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864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赏析时间:2014-11-17 14:08:10 来源:国家文化艺术品网作为北方草原文化代表的这只唐代的舞马衔杯纹银壶,通高 14.4 厘米,口径 2.2 厘米,底径 8.9-9.2 厘米,重 547 克,现藏于陕西历史 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从不出境展出。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 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 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 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 的独具匠心。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 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

2、名的舞马形象,明皇杂录记 载,玄宗曾在宫中驯养舞马 400 匹,每年 8 月初,玄宗生日时,则给 这些舞马披上锦绣衣服,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舞 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 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亦有诗描写舞马完成表演后 的神态:“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此壶的舞马形象正好与 书中记载相互印证,是十分难得的文物珍品。为什么说它这么珍贵?首先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 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 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 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 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 套接了一条长 14 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 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 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 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