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23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新准则规定, “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

2、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 、 “生产成本” 、 “销售费用”、 “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 ” ,贷记“周转材料(在库) ” ;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 、 “生产成本” 、 “销售费用” 、 “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 。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

3、、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比如:2007 年 12 月支付

4、 2008 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 2007 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 1】假定某企业 10 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 4 季度保险费 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 6900 元,辅助生产车间 1800 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2700 元,专设的销售机构 1200 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 1

5、2600 贷:银行存款 12600 10 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 ,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 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 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 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 4200 该企业 11、12 月份再做与 10 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

6、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 ,贷记“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 ,贷记“银行存款” 。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 2】 甲公司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 8000 元,按季支付。3 月 31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 月 31 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 8000 贷:其他应付款

7、 8000 2 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 月 31 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 8000 其他应付款 16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 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 6 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点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观点三、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这里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不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列示。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