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49066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4 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 12 人,其中男生 5 人,女生 7 人。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 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 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 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 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 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

2、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 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 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 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 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 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

3、实际生活的 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 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 月、日,

4、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 引入 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 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2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 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

5、 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 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 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 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 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

6、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 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 一、混合运算6 课时 二、观察物体3 课时 三、加与减8 课时 四、乘与除6 课时 整理与复习2 课时 五、周长5 课时 六、乘法13 课时 七、年、月、日5 课时3数学好玩3 课时 八、认识小数8 课时 总

7、复习4 课时2 2 小学数学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课时安排及进度计划周次周次时时 间间章章 节节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课课 时时一、混合运算一、混合运算1.1.小熊购物小熊购物1 1 课时课时2.2.买文具买文具1 1 课时课时1 18.27-8.298.27-8.293.3.过河过河2 2 课时课时4.4. 练习一练习一2 2 课时课时1.1.看一看(一)看一看(一)1 1 课时课时2 29.19.19.59.5二、观察物体三二、观察物体三2.2.看一看(二)看一看(二)2 2 课时课时1.1.捐书活动捐书活动1 1 课时课时2.2.运白菜运白菜1 1 课时课时3 39.8-

8、9.129.8-9.123.3.节余多少钱节余多少钱1 1 课时课时4.4.里程表(一)里程表(一)1 1 课时课时5.5.里程表(二)里程表(二)1 1 课时课时4 49.15-9.189.15-9.18三、加与减三、加与减6.6.练习二练习二3 3 课时课时1.1.小树有多少棵小树有多少棵1 1 课时课时2.2.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钱1 1 课时课时5 59.21-9.259.21-9.253.3.丰收了丰收了2 2 课时课时4.4.植树植树1 1 课时课时四、乘与除四、乘与除5.5.练习三练习三1 1 课时课时6 69.28-9.309.28-9.30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2 2 课时课时8

9、 810.8-10.1510.8-10.15五、周长五、周长1.1.什么是周长什么是周长1 1 课时课时42.2.长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2 2 课时课时3.3.练习四练习四2 2 课时课时周次周次时时 间间章章 节节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课课 时时1.1. 蚂蚁做操蚂蚁做操2 2 课时课时2.2. 去游乐园去游乐园2 2 课时课时9 910.17-10.2110.17-10.213.3. 乘火车乘火车2 2 课时课时4.4. 去奶奶家去奶奶家2 2 课时课时5.5. 05051 1 课时课时6.6. 买矿泉水买矿泉水2 2 课时课时101010.2410.2410.2810.28六、乘法六、乘法

10、7.7. 练习五练习五2 2 课时课时1.1. 看日历看日历2 2 课时课时2.2. 一天的时间一天的时间2 2 课时课时111111.1-11.511.1-11.5七、年、月、日七、年、月、日3.3. 时间表时间表1 1 课时课时1.1. 校园中的测量校园中的测量1 1 课时课时2.2. 搭配中的学问搭配中的学问1 1 课时课时121211.8-11.1211.8-11.12数学好玩数学好玩3.3. 时间与数学时间与数学3 3 课时课时4.4. 文具店文具店2 2 课时课时5.5. 货比三家货比三家1 1 课时课时131311.1511.1511.1911.19八、认识小数八、认识小数6.6

11、. 存零用钱存零用钱1 1 课时课时1.1. 寄书寄书1 1 课时课时2.2. 能通过吗能通过吗1 1 课时课时141411.22-11.2711.22-11.273.3. 练习六练习六2 2 课时课时15-15-12.112.112.512.5总复习总复习4 4 课时课时516-1716-1712.812.812.1612.16总复习总复习6 6 课时课时2014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西峰张良沟小学西峰张良沟小学 三三 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课题第一课:小熊购物第一课:小熊购物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通过“

12、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 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 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教学 重难重难 点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 等流程流程导 学 过 程 一、预习互测 1、口算。 (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

13、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交流质疑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6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 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 题:胖胖要买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三、合作探究 1、解决问题。胖胖要买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

14、么意思。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 与 6+34 这 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四、展示交流 (1)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 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 =6+12=18(元) =18(元) 答:该付 18 元。 五、典题精炼 1、提问:壮壮有 20 元,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7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 8 元。 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 答:应找回 8 元。 3、重点讨论解法 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 在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 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六、学标达成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