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500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打造生态文明品牌成功经验:山清水秀地干净广西环境保护局最近公布的环境资料显示,我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总体良好。2008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二级水平,酸雨频率大于 50的城市由2005 年的 7 个减少到 4 个;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按类水标准达标率为 95%;近岸海域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为 85.4%,一、二类水质海域比例达 62.5%温家宝总理到广西考察时,对广西的优美环境留下深刻印象,并给予高度评价“山清水秀地干净”。这是广西的一大优势、一大品牌。它给广西人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美好的生活享受,给经济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留给广西子孙后代的

2、千秋财富。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反复强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环境,是竞争力,是重要的生产力。比高楼大厦,广西比不过发达地区,但是如果比森林覆盖率、比空气质量、比水的质量,广西优势明显。广西一定要保持和发展“山清水秀地干净”的良好局面,不管经济如何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都要摆在首要的位置,我们一定要打出广西生态文明的品牌!咬定环保不放松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2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去决策、部署和推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治污减排、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循

3、环经济、清洁生产试点和生态示范创建,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自治区环保局局长梁斌说,我区环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咬定减排不放松的决策。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治污减排工作,使我区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持续下降。由于各种原因,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事半功倍地落实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全区各级政府将节能减排列为工作重点,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减排实施方案和计划,分解任务并落实责任制,出台相关政策,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落实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治污项目建设和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强化工作督察,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

4、动”和节能减排攻坚战,全力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冶炼、水泥、制糖、造纸、淀粉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减排工程以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减排工作成绩不俗:2008 年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 2007 年分别下降 5.06%和 4.73%,比 2005年下降 9.63%和 5.34%,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 97%和 44%,为全面实现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在咬定减排不放松的前提下,我区动真格、下功夫实施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区各级环保部门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不断推进左江

5、、右江、邕江、郁江、南流江、刁江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左江、右江、邕江整治已取得明显效果,水质达到类以上标准。我区还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调整、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划,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取缔、整治力度,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96%。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也进一步深化,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头三年已投入资金 27.95亿元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 年底全区各主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到 129.35 万

6、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为 20%,全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6099 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 46.7%,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正在逐步扭转。桂林、北海、南宁、柳州等 4个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环境质量考核位居全国前列,南宁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桂林市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了让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自治区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确保生态安全。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广西生态功能区划,为合理布局产业、有效保护生态提供依据。4与此同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建设、农村沼气建设、自然保

7、护区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项目,启动了 12 个县的石漠化治理工程。近年来,我区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 329 万座,入户率 41.7%,位居全国第一;实施封山育林 1600 多万亩,人工造林 700 多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 272 万亩,区划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 7778 万亩,占全区现有森林面积的 41%,居全国第三位,是华南地区的公益林面积大省区,全区森林覆盖率为 52.71%,居全国第四位;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 77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 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145.24 万公顷,完成 18 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20 平方公里。为了

8、维护好群众的环保权益,我区的环保卫士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努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强化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以规划环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促进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不予受理、审批,把好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关,积极发挥环评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钟兵如是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03-2008年,我区环保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区共立案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654 家,挂牌督办环境问题 1118 个,完成整改 953 个,并对重点问

9、题的整改开展后督察,有力地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和5规范环境信访工作,2006 年以来全区各级环保部门共接到信访件6.2246 万件,处理率为 97.8%,结案率为 90.9%,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此外,我区积极启动生态省区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自治区党委、政府于 2005 年作出了建设生态省区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落实了引导资金并启动了一批生态产业示范项目,稳步推进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全区现有 22 个县(区)、2 个乡镇和 1 个村已分别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命名。重点支持和推进制糖、有色、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的生态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涌现出贵糖集团、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以及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已有近 60 家制糖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制糖行业的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