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47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尖瓣关闭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尖瓣关闭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尖瓣关闭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尖瓣关闭不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尖瓣关闭不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尖瓣关闭不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二、二尖瓣关闭不全鼽章枷瓣膜病爹【病因和病理】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依赖二尖瓣装置(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和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其中任何部分的异常可致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incompetence)。(一)瓣叶风湿性损害最为常见,占二尖瓣关闭不全的 13,女性为多。风湿性病变使瓣膜僵硬、变性、瓣缘卷缩、连接处融合以及腱索融合缩短。二尖瓣脱垂多为二尖瓣原发性黏液性变使瓣叶宽松膨大或伴腱索过长,心脏收缩时瓣叶突人左房所致可影响二尖瓣关闭。部分二尖瓣脱垂为其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 Marfan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感染性心内膜炎破坏瓣叶。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

2、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垫缺损常合并二尖瓣前叶裂,导致关闭不全。(二)瓣环扩大任何病因引起左室增大或伴左心衰竭都可造成二尖瓣环扩大而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若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二尖瓣杂音可改善。二尖瓣环退行性变和瓣环钙化,多见老年女性。尸检发现 70 岁以上女性,二尖瓣环钙化的发生率为12。严重二尖瓣环钙化者,50合并主动脉瓣环钙化,大约 50的二尖瓣环钙化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不同程度的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三)腱索 、先天性或获得性的腱索病变,如腱索过长、断裂缩短和融合。(四)乳头肌 ?乳头肌的血供来自冠状动脉终末分支,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可引起乳头肌功能失调。如

3、乳头肌缺血短暂,可出现短暂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如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乳头肌坏死,则产生永久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乳头肌坏死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而乳头肌断裂在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 1,乳头肌完全断裂可发生严重致命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其他少见的疾病为先天性乳头肌畸形,如一侧乳头肌缺如,称降落伞二尖瓣综合征;罕见的乳头肌脓肿、肉芽肿、淀粉样变和结节病等。瓣叶穿孔(如发生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时)、乳头肌断裂(如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创伤损伤二尖瓣结构或人工瓣损坏等可发生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理生理】(一)急性收缩期左心室射出的部分血流经关闭不全的二尖瓣口反流至左心房,与肺静脉至左心房的血流汇总,在舒张期充

4、盈左心室,致左心房和左心室容量负荷骤增,左心室来不及代偿,其急性扩张能力有限,左心室舒张末压急剧上升。左心房压也急剧升高,导致肺淤血,甚至肺水肿。之后可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由于左心室扩张程度有限,即使左心室收缩正常或增加,左心室总的心搏量增加不足以代偿向左心房的反流,前向心搏量和心排出量明显减少。(二)慢性左心室对慢性容量负荷过度的代偿为左心室舒末期容量增大,根据 Frank_starling 机制使左心室心搏量增加;加上代偿性离心性肥大,并且左心室收缩期将部分血排入低压的左心房,室壁应力下降快,利于左心室排空。因此,在代偿期左心室总的心搏量明显增加,射血分数可完全正常。二尖瓣关闭不全通过

5、收缩期左室完全排空来实现代偿,可维持正常心搏量多年,但如果二尖瓣关闭不全持续存在并继续加重,使左室舒张末期容量进行性增加,左室功能恶化,一旦心排出量降低时即可出现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的顺应性增加,左心房扩大。在较长的代偿期,同时扩大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可适应容量负荷增加,左心房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不致明显上升,肺淤血不出现。持续严重的过度容量负荷终致左心衰竭,左心房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上升,导致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发生。因此,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累及左心房左心室,最终影响右心。【临床表现】(一)症状1急性轻度二尖瓣反流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反流(如乳头肌断裂)很快发生急性左心

6、衰竭,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2慢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有心排出量减少,首先出现的突出症状是疲乏无力,肺淤血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出现较晚。(1)风心病:从首次风湿热后,无症状期远较二尖瓣狭窄长,常超过 20 年。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多已有不可逆的心功能损害。急性肺水肿和咯血较二尖瓣狭窄少见。(2)二尖瓣脱垂:一般二尖瓣关闭不全较轻,多无症状,或仅有胸痛、心悸、乏力、头昏,体位性晕厥和焦虑等,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晚期出现左心衰竭。(二)体征1慢性 (1)心尖搏动:呈高动力型,左心室增大时向左下移位。(2)心音:风心病时瓣叶缩短,导致重度关闭不全时,

7、第一心音减弱。二尖瓣脱垂和冠心病时第一心音多正常。由于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Az 提前,第二心音分裂增宽。严重反流时心尖区可闻及第三心音。二尖瓣脱垂时可有收缩中期喀喇音。(3)心脏杂音:瓣叶挛缩所致者(如风心病),有自第一心音后立即开始、与第二心音同时终止的全收缩期吹风样高调一贯型杂音,在心尖区最响。杂音可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后叶异常时,如后叶脱垂、后内乳头肌功能异常、后叶腱索断裂,杂音则向胸骨左缘和心底部传导。在典型的二尖瓣脱垂为随喀喇音之后的收缩晚期杂音。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常时可有收缩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腱索断裂时杂音可似海鸥鸣或乐音性。反流严重时,心尖区可闻及紧随第三心音

8、后的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2急性心尖搏动为高动力型。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亢进。非扩张的左心房强有力收缩所致心尖区第四心音常可闻及。由于收缩末左室房压差减少,心尖区反流性杂音于第二心音前终止,而非全收缩期杂音,低调,呈递减型,不如慢性者响。严重反流也可出现心尖区第三心音和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X 线检查急性者心影正常或左心房轻度增大伴明显肺淤血,甚至肺水肿征。慢性重度反流常见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衰竭时可见肺淤血和间质性肺水肿征。二尖瓣环钙化为致密而粗的 c 形阴影,在左侧位或右前斜位可见。第八章心脏瓣膜病(二)心电图急性者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动过速常见。慢性重度二尖瓣

9、关闭不全主要为左心房增大,部分有左心室肥厚和非特异性 ST-T 改变,少数有右心室肥厚征,心房颤动常见。(三)超声心动图M 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确定二尖瓣关闭不全。脉冲式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于二尖瓣心房侧和左心房内探及收缩期反流束,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敏感性几乎达 100(彩图 385),且可半定量反流程度。后者测定的左心房内最大反流束面积,8cm。为重度反流。二维超声可显示二尖瓣装置的形态特征,如瓣叶和瓣下结构增厚、融合、缩短和钙化、瓣叶冗长脱垂、连枷样瓣叶、瓣环扩大或钙化、赘生物、左室扩大和室壁矛盾运动等,有助于明确病因(图 386)。超声心动图还可提供心腔大小、心功能和合并

10、其他瓣膜损害的资料。图 386 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室长轴面显示二尖瓣前叶脱垂(箭头处)LA 一左房,LV=左室,RV 一右室,A0 一主动脉(四)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可测定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容量和静息、运动时射血分数,以判断左心室收缩功能。通过左心室与右心室心搏量之比值评估反流程度,该比值25 提示严重反流。(五)左心室造影经注射造影剂行左心室造影,观察收缩期造影剂反流入左心房的量,为半定量反流程度的“金标准” 。【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者,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杂音,x 线心影不大而肺淤血明显和有病因可寻者,如二尖瓣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死、创伤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诊

11、断不难。慢性者,心尖区有典型杂音伴左心房室增大,诊断可以成立,确诊有赖超声心动图。由于心尖区杂音可向胸骨左缘传导,应注意与以下情况鉴别:(一)三尖瓣关闭不全为全收缩期杂音,在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最清楚,右心室显著扩大时可传导至心尖区,但不向左腋下传导。杂音在吸气时增强,常伴颈静脉收缩期搏动和肝收缩期搏动。(二)室间隔缺损为全收缩期杂音,在胸骨左缘第 4 肋间最清楚,不向腋下传导,常伴胸骨旁收缩期震颤。(三)胸骨左缘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血流通过左或右心室流出道时产生。多见于左或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如主、肺动脉瓣狭窄)。杂音自收缩中期开始,于第二心音前终止,呈吹风样和递增递减型。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位

12、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肺动脉瓣狭窄的杂音位于胸骨左缘第 2 肋间;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的杂音位于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以上情况均有赖超声心动图确诊。【并发症】心房颤动可见于 34 的慢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较二尖瓣狭窄常见;体循环栓塞见于左心房扩大、慢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较二尖瓣狭窄少见;心力衰竭在急性者早期出现,慢性者晚期发生;二尖瓣脱垂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脑栓塞、心律失常、猝死、腱索断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力衰竭。【治疗】(一)急性-治疗目的是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出量和纠正病因。内科治疗一般为术前过渡措施,尽可能在床旁 Swan-一(3anz 导管血流动力

13、学监测指导下进行。静滴硝普钠通过扩张小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肺淤血,减少反流,增加心排出量。静注利尿剂可降低前负荷。外科治疗为根本措施,视病因、病变性质、反流程度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采取紧急、择期或选择性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基本控制,进入慢性代偿期。(二)慢性1内科治疗(1)风心病伴风湿活动者需抗风湿治疗并预防风湿热复发。(2)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3)无症状、心功能正常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定期 I 碴访。(4)心房颤动的处理同二尖瓣狭窄,但维持窦性心律不如在二尖瓣狭窄时重要。除因心房颤动导致心功能显著恶化的少数情况需恢复窦性心律外,多数只需满意控制

14、心室率。慢性心房颤动,有体循环栓塞史、超声检查见左心房血栓者,应长期抗凝治疗。(5)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人,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p 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2外科治疗为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应在发生不可逆的左心室功能不全之前施行,否则术后预后不佳。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适应证: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功能 NYHA或级;心功能 NYHA级伴心脏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30mlmz;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增大,I。VESVI 高达 60mlm。 ,虽无症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前 LVES

15、VI 正常(90mlm。),围术期死亡率增加,术后心功能差;I。VESVI 中度增加者(3090rnlmz)常能耐受手术,术后心功能可能减低。手术方法有瓣膜修补术和人工瓣膜置换术二种: (1)瓣膜修补术:如瓣膜损坏较轻,瓣叶无钙化,瓣环有扩大,但瓣下腱索无严重增厚者可行瓣膜修复成形术。瓣膜修复术死亡率低,能获得长期临床改善,作用持久。术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血栓栓塞少,不需长期抗凝,左心室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死亡率为(2)人工瓣膜置换术:瓣叶钙化,瓣下结构病变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合并二尖瓣狭窄者必须置换人工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控制不满意或反复栓塞或合并心衰药物治疗不满意者提倡早做换瓣手术 i

16、 真菌性心内膜炎应在心衰或栓塞发生之前行换瓣手术。目前换瓣手术死亡率约 5左右。多数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大小和左心室重量减少,较内科治疗存活率明显改善,但心功能改善不如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换瓣术满意。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LVEY、O30O35)或左心室重度扩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I。VEDD80mm,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I。VEDVI300mlmz),已不宜换瓣。【预后】急性严重反流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不及时手术干预,死亡率极高。在手术治疗前的年代,慢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确诊后内科治疗 5 年存活率80,10 年存活率 60。单纯二尖瓣脱垂无明显反流,无收缩期杂音者大多预后良好;年龄50 岁、有明显收缩期杂音和二尖瓣反流、瓣叶冗长增厚、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者预后较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