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9973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摘要】 目的目的 研究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 将 120 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随机均分为逢生饮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逢生饮组加用逢生饮。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结果 逢生饮组临床总有效率 98.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 88.33%,逢生饮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逢生饮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P0.01,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

2、01,P0.01,P0.01,P0.05,P0.05)。结论结论 逢生饮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可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关键词关键词】 逢生饮;慢性支气管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呈上升趋势。刘伟华1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后期,往往有血瘀存在。杨牧华2等临床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典型的“血瘀”微观改变。逢生饮是我们长期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方。我们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逢生饮,清肺活血宁嗽,标本兼治,运用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 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 120 例患者,顺

3、序随机分为逢生饮组 60 例与对照组 60 例。逢生饮组 60 例中男 38 例,女 22 例;年龄 6886 例,平均(71.26.88)岁;病程最长 60 年,最短 2 年;病情程度:轻度 5 例,中度 38 例,重度17 例;西医分型:单纯型 40 例,喘息型 20 例。对照组 60 例中男 39 例,女 21 例;年龄 6087 岁,平均(70.64.84)岁;病程最长 50 年,最短 2 年;病情程度:轻度 6例,中度 40 例,重度 14 例;西医分型:单纯型 38 例,喘息型 22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西医分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1.1 纳入标

4、准 按照 1979 年 11 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属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中医分型属肝肾阴虚者。1.1.2 排除标准 (1)经检查证实由结核、真菌、肿瘤、刺激性气体过敏等因素所致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2)慢性支气管炎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者。(3)合并心血管、肾、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5)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1.2 实验方法1.2.1 治疗方法 逢生饮组在口服盐酸洛美沙星胶囊(成都隆迪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060101)21 日 1 次的同时服用逢生饮,逢生

5、饮组成:全当归 15g,桃仁 10g,北沙参 15g,淮山药 15g,黄芩 15g,苦杏仁 10g,玄胡 12g,瓜蒌壳 20g,甘草 6g,上方日服 1 剂,统一由本院中药煎药机制成密闭包装药汁 150ml 一包,每日 2 包,分2 次服,共 4 周;对照组治疗以盐酸洛美沙星胶囊治疗,21 日 1 次口服,共 4 周。各组在治疗过程中依据病情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如:吸氧、止咳、化痰等。1.2.2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用药前、用药 1 周、用药 2 周、用药 3 周、用药 4周时咳嗽、咯痰、气短的变化及用药前、用药 4 周时检测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g)。1.2.3 检测方法

6、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由北京世帝公司提供的LG-R-80 血液流变仪测定。检验均采用单人双盲法测定。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 1993 年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疗效标准。根据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计分方法,将无症状定为 0 分,轻度或少定为 2 分,中度或中定为 4 分,重度或重定为 6 分。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2/3。有效:治疗后症状计分值下降 2/31/3 之间(不含 2/3 及 1/3)。无效:治疗后症状计分值下降1/3,亦可以症状计分平均值计算。单一症状统计亦可以采用此法判定疗效。1.

7、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所测得值均采用 xs 表示,等级资料采用 Ridi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2 结果结果2.1 临床疗效 逢生饮组显效 33 例,有效 26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98.33%;治疗组显效 21 例,有效 32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 88.33%。两组比较,逢生饮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2 症状疗效 两组的咳嗽、咯痰、气短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比较,逢生饮组各个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3 讨论讨论慢性支气管炎隶属于祖国医学之“咳嗽”、“喘病”、“哮病”、“肺胀”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邪气致肺失肃降

8、,反复发作,日久耗伤肺气,损及脾肾,变生痰浊,内阻成瘀。痰瘀互结,肺失宣肃,导致久病难愈。正如医学入门所云:“阴虚喘者,血虚则阳无依附而上奔,宜四物汤,倍芍药加入人参、五味子以收之。”故我们运用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活血清肺宁嗽之法,濡养肺络,补养肺气,从而增强肺脏的主气功能。逢生饮由全当归、桃仁、北沙参、淮山药、黄芩、苦杏仁、玄胡、瓜蒌壳、甘草组成。全当归为君,活血补血;桃仁祛瘀镇咳,能荡涤肺中痰瘀;黄芩、杏仁、瓜蒌壳清肺热,化痰喘;北沙参、淮山药益肺气养肺阴;玄胡活血行气,加强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表明,全当归、桃仁、黄芩均有抗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其中当归成分正丁烯内酯及蒿本内酯

9、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3。综观全方,君臣佐使相互协调,共奏活血清肺宁嗽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易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血液循环,使肺瘀血减轻,肺通气功能改善,解除肺血管收缩,降低心脏负荷,改善低氧血症和咳嗽等症状,对防止肺动脉高压,阻止和延缓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4。Fg 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之一,Fg 升高与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基因的 DNA 变体有关5。本研究表明,逢生饮组对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 Fg 均有明显降低,且逢生饮组对其影响优于对照组,考虑逢生饮可能有降

10、低血粘度,改善肺循环的作用。综上所述,逢生饮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Fg 均有改善,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作用,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杨牧祥,李澎涛,韩树芬,等.实验性“肺气虚证”肺组织病理学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6,11(6):344-345.2 杨牧祥,杨宝元,田元祥,等.补气方、活血方、补气活血方对肺气虚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4,3(6):42-443 王亚平.当归的药理研究进展.重庆医药,1989,(4):39.4 祖武.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几点体会.江西中医药,2001,8(32):

1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0 届毕业生届毕业生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题题 目目 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完完 成成 人人 叶秋华叶秋华 班班 级级 0707 普大普大 2 2 班班 学学 制制 三年制三年制 专专 业业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尹传华尹传华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20092009 年年 1212 月月 2828 日日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题目题目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逢生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姓 名叶秋华性 别女班 级07 普大临床 2 班专科类型三年制入学 年

12、份2007 年学 号137810710102037论文完成论文完成 人基本情人基本情 况况 专 业临床医学指导老师尹传华成绩评定小组意见:成绩评定小组意见:(评定依据:1、论文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论文包括:题目;关键词;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或资料) 。 2、论文字数应在 3000-5000 字,不应少于 2500字。3、学生写作态度、科研作风,写作的逻辑性、规范性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据是否充分、可靠。5、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即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论文成绩:论文成绩:_成绩评定小组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毕业论文立题设计毕业论文立题设计一、选题意义一、选题意义二、主要观点二、主要观点三、方法步骤三、方法步骤四、实用价值四、实用价值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六、指导老师意见六、指导老师意见指导老师签名指导老师签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