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005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摘摘 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科学论断,全面把握我国民族发展的本质规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科学论断,全面把握我国民族发展的本质规 律,鲜明昭示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趋势。律,鲜明昭示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趋势。 本文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阐释、现状特征和思本文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阐释、现状特征和思 路对策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从巩固思想根基、夯实物质基础路对策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从巩固思想根基、夯实物质基础 、构

2、筑制度支撑、提供精神力量、营造互动氛围与构建安全保、构筑制度支撑、提供精神力量、营造互动氛围与构建安全保 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促进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 建议。建议。 关键词:促进关键词:促进; ;新形势新形势;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思考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 。”1”1新疆是全国民族工作大区,天山南北共同生活着除基新疆是全国民族工作大区,天山南北共同生活着除基 诺族外的诺族外的5555个民族个民族22602260多万群

3、众。而特殊的区位境域、特有的多万群众。而特殊的区位境域、特有的 战略位置与特定的地缘政治,则决定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战略位置与特定的地缘政治,则决定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融,不仅关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乎祖国统一、边防融,不仅关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乎祖国统一、边防 巩固、国家安全,更关乎实现巩固、国家安全,更关乎实现“两个一百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奋斗目标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区情的复杂变化,力促新形势下各民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区情的复杂变化,力促新形势下各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就要从统筹族交往交流交融,就要从统筹“四个全面四个全面

4、”战略布局的高度,战略布局的高度, 准确分析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遵循准确分析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遵循“既不能忽视民族差异用既不能忽视民族差异用 行政手段强行推进,也不能无视民族共性放弃引导行政手段强行推进,也不能无视民族共性放弃引导”2”2的原的原 则,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发则,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发 展进步的基石,拉近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距离,凝聚展进步的基石,拉近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距离,凝聚“稳疆兴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富民固边”的强大力量,形成的强大力量,形成“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建久安

5、之势,成长治之业”3”3的良好格局。的良好格局。 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阐释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阐释 “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 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4”4是党中央提是党中央提 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论断。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论断。 而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是指各民族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 一种状态,从相识、相知、相认等层面构成了各民族间的互动一种状态,从相识、相

6、知、相认等层面构成了各民族间的互动 关系。它既全面把握我国民族发展的本质规律,又鲜明昭示我关系。它既全面把握我国民族发展的本质规律,又鲜明昭示我 国民族关系的主流趋势,为新疆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国民族关系的主流趋势,为新疆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 正确道路,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行动指南。正确道路,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民族交往是民族与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一)民族交往是民族与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 民族交往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民族交往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 的协调,即民族关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分

7、为民的协调,即民族关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分为民 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交往、民族之间的直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交往、民族之间的直 接和间接交往等类型接和间接交往等类型55。 民族交往作为民族互动关系的相识过程,为不同民族群体之间民族交往作为民族互动关系的相识过程,为不同民族群体之间 、民族成员个体之间打开沟通大门,获得了重新审视自身的机、民族成员个体之间打开沟通大门,获得了重新审视自身的机 会,既发现自己与外界的不同,又了解到彼此的差异,起到了会,既发现自己与外界的不同,又了解到彼此的差异,起到了 互通有无的作用。互通有无的作用。 (二)民族交流是民族交

8、往的程度深化与内容拓展(二)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程度深化与内容拓展 民族交流涵盖了民族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资料生产、精神产品民族交流涵盖了民族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资料生产、精神产品 生产以及民族自身生产(民族生命群体延续)的政治、经济、生产以及民族自身生产(民族生命群体延续)的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66 民族交流作为民族互动关系的相识过程,为处于常态、异态或民族交流作为民族互动关系的相识过程,为处于常态、异态或跳跃式的民族,提供其横向量的扩展与纵向质的演进的发展动跳跃式的民族,提供其横向量的扩展与纵向质的演进的发展动 因,解决了民族间互补互利的共生问题。但由

9、于各民族在所处因,解决了民族间互补互利的共生问题。但由于各民族在所处 环境、人口规模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民族交流往往伴随着一环境、人口规模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民族交流往往伴随着一 定的非对称性、不平衡性,导致加深交流、提升互动的同时,定的非对称性、不平衡性,导致加深交流、提升互动的同时, 会产生皆大欢喜的共赢或两败俱伤的零和这两方面影响民族关会产生皆大欢喜的共赢或两败俱伤的零和这两方面影响民族关 系的现象。系的现象。 (三)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与理想结果(三)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与理想结果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形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长期交

10、往交流、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形 成民族关系相对和谐的状态。而其并非是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简成民族关系相对和谐的状态。而其并非是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简 单的合二为一,也不意味着单的合二为一,也不意味着“理想理想”结果的自然实现,则经过结果的自然实现,则经过 承认和尊重彼此差异,实现共处共生。承认和尊重彼此差异,实现共处共生。 民族交融作为民族互动关系的相认过程,以尊重差异为前提,民族交融作为民族互动关系的相认过程,以尊重差异为前提, 倡导包容多样、求同存异,接纳各民族差异及文化差别倡导包容多样、求同存异,接纳各民族差异及文化差别; ;以关以关 注过程为实质,通过交际、交换、交流等方式,产生交集、减注过程为

11、实质,通过交际、交换、交流等方式,产生交集、减 少交涉、规避交恶,促进相互包容、认同少交涉、规避交恶,促进相互包容、认同; ;以强调认同为目标以强调认同为目标 ,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与精神家园,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与精神家园 ,发展成为相互包容、相互认同的共同体。,发展成为相互包容、相互认同的共同体。 纵观人类发展进程发现:中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从未中纵观人类发展进程发现:中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从未中 断历史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维系其持续性的根基就在于,各民断历史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维系其持续性的根基就在于,各民 族通过不间断的交往、不停歇的交流

12、、不舍弃的交融,得以发族通过不间断的交往、不停歇的交流、不舍弃的交融,得以发 展进步、完善升华,形成了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共同体。展进步、完善升华,形成了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共同体。 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在这片辽阔的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在这片辽阔的 土地上,休戚与共、唇齿相依,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土地上,休戚与共、唇齿相依,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 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交往交流交融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交往交流交融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同样贯穿于各时期民族关系的始终,成为包括新疆各民趋势,同样贯穿于各时期民族关

13、系的始终,成为包括新疆各民 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特征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特征 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已进入历史发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已进入历史发 展最好的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展最好的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 的协调发展,的协调发展,2014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年全区生产总值达92009200亿元,增长亿元,增长10%10%,增,增 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

14、国前列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前列; ;农民人均农民人均 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2968296元和元和2216022160元元 ,分别增长,分别增长13.7%13.7%、11.5%11.5%,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列,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列77,为,为 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物质、思想、社会、制度、文化等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物质、思想、社会、制度、文化等 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但要清醒地看到,新常态下,新疆民族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很但要清醒地看到,新常态下,新疆民族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很 大变化,民族关系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

15、挑战,呈现维护民族团大变化,民族关系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呈现维护民族团 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问题和民生问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问题和民生问 题相互交织、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相互叠加等问题,为促进各题相互交织、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相互叠加等问题,为促进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加了难度,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加了难度,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五个并五个并 存存”的现状特征。的现状特征。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3030年来的进程中,新疆由计划经济走

16、向市场经济,年来的进程中,新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不断激发起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实施建设不断激发起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实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丝绸之路经济 带带”,提出把新疆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提出把新疆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这就预示着新疆、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这就预示着新疆 从中国向西开放的从中国向西开放的“兜底兜底”被重新定位为起点,为各民族共同被重新定位为起点,为各民族共同 繁荣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繁荣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但由于新疆市场经济起步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但由于新疆市场经济起步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 出,多数行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核心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出,多数行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核心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 力不强,加之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利益关系不断分化和重组,力不强,加之民族之间、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