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012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与企业管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集 2007 年 10 月 12 日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是第一次办弟子规与企业管 理的研习会,有非常多的长辈、朋友都来自不同的企业。其实我看到企业家也是很亲切,因 为那是我儿时的梦想,大家看得出来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要当企业家吗?因为我们小的时候 都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志愿 ,那个时候我写的就是我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因为 我听到人家都说奸商奸商,无奸不成商 ,我听了就很不服气,我想以后要当商人,要证 明诚信、坦坦荡荡也能把商业做好。有这样的理想当然要付诸行动,所以我回外婆家,这些 表哥表妹回去外婆家是去玩耍,我是去做生意的。我记得那个时候本钱二十八块,番

2、薯糖本 钱二十八块,让人家抽一支是五毛钱,有八十支,结果可以净收入是四十块钱;扣掉本钱二 十八块,赚十二块,我是从这个小本生意开始做起。我的长辈很奇怪说,人家小朋友回去都 是去玩耍的,结果我居然是回家去赚钱。 从这里了解到人都有过去生的习气,一个习惯,可能以前上辈子是做生意的,所以这辈子也 想好好去在商业界发展。随着年龄不断的成长,刚好遇到我的老师释净空老和尚,透过老人 家的教诲,我们慢慢去了解到一个社会民族最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绝对不是说是狭义的, 老师才是教育,我们现在对很多的事情要了解它的实质,不可以只了解到它的表面。 教育两个字,在我们的古字说文解字这本经书当中谈得非常的清楚。谈到教字

3、, 我们整个文化、我们的圣贤祖宗们,他们有高度的智能,他们透过文字、透过符号,可以把 人生最重要的道理把它完全的显露出来。这个说实在的,全世界这么多民族,仅此一家,别 无分号。真的透过文字符号就把人生最深的哲理、最关键的哲理点出来,其它的文字都不可 能有这样的智能跟深度,这都不是偶然的。我们看这个教字,右边是两个叉叉,下面是 一个孩子,一个小孩,把它广义解释,就是我们的晚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下属。我们在 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要理解到,传统文化的道理,它小到个人、家庭可以用,大到企业、 天下都不会跳出这些原理原则来。绝对不是说这个道理、这个公式只能在个人用,家不能用, 团体不能用,不会的。我

4、们五千年的这些承传的文化智能,它是大道不器 ,真正人生的 真理、道理,它不会局限在某种范围里面才是真理,真理它既是真理,它放诸四海皆准。 我们以前学习,太强调标准答案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的思惟很难用感悟的、体悟的,有时候 都变成机械式的,这是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要去理解到,我们吸收的状况很少用心去感悟。 心一感悟,比方说我们了解到对父母要有恭敬心,这个感悟有了,心境就柔软,往后对一切 的长辈都懂得去恭敬。一悟了,心境一提升,对一切人事物同时都提升,这跟我们硬式教育 的学习是不一样。但是问题是假如我们学的都是这些知识,都背这些知识,但是都没有用在 人与人的关系上,也没有用在生活处世上,这个时候脑筋就

5、会愈用愈呆板,他的脑力都用在 考试上,没有用在生活上。所以我们的感受能力是在提升还是在下降?你看当一个孩子他都 时时想着,我只是分数考好就好了,这时候他能不能感觉到父母的心境?能不能感觉到同学 的心境?都很不容易。因为我们是从事教育的人,对孩子的心性特别留心去观照,我们绝对 不是只关注到,他今天年龄成长了,他身体变大,他学历提高了,不只是这样。他的心境是 愈来愈成熟、愈来愈设身处地,还是他的心是愈来愈自私? 有一位中学老师他学了弟子规之后,觉得这个德行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当孩子考完 试以后,刚好有一段几天的空档,很多老师就放牛吃草,让这些孩子要怎么玩就怎么玩。其 实很可能那几天玩了以后,那个

6、心都不知道飞到那里去。反正你们已经考完了,让你们先痛 快几天。老师没有去想到,他们的心不知道会迷失到什么程度去,没有考虑。这一位老师就 藉由这几天,好好的给孩子上弟子规 ,引导他,启发他的孝心,启发他的善心。结果上 下来,这个老师很惊讶的一点,考试前几名的孩子,特别会考试的孩子,听到闵子骞的故事、 听到大舜这些孝道的故事,眼神呆滞。听了一段以后说,老师你讲这些东西考试不会考。我 们很冷静来思考一下,当我们教给孩子的东西,他只想着服务考试的时候,请问他的智能是提高还是下降?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心性,我们只看到我们在乎的分数、学历而已。这样我们 可能没有抓住根本,所有的努力的结果都会化为乌有。 当一个

7、孩子孝心没有启发的时候,他不懂得孝顺,他对家庭没有利益。当一个孩子孝心没有 启发的时候,他有没有可能忠诚于他的职务?也不可能,为什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为什 么现在企业界这么努力的要找人才,要栽培人才很难?因为忠臣、人才的根源,在孝道。所 以,整个企业界对人才的觉醒,将可以利益到教育界的方向,不然这个教育忽略了德行,偏 的太严重,拉不回来。但是父母他也是很爱护孩子,我的孩子有个好的学历,他以后才有个 好的头路、好的工作。诸位长辈、朋友,这个思惟对不对?不见得对。他有高的学历,不代 表他能把做人做事做好,所以才衍生出来高学历高失业率,高不成低不就,不懂得尽忠也不 懂得要谦卑,学历变成他的障碍。这

8、个都值得我们去思考,社会各个行业其实都是习习相关, 企业界对于教育界它有个指导作用,企业界对德行、对人才的觉醒,那是对一个社会民族的 福分。 在深圳有一家企业,它招一位高层主管,在深圳,年薪是十八万人民币,等于是台币七十多 万,这个在大陆算是高薪。它应征的人才条件里面有一条,叫熟读弟子规 。他找的是管 理人才,管理人才首先要能自我管理,假如这些生活家庭的规矩都不懂,他怎么去管理别人? 就因为这个老板在应征栏强调要熟背弟子规 ,很多人看到这个应征启示,连弟子规 是什么都不知道。突然间深圳的很多大书局,都有一群人跑去问说弟子规是什么?你们 有没有卖弟子规?不知道有多少人开始看弟子规 、读弟子规 ,

9、假如这其中有一个 人因为看弟子规孝心起来了,这个企业家怎么样?功德无量。因为这个人的孝心起来, 也等于是他一个家族的命运改变了,他以后是人家的爸爸,也是人家的爷爷。所以企业界的 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非常大。 有一次我回高雄,好象是去年的事情,我刚好坐上计程车,上车以后这个计程车司机他就跟 我聊起来。这位先生就说了,你看现在很多政治人物都是谋自己的私利,讲话没有修养,常 常骂人,这些年轻人都跟着学,社会风气都受他们很大的影响。所以他的体会是什么?他的 体会是教孩子只有学历不够,要有德行才好,他们假如没有德行,你看社会地位愈高对社会 的危害愈严重。一个计程车司机,他为人父母他有这样的反思。我们

10、常说,我们文化里面很 强调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就是我的孩子最起码不能伤害别人,最起码不能为害这个社会, 这是厚道。他能不能有多大的发展那另当别论,最起码他不能去伤害别人,不能是这个社会 的负担。而我们的孩子假如没有德行,他必然是他人的负担。这个计程车司机他就说,一定 要重视孩子的德行,他就自己主动到书局去找书,找一本可以教育孩子德行的经典。好,诸 位长辈、朋友们,大家想一想他会找到那一本?你们都有通,真的,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 他自己去挑,挑到的是家训的算集大成的弟子规这本书。 诸位老师,诸位朋友,不是因为我学弟子规我才这么讲,大家看得出来我不像卖瓜的,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我不是卖瓜的

11、。但真的,因为这本书是依据孔老夫子在论语学而 第一的第六章那一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 。这一句教诲,那是夫子面对他的学生、面对大众,提出来人生最重要的七门学问。 依据这七门学问,把它编成这一本弟子规 ,等于是所有圣贤人立身处世的智能纲举目张。 他找到这本书觉得很好,刚好那天交流得很高兴,我的包包里面还有些光盘,这时候, 你 如果不嫌弃,看一下 ,跟他交流一下,顺便把我师长的一些网站就告诉他,他非常高兴。 人生的缘分说实在的,不是外面决定的,是我们的心决定的。当我们的心念都是一些欲望的 时候,就引来人生的祸患,当我们的心念都是要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大众,

12、善缘就被自己的 心愿给引过来了。我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都是想着赶快赚进人生的第一个五百万,都是想 自己,自私自利。刚好自己福又比较薄,幸好福没有很厚,因为有时候福太厚了,又自私自 利,刚好命里又有,赚来以后还觉得你看我本事多大 ,又骄傲,就麻烦了。幸好福不厚,都赚不到钱。然后一年换了快十个老板,讲好听一点是把老板给解雇掉,那叫打肿脸充胖子, 自己干不好,还死要面子。我爸爸在我毕业那一、两年都跟我说,你经验丰富,换那么多工 作,你的名片都可以列出来了。人生没有福,做什么都做不成。后来因为跟着师长学习,师 父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从心地改起,从自私自利转变成能为人设想。结果这一个心念,很 多好缘就来

13、了,我就接到去代课的因缘。还没当正式老师,就感来很多非常有经验的好的老 师,把他们几十年宝贵的智能,很无私的就教诲给我们。因为在各行各业非常突出的这些长 辈,他们的心量都很宽广,他们是希望社会好、希望国家好,而不只是局限在他自己的私利 而已。 这次有非常多的长者来参与这个课程,很多年轻人要发展事业,而且心量假如是我就是要 能成为这个行业的榜样,改善社会风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假如我们年轻的企业家是 这样的心境,可能这几天会遇到很多在企业界的大菩萨。突然有人开始,不可以有眼不识泰 山。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只是想能够好好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这样的心念感来人生很多贵人。 我之前到了澳洲去,希望能够为

14、教育界奉献一分心力,结果杨淑芬老师她就站在讲台上教我 们德育故事 ,卢叔叔他是企业界的也很有成就的一位专家,他就刚好就坐在我的旁边。 这些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我们的心感来的。所以人生一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不惶恐,他就不去 攀缘,不去求人,要求谁?求自己。而我们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学贵立志,有远大的志向, 学习就会学得有成就,假如志向很小,这个学习很难得利益。 诸位长辈、朋友们,我们在企业界发展,要跟谁学习?要跟林尚沃先生学。大家有没有看过 商道?虽然它是韩国片,但是它也是依循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在东方的商业界最推崇 的两个人,一个是韩国的林尚沃,一个是近代清朝的胡雪岩,其实应该再推到春秋时候的范 蠡

15、,陶朱公,中国人称他是财神。其实林尚沃先生、胡雪岩先生都有承传这个精神,真正都 是广施恩德给他的下属,给所有这些他的消费者,甚至是人民社会大众。而林尚沃先生好象 那个时候经营企业,他所交的税收是韩国整个国家一半以上的税收。那么大的企业,他所遵 循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颗爱心,那颗对社会的责任心。所以林尚沃先生说,做生意不是赚 取金钱,而是什么?赚取人心。因为有了人和,有了广大人群的肯定、支持,做什么事情一 定会有成就。所以孟夫子说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其实展开来,对我 们事业的成败都是关键。 我们来看看,其实在面临我们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的事情假如是为了把产品做好,很 努

16、力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很可能还不觉得很累。因为做完之后,就会有好的成果。最累的是 什么?最累的叫内耗,反而是人与人,同仁之间常常在那里是非人我,互相看不顺眼,互相 在闹脾气,那个最折磨人,一、两天可能一根白头发就出来了。但是假如大家众志成城,互 相像兄弟姐妹一样,干到三更半夜都觉得很痛快,做出成果来举杯庆祝,太好了。团结就是 力量,真正人和是最大的关键所在。当我们在经营一个事业,我们的定位就是要给社会、国 家一个好的榜样这种格局,感来的同仁都是比较有胸襟气度的同仁。 在日本企业界很有名的松下幸之助,你看他的企业,虽然他已经离开了,可是他带出来的人 心胸都非常宽广。松下幸之助给他的同仁、给他的员工讲,我要跟你们规画的是两、三百年 的一个愿景。诸位朋友们,大家在新进员工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他,我们来规画一个几百年的 愿景?这个新进员工讲, 老板你有发烧吗?有没有遇过这样的老板?假如一个企业,因 为我们不在了它就倒了,请问我们这个企业算不算成功?我们中国话讲, 不孝有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