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33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为本,研评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校为本以校为本 研评一体研评一体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实验课题实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专题方案专题方案奇台六小 陈月静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学生不爱读课文,对课本的读较为陌生,没有什么读书的欲望。课外阅读材料从来没有走进的大脑,也不会读,可以说他们就没有读书的习惯,也没有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的习惯。为了让他们有读书的欲望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读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同时要求教师在整低频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知识,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教师的

2、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教师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不断反思及更新的过程。校本研究学习,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对自己已经发生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鼓励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 “以学为本”的含义在于: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而开展培训,解决教师本人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但促进我个人的发展。针对三(1)班的读书现状,我制定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专题,力求让专题研究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使我的能力逐步提高。二、实施方案校本研究就是基于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的办法,

3、再从实践中进行检验,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以期取得预期的效果,充分利用教学经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从研究中获得新的认识,然后用新的认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强调教师们的问题意识,坚持把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在课题研究组中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到教学实践中检验这些方法的可行性,一个学期能扎扎实实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即可。1、学生读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1)读书姿势。 (2)怎样去读书,制定学习读书计划。 (3)做好读书过程中积累。2、学生形成性自测: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通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系列达标”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与专

4、题研究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平台中不断的学习,进行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环节。4、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在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拓展教材的同时,研究教材。生:要在学教材的同时,学会读书,激发读书兴趣,逐步培养读书能力。5、课内延伸课外读书,写出读书感受,由一句话到一段,逐渐到篇。三、预期效果以校本研究为主,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生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开展校本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四、执行计划时间内容备注1、学生实验前期的诊测数据一定要真实2、学习课

5、程标准,对学生进行读书前的必要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生制定计划读书。三月4、背诵三字经古诗1、教师一份小报,从小报中要反映出学生读书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2、按计划检阅学生读中情况,并从中反映出师要解决的问题。3、学生一份小报。四月4、展示学生背诵的三字经、古诗,并收集材料。1、展书自己的读书情况。五月2、读书感受材料。 (收集、摘抄)1、学生实验中期读书诊测。2、学生一份小报。3、针对生材料,师写一份小报。六月4、阶段性总结。和三月份数据相比较,写出分析材料。1、学生放假后的诊测。2、假前与假后的分析材料。九月 3、第二阶段计划。根据诊测,是否加大读书量。1、学生一份剪报。2、展示读书的材料。经验交流。可以积累。读中感受。十月3、师一份小报。小报要反映专报1、课内与课外联系读书,拓展学生视野。十一月读中感受材料。1、问卷调查,写分析材料。2、小报,自己收集材料。十二月3、专题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