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433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创先争优中彰显大学的生命力张若飞1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3【摘要】 大学作为教育文化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历史使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践行大学使命是高校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只有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践行大学使命结合起来,才能凸显大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特色,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力,焕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激发党员的创造力,彰显大学的生命力。【关键词】 创先争优 大学使命 生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党的十七大从顺应当今

2、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两项重大战略部署,给大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高校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凸显大学创先争优活动的特色,增强大学的内驱力,更好地履行大学使命,发挥大学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防止活动的形式化、空洞化、表面化,必须做出理性思考和现实选择。一、大学使命与创先争优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大学的功能是在历史演绎的长河中逐渐丰富和完善。最早的大学主要是在“象牙塔”内传授知识,只有单一的教学功能;德国的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后,其创始人洪堡发展了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使大学

3、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科学与学术的中心;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社会需求出发,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使大学的活动拓展到了校园之外,走向了服务社会的前沿,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孵化器。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大学崇高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实践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学术研究殿堂和社会责任化身”的使命和宗旨,是高等教育深刻的学术视野和永恒的价值追求1。正如江泽民同志说过:“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深化1 作者简介:张若飞,教授,研究方向:战略思想。2改革,要求高等学校成为新知识、新科学、新产业的诞生地、发源地。2 P4”这就表明,大学使命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随相伴。大学使命不仅蕴涵大学的自我定位、价

4、值诉求和发展走向,也是人们对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和期盼。如果现代大学不能在培育高端人才、探究科学真理、推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就会丧失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学使命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理由,是大学的生命,贯穿于大学发展的始终。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状之间产生了差异,大学在履行自身的使命面前面临诸多挑战。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的全面展开,大学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功利主义、学术浮躁、官本位思想、重“大楼”轻“大师”、重“物质”轻“精神”等诸多不良现象也在不断蔓延,大学的大气、大楼、大师三者之间不能相得益彰,失去了大学应有的品位和内涵,严重危

5、及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普世性、现实性和战略性,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带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互相依存,相互支撑,所面临的困境也相互胶着,大学的改革必然伴随国家的改革浪潮而刻不容缓。但是人类历史上,潜在的发展不可能自动变成现实,需要人们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勇于探索地去实现它。这样的人必须具备能够担负起这项改革事业的素质:敢为人先的意志和品格,富有创造力的激情和良好的竞技状态等。保持这种状态,就需要一种创先争优的氛围和精神。二、创先争优与大学动力理解创先争优的本质

6、内涵,显然不能停留在“创先进、争优秀”这种简单的字眼上,应从当今时代背景出发,从战略的高度去把握创先争优的精神内核。创先争优是一种品质、一种状态、一种气魄、一种担当、一种实践、更是一种精神动力,其核心是创新。事实表明,一个政党要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始终用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党的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应始终坚持与贯穿创新这一灵魂,深刻领会创新同推动科学3发展,加强党的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没有创新,创先争优活动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 P103”古往今来

7、,任何民族进步的历史都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历史。创新是进步的标志和动力。民族兴衰始终与创新精神紧密相连。当一个民族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必将趋于衰竭。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文化创新的火焰,往往是在大学校园中点燃起来,并为社会的变革、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一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传承、选择与创新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大学使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创先争优的历史。翻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画卷,从晚清公派留学幼童到民族工业的起步,从废除私塾到兴办学校,百年艰辛,留下了一代代教育先驱探索改革的脚印,每一次创新,都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都创造了当时人才、

8、科技、社会贡献的最高标杆。这一个个创先争优的感人故事,不断地催人奋进与开拓创新,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弱国逐渐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创先争优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也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三、以创先争优精神践行大学使命践行大学使命是高校最直接的实践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践行大学使命的全过程,大学的创先争优活动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载体,活动就会生动、具体,言之有物,行之有理;以创先争优精神践行大学使命,是彰显大学创先争优的实践价值,也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集中体现和终极价值;以创先争优精神践行大学使命,就是要认清历史使命,站在时代

9、前沿,引领社会精神走向。1.创先争优,要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争做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譬如,2007 年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生招生达到 566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 2700 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 23%,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教育大国。2007 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 404万人,成为世界研究生大国。这些成就让世人有目共睹,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人们的热切期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人们经常发问,从 1901 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到现在的 100 多年里,在新中国成立的 60 多年里,我们国家在诺贝尔

10、奖领域里为什么仍然是空白。2005 年7 月 29 日,温家宝总理探望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向总理谏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4 P4”钱老的谏言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提出了一道艰深命题。我们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革命和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时代,一方面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资本主义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完成的工业化革命,同时还要不断追赶信息化时代。面对这两种时代的压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极其复杂,既

11、有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困境,也有我国面临的发展困境。同时,随着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和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之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回答社会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需求的价值诉求。以创先争优的精神践行大学使命,就是要以更大的勇气破解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释放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领教职员工敢闯敢试,勇于担当,争做培养创新人才的引领者。2.创先争优,要在自主创新中争做先驱者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

12、新能力不足,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譬如: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 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 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 5%以下,我国在 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5上需要进口5。这些问题与我国加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

13、方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推动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制约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出路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技术核心,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事实表明,人类历史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而且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构成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决定因素的关键又取决于自主创新的能力。一个国家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会受制于人,经济发展就会缺乏竞争力,军事发展就会缺乏威慑力,政治发展就会缺乏影响力,社会发展就会缺乏推动力。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已是摆在我们

14、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大学作为学术研究殿堂,理应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以创先争优的精神践行大学使命,就是要始终瞄准国际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肩负历史使命,要以更大的气魄创新体制机制,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于在未知领域探究真谛,勇攀科学高峰,争做自主创新的先驱者。3.创先争优,要在社会服务中争做推动者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承载着为国家引领时代精神、推进科技发展、造就精英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据更加突出的位置。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说过:“当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时候,德国的国势也是世界上最强的。”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说过:“美国真正的实力并不在于造了多少汽车、多少飞机、多少超级电脑

15、,而在于美国是一个大学林立的国家,具有三千多所高等院校和上百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6 P132”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社会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轴心,大学在服务社会中获取生存根基,实现自我价值, 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发展的活力源泉,高校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与国家重大需求高度契合,是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的成长永远伴随着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担当国家、民族、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是大学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大学核心价值所在。 进入新世纪,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

16、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可持续6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3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以年均 97的速度增长,人均由 1978 年的 226 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3000 多美元;“十一五”时期,我国的总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我国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 1.8%,天然气占 0.7%,铁矿石不足 9%,铜矿不足 5%,水资源量不足 7%,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已接近极限等。面对当今环境资源制约日益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等发展难题,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给大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大学作为社会责任化身,必须主动应答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出的问题。以创先争优精神践行大学使命,就是要以更开阔的视野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同盟,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鼓励师生员工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走出校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