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二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0505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组织行为学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组织行为学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组织行为学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组织行为学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二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优先效应,首因),对陌生人 晕轮效应 近因效应,对熟人。 对比效应 与我相似的效应 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 定型效应(定势) 投射效应 预测者的知识 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1、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 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晕轮效应的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

2、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3、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4、定型效应或称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 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定型效应减轻了信息加工负担,但在很多情况下定型效应是一种社会偏见。 5、投 射( Projection) 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性称为投射。 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

3、其他人的影响,这叫做对比效应。 6、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 7、知觉防御(Selective perception) 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 此外,还有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 四归因理论 1.涵义 2.基本问题 3.常用四种归因及影响 4.归因错误 5.准确归因的三个因素 1.涵义 归因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也称“认知理论” ,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 1958)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 经过美国教授罗斯(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

4、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的推动而发展。 一种行为改造理论 2.基本问题 认识原因: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合理推论: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持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3.常用四种归因及影响 Weiner 维纳1974 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分析行为的成功或失败时常作四种归因:个人努力程度,个人能力 ,任务难度,机遇。 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影响 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内因,不会增强

5、今后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如偶然生病或其它事故等,不影响人的积极性,增强今后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把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难度大等稳定性的外因,可能降低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持续性。 4.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在评价他人行为时,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影响、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影响 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或个人因素(能力、努力) ,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运气) 5.准确归因的三个因素 区别性: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不同行为。如果满足区别性,则观察者可能会对

6、行为作外部归因。 一致性: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反应。一致性高,更可能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 一贯性:一个人活动的惯性,无论何时都有相同行为。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观察 解释 归因 个体行为 区别性 一致性 一贯性 外部 内部 高 低 外部 内部 高 低 内部 外部 高 低 总之,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坚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马虎大意等不稳定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

7、会。 6.归因理论对于管理者的意义 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说明了解释行为的依据和复杂性,说明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揭示了归因误差的存在,如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 2.4 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内涵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内涵 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系列基本信念:对个人或社会而言,某种具体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反映了人在观念上对正确与错误、重要与不重要、好与坏的判断和评价。 来源:社会文化中

8、主流价值观的教化;早期经验,家庭、教育、同伴团体、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的角色;判断 。 二价值观的分类 1 E.Spranger 价值观分类 斯普朗格尔编制问卷 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 经济:有效实惠 审美价值观:形式和调和 社会性:群体他人,对人的热爱 政治性:权力地位 宗教性:信仰教义,对宇宙整体理解和体验 理论型 宗教型 社会型 政治型 审美型 经济型 2 罗可奇 Rokeach 价值观调查问卷 (Milton Rokeach Value Survey,RVS) 终极价值观,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人一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 舒适的生活、成就感、世界和平、平等、自由、快

9、乐、自尊等。 工具价值观,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勤奋工作、襟怀开阔、清洁、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自律等等。 罗奇克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18 类) 工具价值观(18 类) 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振奋的生活(刺激积极的生活) 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 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幸福(满足)自尊(自重) 快乐(快乐闲暇的生活) 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 自由(独立、自主选择) 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心胸开阔(开放) 能干(有能力、有效率) 欢乐(轻松愉快) 清洁(卫生、整洁) 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负责(可

10、靠的) 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宽容(谅解他人) 诚实 新教伦理: 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忠诚。 存在主义:重视生活质量、不从众、寻求自主、对自己忠诚。 实用主义:成功、成就、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对事业忠诚。 X 代 :灵活、对工作满意、有闲暇时间、对关系忠诚。不同时代美国劳动力的主流价值观 三对行为的影响 影响对其他人及群体的看法,人际关系; 个人的决策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工作态度和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压力的程度 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需要与行为 需要转变为

11、动机条件: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 转变过程: 需要强度增加,未能满足-产生心理紧张状态-驱动力-寻找目标行为(目标导向行为)-需要满足(目标行为)-紧张减少 二 动机和行为 动机结构: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动机,有强弱之分,有矛盾和斗争,以其一定的相互关系构成动机体系。 优势动机:动机系统中各动机强度、稳定性不同,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叫优势动机,其他叫辅助动机。行为受优势动机支配 三类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有了动机后,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间接行为 动机和行为的对应关系 复杂性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同一行为

12、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有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错误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三 挫折行为 挫折:满足需要的动机受到阻碍的现象 动机受挫:解决问题行为;挫折行为 挫折行为:攻击(直接,间接) ,合理化,退化(原始的幼稚的行为) ,固执(拒绝劝告,事实) ,屈服 处理挫折行为:谅解、宽容、劝慰、 缓和,分析原因(主、 客观) ,客观阻碍,引导其走向解决问题行为,教育、批评 四激励机制 积极性:人在思想、行动上努力进取的心理动力。自觉主动的心理状态:意识活跃水平、情绪振奋程度和意志力强度等方面,行为效率高。 激励: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组织在了解员工需要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某些既可满足员工需要、又符合组织要求的目标,通过目标导向使员工出现有利于组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自觉行动。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关键:组织目标、个人需要兼容 2.3 知觉与行为 一感觉与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四归因理论 经理怎么了?请想象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有这样一个早晨:给你带孩子的保姆病了,你太太又不能请假。因此,你只得给邻居打了好几个电话,为照料三岁多的孩子作安排。你抓起一杯牛奶往外赶时,你家的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