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日铸茶——茶翁陆游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152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水日铸茶——茶翁陆游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水日铸茶——茶翁陆游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水日铸茶——茶翁陆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水日铸茶——茶翁陆游(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翁”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也是一位嗜茶诗人,在他的剑南诗稿中写到茶的诗多达 200 多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自誉: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一生中存诗 9300 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生当南宋前期,当他 20 岁时,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壮志,这就奠定了陆游诗“寄意恢复”,“北定中原”的爱国主调。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早春。自爱安闲忘寂寞,天将强健报清贫。枯桐已爨宁求识?敝帚当捐却自珍。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这是陆游在开禧三年(1207)83 岁春作的八十三吟。这首七律一改其金

2、戈铁马,壮志凌云的气概,显得平和而宁静,充满着闲适的心情。诗人置身茶乡,只求承袭“茶圣”陆羽(号桑苎)的家风,在汲泉品茗之中,度过寂寞清贫的残岁。陆游出生茶乡,当过茶官,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各地,使他得以有机会遍尝各地名茶,并烹煮入诗。“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誉为“人间第一”的四川蒙山茶,当然不是那些“饭囊”、“酒瓮”所能赏识的;“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要解得经宿饮酒之酲,非福建的壑源春不可;“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伴读苏过(苏轼之子)的斜川集,莫过于有一杯浙江长兴的顾渚茶;诗人尽管喝过许多佳茗,便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绍兴的日铸茶,有诗曰

3、:“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日铸茶宋时已列为贡茶,因此陆游珍爱异常,烹煮十分讲究,所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汲泉煮日铸,舌本方味永”等赞赏“日铸”之句。陆游还深谙茶饮之道。他总是以自己动手烹茶为乐事,一再在诗中自述:“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陆游还会玩当时流行的“分茶”。这是一种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艺,不是寻常的品茶,也不同于斗茶。宋代把茶制成团饼,称为龙团、凤饼。冲泡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此时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幻变出各式图样来,若山水云雾,状花鸟

4、虫鱼,类画图,如草书,有“水丹青”之称。陆游在诗中多次提到过“分茶”。如疏山东堂昼眠诗曰:“饭饱眼欲闭,心闲身自安;吾儿解原梦,为我转云团。”诗后自注:“是日约子分茶。”诗作于淳熙七年(1180),那年陆游在抚州(今江西临川)任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这是一个主管钱粮仓库和茶盐专卖事业的官员。父子两人同玩分茶,颇有点闲情逸致。六年之后,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奉宋孝宗赵眘所召,“骑马客京华”,从家乡山阴来到京都临安(今杭州)。那时,国家处在多事之秋,陆游一心杀敌立功,可宋孝宗却把他当作一个吟风弄月的闲适诗人。他心里感到很失望。闲居无事,徒然以写草书、玩分茶聊以自遣,作临安春雨初霁诗记其事,

5、有句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次是怀着闲散和无聊的心情独自玩分茶。陆游爱茶嗜茶,是他生活和创作的需要。诗人特别中意茶有驱滞破睡之功:“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盏雪涛驱滞思”。常常是煎茶熟时,正是句炼成际:“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他不仅“自置风炉北窗下,勒回睡思赋新诗”,在家边煮泉品茗,边奋笔吟咏;而且外出也“茶灶笔床犹自随”,“幸有笔床茶灶在,孤舟更入剡溪云”。晚年他更是以“饭软茶甘”为满足。他说:“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在试茶诗里唱出:“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酒可止,茶不能缺。“放翁七十饮千盅,耳目未废头未童。”或许因为家乡茶的滋润,他终于成了健康老人,活到 85 岁。可见茶的保健功能功不可没。( 绍兴市越西路酒厂宿舍 谢云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