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230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法商 0641 陈卫伟 0620401101基尼指数对贫富的影响和关系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摘要基尼指数是用来综合考察一国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也是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基尼指数超过警戒线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

2、“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 0.24 到0.36 之间,美国偏高为 0.4。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 0.4。基尼指数既反映着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又体现出了人民内部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基尼指数对贫富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贫富的变化必然引起基尼指数的变动。就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东西部经济发展悬殊的现状来看,基尼指数会超过 0.4 也不足为奇,因而基尼指数的大小与变化都对我国有着重大的影响。基尼指数过大或者过小均将不利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良好发展。因此,在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及时准确地关注基尼指数的变化。关键词 基尼指数 贫富 影响 我

3、国贫富现状基尼指数,什么是基尼指数?基尼指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 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指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 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指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 01 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

4、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指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基尼指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

5、尼指数在 0.24 到 0.36 之间,美国偏高,为 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 0.4。国际法商 0641 陈卫伟 0620401101贫富差距有一个可衡量指标即基尼指数。贫富差距越大基尼指数越高,贫富差距相对缩小基尼指数也相应降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民收入总量大幅度提高,同时贫富差距也随之迅速拉大。改革开放以前,1978 年,世界银行有个考察团到中国来,他们测量当时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世界上,即使是贫富差距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也都超过 0.2 的水平。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能把城市居民之间

6、的贫富差距缩到这么小呢?仔细想想,当时城市里是低工资和票证制度,社会管理者实际上是通过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平均地分配食品、物品和生活消费品等。所以,当时是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城市里非常发达的组织管理体系,把生活必需品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人,从而实现了几乎是平均的分配。以上所说的是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如果计算当时农民之间的差距,则要高一些。也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农村居民个人收的基尼系数是 0.22.如果将城市与农村合在一起,计算全体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则更要高一些,是 0.31 的水平。这说明,中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是很高的。不过,当

7、时的全国贫富差距 0.31 的水平,在全世界比较起来,也还算是比较低的。然而,80 年代以后,中国贫富差距的指标就开始迅速上升了。198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证明,中国城乡全体居民基尼系数指标上升到了 0.382 的水平。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的时候,经济增长往往也比较快,中国二十年来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国际上的经验也是如此。这里面是有一定道理的。美国贫富差距比西欧、北欧大,但是它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欧洲快。其基本原理在于,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两种策略中作出选择。一种策略是促进经济增长,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要搞一些刺激生产的改革,就要裁员、拉开差距,利用奖励、高收入等刺激劳动积极性。而另一种

8、策略是关注社会公平,认为社会上不应该有太多弱势群体,应该让多数人都保留在工作岗位上,降低失业率,鼓励企业为弱势群体作贡献,即使失业了也应该有收入。于是就搞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福利保障搞多了,既然不劳动也能有收入,劳动积极性就会下降,经济动力以及社会动力就会减弱。1994 年,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证明,当时中国城乡居民合计的基尼系数达到了 0.430.44 的水平。这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那么,近年来,特别是到了新世纪的情况如何呢?从调查的数据上看,贫富差距的程度还在上升,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 0.4,达到了 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 20%的最低

9、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 4.7%,而总人口中 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 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将基尼系数 0.4 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国际法商 0641 陈卫伟 0620401101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从我

10、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 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 0.5。因此,基尼系数 0.4 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在分析基尼指数对我国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各方面的现状。例如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的了解和对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此情况下,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居民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人均收入差距过大。把全国人口按收入分成五

11、等份,即高收入阶层、中等偏上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中等偏下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则高收入阶层同低收入阶层差距悬殊。根据 1994 年北大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测算,我国最富的 20%人口占全部收入的 50.24%(而同期美国为 44.6%),最贫穷的 20%人口仅占有全部收入的 4.27%。第二,两极分化已见端倪。针对以上收入差距状况,理论界已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两极已分化论”;二是“两极未分化论”;三是“两极分化难定论”。我认为所谓两极分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过程,它指穷人愈穷和富人愈富的一种相对变化;而作为状态,是指这一过程进行到某一时点,穷人和富人的收入差距达到某一程度。当前

12、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乃至两极分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历史原因因为历史的遗留,就造成了起点的不公。而历史的起点,对于人们来说是先天的,这一点无从选择。比如,生在贫困人家的孩子,与生在富人家的孩子相比,在生活水平、教育环境等条件上起点自然会有很大的差别。又如,地域之间的差异,同样一个人,在城市所获得的机会比在农村所获得的机会要多得多,在发达地区所获得的机会比在落后地区所获得的机会也要多得多。2、地理条件的差异在影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因素中,自然地理因素、思想观念、经济布局与区位因素可以说是重要因素。仅从自然地理因素看,东部地区地处沿海,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

13、,经济发展的机会较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对外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那么生活在这两种不同地方的人,自然就会有贫富差异。 3、公共政策原因.国际法商 0641 陈卫伟 0620401101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一个为市场、社会发展提供规则和维护秩序的服务者。可是,自中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以来,政府对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有了本质的改变,这些政策甚至背离了其初衷,致使整个社会开始了一种不和谐的发展。第一,政府的倾斜发展政策。政府公开对特区的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类似政策,造成了沿海和内地之间、开放城市和非开放

14、城市之间、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竞争条件的不平等,导致了收入的不平等。第二,政府部门控制过多社会资源。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制定公共政策,为公众的公共利益服务,但政府目前在这些方面是“缺位”的,却对很多领域控制太多,超出了政府本身行政范围,正是这种过多的“越位”管制导致了市场的黑暗,造成了贫富差距。4、“城乡户籍二元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植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户籍二元制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甚至严重阻碍了发展。第一,“城乡户籍二元制”实际是 “身份制”。在中国,“城乡户籍二元制”造成了城市居民与农民身份的不平等,产生了“身份制”,享受不平等待遇,导致了农村生产力的

15、落后,农民收入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所面临的最为棘手和最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由此引发的经济落后导致文化落后,文化落后导致观念落后,从而进一步导致中国农村文化的边缘化,先进文化得不到传播,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封建迷信活动肆虐。第二,“城乡户籍二元制”向强势群体倾斜。“城乡户籍二元制”造成城市居民身份高,受国家保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都向他们倾斜。而农民身份最低,长期以来被禁锢在已经严重超载的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动和进城。 这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了解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再来认识相关的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在基尼系数的变动中,与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

16、距密切相关的税收无疑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重要层面。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税收在调节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功能上存在着弱化和缺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税的不合理化。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个人所得税流失较严重,特别是收入水平最高端的社会成员,个人所得税流失非常严重。主要原因包括富豪阶层往往把个人收入混入生产经营的管理费用,个人收入数据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不透明,居民纳税意识不强,税收征管水平低等。譬如,频繁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第二,税收调节体系不健全,各税种之间缺乏整合力,影响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不能仅靠个人所得税,必须建立一个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第三,地方税的不透明化。据学者们估计,中国的各种制度内收费如卖地、卖公共资源、卖经营特许权、卖行政审批权、卖优惠政策、卖执照牌照之类,占国际法商 0641 陈卫伟 0620401101到 GDP 的 10-15%之间。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