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32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txt35 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2007 年 05 月 28 日 10:51地理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典籍中,中华文明一向被形容为“上下五千年” ,然而自现代考古学建立以来,能够证明文明存在的地下证据只能将中国文明史上溯到四千年。红山文化的发现似乎证实,中国确实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因此提前了一千多年。牛河梁考古遗址发现的女神头像玉雕龙一次不经意的发现1983

2、 年秋季的一个黄昏,夕阳的余晖将辽西建平、凌源两县交界之处的牛河梁染得一片赤红。北梁主山上,几个考古工作者已经进行了一整天的考古勘察工作。一天下来,他们一无所获。在北山的两侧,已有一处红山文化的墓地在 1970 年代的考古普查中发现。按照常识,史前文化的墓地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建筑遗迹相伴,除非它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被人为的或是自然的因素彻底破坏。北山地势高于牛河梁的其他山梁,这样一座大型平整的山台极似人工所为,然而,没有陶器、石器等遗物的发现作为佐证,考古学者是不能为其贸然下结论的。天色渐暗,考古队员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开始拾掇随身物品准备下山。一位考古队员来到旁边的一处冲水沟边小解。

3、就在他解手的时候,脚下一块似石头又非石头、似陶片又非陶片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弯腰拾起,定睛一看,心里不禁一阵狂跳,天哪,原来,这是一件人像雕塑的鼻子!轰动世界考古界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就在这一次不经意的解手中被发现了。后来,在正式发掘中出土的女神头像正好缺少一个鼻子,把最初发现的那个鼻子安放上去,不偏不倚,不大不小,恰好属于一个个体。牛河梁女神庙问世的时候,我正在上大学。上述故事来自我后来的一位同事,他曾参加过那次女神庙遗址勘察,后来又到我就读的大学进修。故事里有多少演绎的成分已无从可考,时隔多年,当初参加勘察的考古队员对发掘过程中的细节已记不清楚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4、他们一方面在竭尽所能地恢复远古人类生活的情景,甚至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细节,却忽略了在他们身旁刚刚发生过的事情。也许,对于这样的细节的考证,就只好留给以后的历史学家了。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远古神殿,其遗址中文化内涵与宗教遗存的丰富程度都是任何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发现,对中国史前宗教及文明起源的研究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一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热潮也因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在国内学术界,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被掀动起来。“中国的维纳斯”从现代考古学自 20 世纪初建立以来,中国的学者因为受到以王朝为中心的传统史学的影响,不知不觉间把中原汉族史当成了中国历史的正史,即便面对史前文化时

5、也持此种思维态势。人们习惯性地,而且是毫不怀疑地把中原即黄河流域当成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尤其是绚丽夺目的河南仰韶彩陶文化的发现,更是坚定了他们对这一观念的信心。然而,早在 1960 年代,苏秉琦先生在对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新石器文化进行考察时,就敏锐地发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古代文化水平要高于中原,于是首先在学术界对正统的“中原中心论”进行了质疑。这种怀疑态度表现了苏秉琦教授过人的预见性和巨大的勇气,对中国的考古学者带来了这样的启发:史前更为发达的文化并不在中原,而恰恰在中原以外的地区。1970 年代以来,一批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址如胡头沟墓地、小河沿遗址、大南沟墓地、三官甸子墓地逐渐被发现并予以披露

6、,诸如C 形玉龙等一些精美的玉器的出土使人们坚信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的重要性。当考古学者于 1979 年对辽宁喀左县东山嘴予以正式发掘,认定其为一处宗教祭祀遗址,而且还发现了女性人体雕像的时候,红山文化终于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轰动。东山嘴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处宗教祭祀遗址,两枚女性小型雕像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史前人形圆雕。以前半坡等史前遗址虽也有人形艺术品出土,但均为陶器上的附件,形体简略粗糙。东山嘴的人体雕像呈孕妇特征,臀部、阴部等性部位都被着意刻划,它与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小型石头女性圆雕如奥地利“维尔伦夫的维纳斯” ,与西亚出土的小型孕妇塑像在表现手法上都极为相似。因而,有的专家毫

7、不迟疑地称之为“中国的维纳斯”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更为重要的发现还在后面。1983 年秋季,牛河梁女神庙被发现。1984 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女神庙进行了正式发掘。尽管女神庙的出土是人们翘首以待的事情,但当它真的被揭露出来的时候,其建筑遗存的完好程度、结构的复杂性,尤其是女神像的规模和精湛的雕塑技艺还是让人大吃一惊。牛河梁遗址由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等 16 个地点组成,占地约50 平方公里。女神庙位于牛河梁诸道山梁的主梁之上,其地位的重要性从地理位置上也得到了表现。女神庙和其北部的大型山台是牛河梁遗址的主体。山台地势平稳,系人力加工所为,南北东西长各200 米,四周砌以石墙,极

8、似城址。令人注意的是,神庙与山台的走向完全一致,说明应是一个整体。在山台北侧也发现有塑像残片和建筑物架,说明另有一座神庙与女神庙以山台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而构成一台(一城?)两庙的建筑群体结构。女神像发现于 1984 年 10 月 31 日的上午。一位参加发掘的考古队员后来回忆说,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那时的心情。是欣喜若狂吗?显然不是。当女神像被一点点剥离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屏住了呼吸,整个工地悄然无声,只有小铲和小刷子剥离泥土的声音在沙沙响着。当女神头像完全显露出来的时候,辽宁省博物馆的摄像师不失时机地把这激动人心的瞬间定格在胶片上。后来,这张照片被题为“五千年后的历史性会面”

9、。照片上,女神坦然而镇定地注视着五千年后的人们,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是否古文明?红山文化的墓葬异于其他新石器文化常见的那种土坑竖穴墓,其墓上积石成塔,气势壮观,有“中国金字塔”之誉。每个墓地都设有中心大墓,似乎在着意表现“一人独尊”的等级观念。冢坛结合是其又一重要特点,冢上置坛,说明积石冢不仅为墓穴,同时还兼有祭祀的功能。这些积石冢的陪葬品几乎全部为各种精美的玉器,只有个别等级较低的墓葬以陶器为随葬物。令人惊奇的是,在牛河梁遗址群南部一处名叫“转山子”的山岗上,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座类似积石冢的金字塔式建筑,与山丘浑然一体,总面积达 1000 多平方米,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非其他积石

10、冢所能比拟。其建造十分考究,内部夯土,外部砌石,台体顶部有炼铜坩锅等遗物发现,说明其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作为一座单体建筑,它是至今发现的中国史前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由于尚未发掘,其性质有待进一步确定。祭坛、女神庙、大型方台、金字塔式巨型建筑、特点鲜明的积石冢群以及成组出土的玉质礼器,这一切都似乎说明,5000 年前的红山文化已出现了基于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度、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更高一级的组织形式早期的城邦制国家。以往,中国典籍一直把中华文明史说成是五千年,但现代考古学建立以来,能够证明文明存在的地下证据只能将中国文明历史上溯到四千年前。而今,红山文化的发现证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红山文化因

11、此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同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区域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牛河梁遗址北望老哈河,与赤峰的西辽河流域相接,东临大凌河,俯视朝阳、阜新两地,东北通过努鲁尔虎山山谷达教来河、孟克河流域,西部和南部有大凌河通达渤海,并沿着燕山山脉直下华北平原。牛河梁初次发掘的领队、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认为,鉴于以上的地理形势,牛河梁遗址正好处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四通八达的中心部位,表现出对周围聚落的强大驾驭态势。苏秉琦先生在对上述区域的原始文化进行多年的研究之后,形成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理论:古文化是指原始文化;古城是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古国指

12、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 “红山文化在古文化聚落层次性分化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产生最高层次中心聚落的水平,并以宗教形式将这种以一人独尊为主的等级分化固定下来。 ” (郭大顺:龙出辽河滨 )这正是苏先生所论述的古国的特征。苏先生在中国第一次突破了考古学传统上的文明起源诸要素的理论,就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所谓文明起源诸要素的理论诞生于西方。英国考古学家VG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开始的标志。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首先明确提出了文明起源诸要素的理论,他认为,无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了下列三项中的任何两项,就应被纳入到文明的范畴:一、有高墙围绕的城市;二、文字;三、复杂的礼仪中

13、心。我国考古界泰斗夏鼐先生在分析商代文明时也遵循了上述的理论,认为殷墟文化已经具有了城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所以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除了苏秉琦先生的理论以外,关于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学术争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文明起源诸要素展开的。刘素侠在红山诸文化所反映的原始文明一文中认为,红山文化后期出现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应当是原始的文字,同时其聚落城壕的出现、青铜冶炼遗存的发现以及复杂的礼仪都足以证明红山文化已进入一个文明社会。青年学者陈星灿则针锋相对地认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因为现有资料并不能证明红山文化已经具有了青铜器的铸造和应用以及城市和文字的产生,因而红山文化并不具备文明时代的

14、主要特征。惟玉为葬然而无论如何,红山文化在与之同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占据了最高的发展水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引发了学者们对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炎黄时代古史研究的热潮。从这一点上来看,以牛河梁为中心的红山文化的意义在于,古史学者们终于摆脱了片面的神话意识的影响,进入到了一个将考古实物材料引进到古史研究中的一个实证阶段。成组出土精美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只有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堪与其媲美。红山文化的墓葬有一独特之处,即只随葬玉器。牛河梁的 1 号冢是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墓葬之一,但就是在这样一座随葬品如此丰富的墓中,竟无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普遍随葬的陶器。

15、郭大顺先生在对红山文化已发现的墓葬及随葬品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之后,得出了红山文化具有“惟玉为葬”的特征的结论。红山文化的玉器可分为三类。一为斧、凿、锛、铲、刀等工具和兵器;二为动物雕塑,如龙、虎、龟、蝉、熊等;三类可暂称为“饰品” ,是被赋予了一定意义的具有某种特定形状的器物,如勾形玉佩、连环饰、琮、箍、璧、环、璜等。有人把第三类玉器同周礼中记载的六种玉礼器璧、琮、圭、璋、琥、璜比较,发现在红山文化中均可以找到相似甚至相同的东西。由此可见,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具备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礼”的雏形。郭大顺先生因此进一步提出, “惟玉为葬”的实质乃是“惟玉为礼” 。将出土成组玉器的牛河梁积石冢与近旁的女神

16、庙相联系,我们不难想像,这些享有如此规格大墓的主人一定拥有较高的宗教地位,占有通天祭神的宗教权力,而这些并不一定属于实用的玉质工具、饰品和以神化动物为题材的玉器,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神器性质,是通神的工具。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商代的至高神“上帝”崇拜观念并非发生在商代,而是在史前时代就已出现。巫是人神之间交通的使者,红山文化随葬有众多玉器的主人或许正是这样的巫。玉器乃是巫师代表人奉献给神的礼物,同时又通过玉器来表示神的存在,即“以玉示神” 。巫师在与至上神沟通时还要用一些灵性动物作为自己通神的助手,这种宗教风俗在近代的满族通古斯语族的萨满教中还可以见到。那些动物玉雕以及神女庙中的动物塑像正是这样一种观念的展现。由此可见, “礼”的实质乃是人对神的崇拜和赞美。勾云形玉佩是红山文化玉器中十分有特点的一种器物。其中心为旋涡形,四角作卷勾状。已发现的勾云形玉佩均置于死者的胸前,说明其非同寻常的神圣意义。陆思贤先生认为它是红山文化先民“古城古国”的徽帜,应该说这是一个有创见性的见解。玉佩上急剧旋转的涡形纹和勾云纹体现了巫师在同至上神沟通时那种旋狂迷醉的感觉。雾里看龙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