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个性发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9501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个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促进个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个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个性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个性发展促进个性发展 兰陵小学 焦雪梅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 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是素 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 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数学教学的三个方面简论如下:一一、创创设设良良好好的的学学习习情情境境新课标中指出: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 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

2、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 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 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 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 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 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 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 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 此,在

3、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富有 “弹性 ” 的活动情境 ,将学生置身于 “问题解决 ”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 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巩固练习阶段,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的空地上设计一块面积为30 平方米 的花坛。 这样 设计, 看似相同的活动要求,事实上对学生而言,却包含着丰富而有差异的智力要求。 结果,有的学生只设计出一些简单的长方形,而有些学生却设计出了较复杂的组合图 形,更有一些学生设计组合图形时,还兼顾了图案的审美性。这样

4、既迅速点燃学 生思维的火花,又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 实践和发展的机会, 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学活动情境,引导他们在自主、积极的数学活动中,更好地建构和 完善自身的数学素质。 二二、注注重重开开放放式式题题的的教教学学大数学教学观明确指出: “当代的数学学习已不仅仅是课堂里的事,它应是开放 性、大众性和社会性。 ”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里应有意识地留下一些“悬而未解 ”的 问题,让学生的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它们课外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 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收到更大的效益。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

5、课堂里所学 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能有效地培养起学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形成良好的数学价值观, 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三三、尊尊重重学学生生的的个个体体差差异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 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到客观 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 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 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

6、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 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 ”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 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 望。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如在课堂提问上: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 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学习暂困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难度大 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不同层次的学 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我也在情感

7、激励上给予 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 肯定和表扬,常用 “很好 ”、“真棒”、“好极了 ”、“很有创见 ”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 的回答则用 “好的 ”、“嗯”、“是吗”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 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请先坐下,听听别人 的意见,好吗? ”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另 外,作业的不同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 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

8、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我 采用的是用同一练习题提不同的要求;如教学连乘、连除 应用题时,要求学习暂困 生用一种方法解答,中等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优等生用二种方法解答 ,并写出小 标题。各层次学生若多解对一种方法,就予以加分鼓励。教师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 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 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 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 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

9、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一位学生变 “苦学 ” 为“乐学”,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 ”,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从而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多项教学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讲究的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学生因各自生活环境不同、能力参差不齐、个 性差异大等,特别需要老师耐心寻找与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品质,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是非观点,想方设法为学生们提供各种能展示他们才华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明白“自 己能行,努力表现就会有收获”,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成功,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充满自 信,养成良好习惯,敢想敢做,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健康成长。我认为,只要将学 生当作主人对待,关心爱护他们,维护他们的尊严,保持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集体学习 中有选择地努力,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促进个性发展是切实可行的。2007-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