一)产业发展形势分析5(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6(三)面临的环境条件7三、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7(一)发展思路7(二)发展目标81、经济指标82、创新指标8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9(一)主要任务91、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配套能力 9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9I3、以重大专项实施

2、为契机,加强产业互动 9(二)发展重点101、集成电路生产设备102、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113、新型元器件生产设备134、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145、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测试仪器156、数字电视测试仪器15五、政策措施15(一)加强战略引导,完善产业政策15(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自主创新15(三)提升产品可靠性,加强服务能力建设16(四)引导专项成果辐射,推动技术应用扩展16(五)重视人才战略,集聚高端人才160前 言电子专用设备产业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分支,是知识、技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最高端,其基础性强、关联度高、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信息产品

3、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电子仪器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具有高投入、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不高,但对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倍增”作用却十分巨大。为推动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业持续发展,缩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差距,根据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涉及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仪器两大行业,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加强行业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的依据。一、“十一五”产业发展回顾(一)(一)产业规产业规模持模持续稳续稳定增

4、定增长长我国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虽然期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下半年至2009 年上半年呈现出下滑态势,但在国内多项政策激励下,1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业企稳回升,实现了生产、销售和经济效益总体平稳增长的态势。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 20%,从 2005 年的 783 亿元增长到超过 1987 亿元,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统计的行业骨干企业年均增长率为25%,从 52.7 亿元增长到 160.6 亿元。统计数据表明,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仪器规模以上企业年均增长 19,到“十一五”末实现销售收入

5、940 亿元。五年间,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品中太阳能光伏设备以及元器件参数测量仪器、超低频测量仪器等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二)重点(二)重点产业领产业领域取得域取得较较大成大成绩绩“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围绕光刻机、刻蚀机、65 纳米制造工艺、先进封装设备等重点任务,集中资源重点投入,取得很大进展。北方微电子及上海中微公司 2 种 12 英寸 65 纳米刻蚀机产品样机已进入大生产线进行考核验证;上海微电子公司封装光刻机已进入长电科技考核测试;七星华创 12 英寸氧化炉已进入大线测试;中科信 12 英寸离子注入机已完成 3 台样机组装,正在进行测试。多种 12 英寸关键设备陆续进入大生产

6、线考核验证,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设备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我国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年均2增长率达到 58%,基本具备了从晶体硅到太阳能电池片的成套生产线设备供应能力,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晶硅太阳能设备爆发式增长,为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三)(三)电电子子仪仪器器产业结产业结构构调调整初整初见见成效成效电子仪器产业根据市场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针对多功能、多参数的复合测试需求,测试设备从单台仪器向大型测试系统形式迈进;电子测量仪器向模块化和合

7、成仪器方向发展;野外工程应用需求不断促进测试仪器向便携式和手持式升级;新型的实时频谱分析仪开始推向市场;3G、数字电视等民用领域专业测试仪器新品不断涌现。(四)(四)产业产业自主自主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电子专用设备仪器行业内主要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的高科技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在关键设备和开发中规避已有的国外专利,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性能稳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初步建立起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备进入了大生产线。我国的无铅焊接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表面贴装设备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电子仪器行业的本土企业逐步进入3自主研发阶段,初步掌握核心和高端仪器技术,能够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大部分配套电子仪器。在部分特种电子仪器产品方面打破了国外禁运和技术封锁,为重点装备的技术保障和研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五)(五)产业链产业链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