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323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基层法制路上(记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基层司法行政路上在基层司法行政路上- -记郧西县司法局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记郧西县司法局上津司法所所长王贤海16 个春秋轮回,辗转于多个乡镇司法所,历经 16 载风风雨雨,当初的翩翩白衣少年,而今已是步入不惑之年的司法“专家”。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基层,他用自己风尘仆仆的身影,在百姓心田书写着最朴实的公正。他,就是现任上津镇司法所所长王贤海同志。走进上津司法所,你会看到会议室和他的办公室墙壁挂满了奖牌。由于工作出色,近 5 年来,上津司法所先后被授予“全省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十堰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十堰市队伍建设先进集体”、 “郧西县十佳政法集

2、体”、 “郧西县文明单位”、 “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并且连续 4 年荣获“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红旗单位”荣誉称号(每年仅一名)。王贤海个人也先后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优秀司法所长”、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被市司法局授予“全市优秀司法所长”,连续两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政法系统十佳(科所队)负责人”、 “全县十佳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2011 年?月?日,他还代表郧西司法系统参加了?在基层的十六年来,他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各种法律建议 120 多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2000 余件;宣讲法律知识700 多场次;教育挽救 30 多名社区服刑人员,使他们顺利融2入社会;成功办理法律援助

3、案件 160 多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 2700 多万元。坚坚定宗旨定宗旨 服服务务人民人民 协调协调大局大局曾有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里,要达到稳定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税收的公正,一个是司法的公正。社会的和谐和公平正义需要公正的执法来维护,司法公正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王贤海同志就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坚守着基层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带领所工作人员深入群众调解矛盾纠纷,通过解决具体的事实,深得群众的信任,使得上津辖区政法单位的工作量呈现出司法所的案件量逐年上升,派出所和法庭的案件量逐年下降的良好趋势。2009 年司法所受理各类矛盾

4、纠纷 62 件,派出所受理治安案件 43 件,法庭受理民商事案件 91 件;2010 年司法所受理各类矛盾纠纷 94件,派出所受理治安案件 27 件,法庭受理民商事案件 75 件。作为基层司法工作的忠诚卫士,他们所受理的案件 98%都得到了有效化解,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达到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的,实现了“对人民负责”的良好效果,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司法所作为县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是联接上下、沟通左右的桥梁和纽带。每和人3谈及工作,王贤海总是用“协调党委政府,服务广大人民”言简意赅的 12 个字概括司法工作,正是有了他这种正确角色定位,使司法所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

5、护社会稳定中集“护航员、宣传员、调解员”于一身,与党委、政府和部门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效应,有效地促进了乡镇和谐发展的进程。公道的人格品公道的人格品质质是他的道德水准是他的道德水准“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 ,这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然而,在王贤海同志看来,司法职业的基本准则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忠诚于事实,无愧于群众,廉洁以自爱。十多年来,他在基层司法岗位上始终以这样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正派和良好的品行闻名乡里。辖区内王某儿子在甘肃一次交通事故中死亡,家庭十分困难的王某几乎身无分文,是他为王某垫付所有费用,带着王某在人生地不熟的甘肃,每天 5 点多

6、起床,辗转于肇事者家、当地交警大队、法院、检察院之间,历时 20 多天,终于使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民事赔偿部分到位,帮助王某获得各类损害赔偿款 22 万元。事后,出于对他的感激,王某在报销费用时提出给一点“辛苦费”,被王贤海同志委婉拒绝。王某被他的无私援助深深感动了,为表达感激之情,亲自为他送了一面上书“铁肩担道义,援助解民忧”的锦旗。4像这样的事情,对王贤海同志来说,已经是他工作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他不仅这样无私地用法律援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和当事人一起四处奔波,受苦受累,吃份饭,睡工棚,为他们讨回公道,甚至是在父亲病逝的特殊时期,和当事人一起在外地的他依然坚持把事情处理好了再回家。因为群众信任,因为他看到了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他 16 年如一日,在基层法制路上风雨兼程,义无反顾。滴水虽小,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王贤海虽然没有“惊人”的事迹,但他却用宛如涓涓细流般的平凡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他用对司法行政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一曲铁骨铮铮的壮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