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49535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3.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识大展台】 参考答案:长期积淀 集中展示 集中表达标志 演进 多样性 个性 特征 一律平等 认同 尊重 内在要求 必然要求交流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文字网络 印刷媒体 大众传媒 主要 发展和进步 优秀 使者 国际影响力【学习习微点拨拨】 【图示】文化的多样性【比较】对民族节日、文化多样性的认识1.对民族节日的认识 民族习惯习惯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庆庆祝民族节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对对文化多样样性的认识认识 文化是人类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类文明进进步的重要动动力。文

2、化多样样性是人类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类文明进进步的重要动动力。【理解】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文化多样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尊重文化的多样样性,有利于促进进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维护 世界文化的多样样性。 核心考点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民族节节日文化遗产遗产含义义蕴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伦理等文化因素在历历史、艺术艺术 或科学及审审美、人种学、人类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义的纪纪念文物、建筑物、遗遗迹等民族节节日文化遗产遗产地位一个民族历历史文化的长长期积积淀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标志意义义庆庆祝民族节节日,是民族文

3、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对对于研究人类类文明的演进进和展现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态态度挖掘民族节节日的文化内涵保护护民族优优秀文化遗产遗产 免遭破坏【拓展】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对比(1)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2)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展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2.正确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

4、族性的关系世界性民族性表现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规律各民族间间存在经济经济 的和政治的、历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世界性民族性辩辩 证证 关 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 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现出 来错错 误误 倾倾 向(1)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 和普遍规规律; (2)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 差异3.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5、,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必要性及要求: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正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3)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6、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知识延伸】1.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遗产世界遗产遗产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区 别别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标志,它不仅仅对对于研究人类类文明的演进进具有重要意义义,而且对对于展现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们是人类类共同的文化财财富分为为三类类:世界文化遗遗产产、世界自然遗产遗产

7、 、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遗产 。此外,还还开展确定人类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质遗产 的工作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遗产 都能成为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遗产 是指有着世界意义义的文化遗产遗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遗产 只有通过过一定程序确认认后,才能成为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联联 系都是人类类的宝贵财贵财 富,除世界遗产遗产 中的自然遗产遗产 之外,都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值,对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样性和研究人类类文明的演进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义。不能把世界遗产遗产 等同于文化遗产遗产 ,也不能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遗产2.文化遗产遗产 、世界遗产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遗产 的区别别与联联系

8、【典题探究】1.(2016江苏单科)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D。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正确;A材料未体现;B说法带有片面性;C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2.(2014全国卷)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

9、表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B.C.D.【解析】选C。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法国文化也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是因为中法两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个性特征,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符合题意;中法两国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中相互借鉴和融合,但仍然保持各自特色,说法错

10、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法文化没有相似的历史传统,说法错误。【加固训练】(2014浙江文综)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B.C.D.【解析】选B。题肢具体分析结论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不一定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认为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是错误的排除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入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

11、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入选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不能全盘继承,认为全盘继承是错误的排除【社会广角】徽派民居徽派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向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思考: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典、简洁、

12、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从文化方面讲,这说明了什么?提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核心考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及途径含义义人们们通过过一定的方式传递传递 知识识、信息、观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动,都可视为视为 文化传传播文化 传传播的 途径商业贸业贸 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文化传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其他途径:亲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经济济、政治、文化活动动等【提醒】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的途径即文化传播的方式,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

13、徙、教育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传媒的发展及大众传媒传传媒的发发展阶阶段口语语、文字、印刷、电电子和网络络等传传媒面向大众的标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大众传传媒的形式报报刊、广播、电视电视 、网络络等大众传传媒的特点、 功能及地位能够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时空的局限,汇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显示出文化传递传递 、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为文化传传播的主要手段【提醒】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旧传媒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传播媒介共同促进了中华文

14、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文化交流意义义一方面,可以推动动中华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发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传入中国,促进进中华华文化的发发展和进进步。推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发展和进进步,也促进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发展要求既要更加热热情地欢欢迎世界各国优优秀文化在中国传传播,吸收各国优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动地推动动中华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传播中华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华文化国际际影响力【知识延伸】正确理解文化交流(1)文化因其多样性而需要传播,在传播中得到发展与创新,但要明确各民族文化是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下交流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交流

15、中走向融合,化多样为单一。(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对外文化交流是为了赢得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和认同。而文化输出则是为了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3)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既有利也有弊。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鉴。【典题探究】3.(2016天津文综)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

16、.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解析】选B。通过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项符合题意。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A项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加固训练】1.(2017温州模拟)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了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解析】选C。A表述错误,将文化传播的手段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