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之我见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9403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联网金融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联网金融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之我见金融这个领域发展的很成熟了,基本不会有实质性的创新。但互联网的发展谁也看不到头,对金融业有多大的颠覆性影响,谁都说不清。就目前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人民银行在 13 年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给出了:作为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具有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数据更为丰富和信息处理效率更高等优势。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迅速崛起。难道只是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活动吗?有实质性的改变吗?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但绝不只是“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活动”这么简单。目前来看,互联网已经有了彻底改变传

2、统金融行业的能力。人民银行说,互联网金融具有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数据更为丰富和信息处理效率更高等优势,逐一来看。透明度高一大部分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赚的是什么钱?信息不对称。金融的文化是精英化、神秘化;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共享。金融放到互联网上,可以大大提高透明度,可读信息也增加很多,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参与广泛参与广泛因为技术手段便捷,促使之前很多不参与金融、无需参与金融(小额资金)的人都参与进来,不仅大大增加了资金和参与人数,更会增进沉淀资金的流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中间成本低无需网点、无需柜台、无需大量的人力成本等等,这些都是时代进步、科技进步的优势。支付

3、便捷现在,我们拿着手机已经可以进行很多支付转账了,你的现金和银行卡用得越来越少了吧。未来,绝对会出现那种,只拿着手机、手表、甚至指纹就可以进行一切支付行为的时代。这还不算颠覆性么。信用数据丰富、数据处理效率高大数据时代,数据会大到什么程度、数据挖掘可以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无法预测的。就目前来说,通过数据分析,阿里小贷可以把利率做到 18%、坏账低于 1%,完爆各大银行的负债业务。如果未来大数据可以足够大,就是新的“征信系统” ,对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绝对是颠覆性的,且不说余额宝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做到T+0、期限错配这种“小应用”了。另外还有一点,人民银行的报告里没敢说,就是互联网货币。互联网货币对金

4、融市场更是颠覆性的存在,比特币的价值有待观察,但至少这个价值已经得到了认可。Q 币这种没有炒作空间的“货币”在网络几乎等同于RMB。这就颠覆了“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一管模式。很多“互联网货币”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商品定价的基础和交易的媒介了。互联网金融 or 金融互联网?业内有种观点认为:互联网企业,介入了金融领域,才是互联网金融。金融企业使用互联网手段,则不是互联网金融,而是金融互联网。我认为这样生生把他们俩割裂对立开来似乎不太可取,用金融的思维做互联网,或者用互联网的思维做金融,无非争论的是谁服务谁的问题。而我所认同的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把原来线下的金融产品放到网上去贩

5、卖,更多的是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做传统金融行业做的事,而传统的互联网精神是什么?是开放,是平等,是协作,是分享,是去中心化,是客户体验至上!从短期来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核心点还是金融属性,互联网还只是工具而已,大体遵守的还是金融规则。你看在国外最具有互联网金融属性的 P2P 在中国却因为没有有效的风控被做成金融互联网模式,p2p 公司直接介入交易,成为交易的一方,使得本来应该是金融脱媒的互联网金融,成为了还是无法脱媒,需要他自身信用附加的模式,本质上成担保公司,部分的 P2P,甚至成为了银行,利用构建资金池,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没有牌照的银行,这种变形,其实是已经典型的背离了互联网金融应该有的模式了。他们的本质其实就是金融机构。这儿就不举例了。更多理财技巧、金融资讯尽在爱贷网,您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爱贷网公众号、下载爱贷网理财 App,随时随地理财及了解最新理财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