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42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鉴编撰中数据的规范化运用朱 霖年鉴作为资料库、信息库,必然要容纳大量的数据,其数据应选材严格,翔实可靠,在读者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感。年鉴的数据,可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为对外开放、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架起桥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和情报加以全面、迅速、及时而精确地处理,以便获得强化了的信息,规范数据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年鉴是记述上一年度各项事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资料性工具书,既要反映存在或发生了什么事情,事物的性质、特征、状况,也要反映事物的数量程度、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只有运用规范

2、化的数据,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在年鉴中,大到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就,小到某项工程的进展情况,往往都用数据表述,只有正确运用数据,才能言而有据,事达明理,增强说服力。一、年鉴中数据使用存在的问题年鉴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本身的准确性、使用的规范性以及表达的完整性。在编撰中我们发现有些稿件,由于运用数据不规范,致使年鉴中出现了许多“数字病症” ,使编辑人员每年都花费很大的精力对全书统计数字进行重新核算修正。因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严格的规范化,就难以编出一本真正符合标准的年鉴。探讨数据在年鉴中的作用及规范性使用,以增强年鉴的资料性和科学性,是年鉴编撰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进一步

3、提高年鉴质量必须重视的问题。 1统计口径不一致。由于官方统计与部门统计并存,统计调查相互交叉重复,存在着同一内容专业与专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重复交叉问题。多头统计带来数出多门问题,破坏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年鉴中既有反映经济发展全貌的综述,又有反映各行业(部门)经济发展情况的分述,但同一内容,在同一本年鉴中尽管反映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事实和数据应该是一致的。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口径范围应遵循国家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如果必须应用有关业务部门的数据,应作些简要注释,并说明其统计口径范围等。如“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 110 所,在校学生 11.13 万人,其中普通中学 44

4、所,在校学生 4.9 万人;小学 65所,在校学生 5.2 万人;幼儿园 46 所,在园儿童 2.3 万人。教职工总数 1.1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0.8 万人” 。而教育系统提供“普通中学 46 所,在校学生 4.8 万人;小学 66 所,在校学生 5.2 万人;幼儿园 45 所,在园儿童 2.3 万人。教职工总数 0.8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0.6 万人” 。数据自相矛盾,让人不知所云。2数据不分析比较。为了分析经济发展情况,条目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较多的统计数据,但年鉴条目数据太多、太密,最常见的是把统计报表上的数据照搬上来,使读者不得要领,产生枯燥感,难以阅读下去。如“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入

5、库地方税收 96447 万元,同比增收 24336 万元,增长 33.7%。完成扬州市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的 101.3%。其中:省级收入入库 4929 万元,同比增收 1623 万元,增长 49.1%,占市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的 131.9%;市县级入库91518 万元,同比增收 22712 万元,增长 33%,占市局下达年度税收计划的 100%。同时,完成教育费附加、综合基金等 11795 万元,社会保险费 72166 万元,收入总额突破 18 亿元大关” 。仅仅百余字的释文,罗列数据 15 个,读起来枯燥乏味。如果将统计数据表格化,再加以比较的文字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则此条目才具有较高的可

6、读性。3数字书写不标准。按照经济类应用文的规范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确定的国家标准,凡是涉及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时,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但年鉴条目中,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混用的现象时有发生。4计量单位不规范。在年鉴条目中,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要与国际接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国家标准;年鉴中的计量单位要让读者易懂,且做到易看易读易写易记和通用。要根据所研究的整体大小来确定计量单位的大小。不管计量单位大小用到哪一级,书写的数字位数不要太多,一般在5 个以内。年鉴中计量单位使用不统一,会给读者使用带来许多麻烦。如全年完成财政收入 183289 万

7、元,应为 18.33 亿元;水稻种植面积 1164 万亩,应为 77.6 万公顷;亩产 621.6 公斤,应为 621.6千克;600800 万吨、110 亿元,应为 600 万800 万吨、1亿10 亿元,因为万、亿都是 600 万、1 亿中的一个数,少了就可能成了 600 吨800 万吨、1 元10 亿元,所以,以百千万为单位不能省略。另外,在计量单位的使用上,还经常出现重复的毛病,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289 升人日” , “人均居住面积 64 平方米人”等等。 5语言不准确。语言准确有力,就是要如实地、贴切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年鉴条目中的语言不准确,大致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用词

8、不准确,喜欢用“估计” 、 “约” ,容易引起读者的疑惑,对年鉴的权威性、真实性产生怀疑。二是统计术语不确切。在年鉴中,有大量的统计术语,因为统计术语比较严密,所表达的意思往往因一字之差,而意思大不一样,所以必须严格掌握。而通常容易错的主要有“为几倍”和“多几倍” , “提高到”和“提高了” ,“增加到”和“增加了” , “百分比”和“百分点”等。三是言过其实,过分渲染,造成不实,破坏了语言的准确性。如在有些条目中,经常会用说明数量变化的形容词形容经济增长情况, “迅速增长” 、“显著增长” 、 “大幅度增长” 、 “翻了一番多”等词语。年鉴中的形容词和判断词要特别讲究准确、简明,不能含糊其词

9、、模棱两可,更不能过高或过低地夸张或降格。如使用“历史最高年” 、 “最好时期” 、 “百年不遇” 、 “最高(低)水平”等,就必须是经过查证的事实。使用“显著增加” 、 “大幅度增长” 、 “飞跃发展”等,就必须是较高速的或高速的,一般应是在 10以上的增长。 “很快” 、 “很大” 、“比较快” 、 “比较差”等比较级形容词,都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二、数据在年鉴中的规范使用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但不能发挥数据作为“无言之史”的作用,而且会严重影响年鉴的质量。那么,在年鉴中正确使用统计数据应注意哪些问题?1注意数据来源。年鉴中的数据一定要以统计局的数据为准。任何一个数据都必须真实、确定

10、、唯一,绝对不允许失实、不确定、自相矛盾。同一事物,由于部门不同、统计时间、统计口径不同,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统计。如果不注意数据来源,信手拿来,随便运用,就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使读者无所适从。另外,由于年鉴是逐年出版的连续性刊物,在编撰时,要注意和上年数据核对,特别是涉及数据对比时,同一指标在不同卷次的统计口径中应做到统一,以利于形成系统数据,便于读者使用。2. 注意数据表述。统计数字前的“达” 、 “共” 、 “为”等表示合计,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则要保留。如:为企业减免工商管理费、工本费、登记费等共 6.95 万元。百分比和百分点要正确使用。百分比表示两个具体数字之间

11、的比例和数值的增减幅度,用“%”表示;百分点表示百分比之间的变化情况(增加或减少) ,用“个”表示。有的稿件作者弄不清二者的关系,混淆使用,数不达意,这在编辑中是需要注意的。还有要区别“增加了”和“增加到”的不同。 “增加了”是指在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部分,不包括原数在内。如“比上年增加了两倍” ,即去年是一,今年是三;“增加到”是指在原数的基础上加上新增加的数所得到的总和,包括原数在内。如“比上年增加了两倍” ,即去年是一,今年是二。这类误用的现象在稿件中经常出现,编辑要格外注意。用数量表示阶段性的成绩,一般可用整数,如万、十万、千万、亿而一般不用非整数,如“税收收入突破 9323 万元大关”

12、 。9323 万元并不具有典型意义,可以改为“税收收入突破 9000 万元大关” 。3. 注意数据校对。年鉴作为一部资料性工具书,所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数据在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最能反映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而且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和系列性,可以纵向、横向比较。因此,数据的核对在年鉴的编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一部年鉴文字没有什么差错,而数据却错漏百出、前后矛盾或表格数据与文内数据不相符,将会严重影响年鉴的使用价值和权威性。所以,在年鉴校对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文字的校对,而且要注意数据的核对,不能孤立地校对,而应把相关篇目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全书数据准确、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