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综合症及其治理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9049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综合症及其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毕业综合症及其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综合症及其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综合症及其治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毕业综合症”及其治理西昌师范 刘建国所谓“毕业综合症”是指毕业生从实习返校到毕业离校这段时间 里所发生的突出明显、违规违纪的反常行为。如砸碎玻璃,摔坏桌椅 等。 一、原因及心理分析 以下分析的各种心理及表现为共性,具体情况、程度又因人而异, 具有一定个性,也有属于例外的特殊性。 1、解禁放松(肆)心理。多数学生都有,不同者在于:好学生表现 为放松状态,认为紧张学习了几年,现在实习也结束了,心里面感觉 似乎一切该做之事皆已做完,时间无几,没什么好做的了,因而放松 学习,等待毕业;而差生则发生放肆行为,认为受约束管理多年,现在 就要毕业解脱了,因而松懈纪律,不上课,不做操,心想有何不对,马 上

2、就远走高飞,学校也奈何不得。 2、茫然燥动心理。由于毕业分配制度的改变、毕业生就业景气指 数与我州各县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成正比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对 分配、前途,思考较多。再加不正之风干扰,因而内心茫然燥动、焦虑 不安,不满愤懑情绪较强。这种心理除“皇帝女儿”或“私订终身”之类 以外,多数毕业生都有。这也影响毕业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遵守纪律的 坚持性。 3、心灵空虚心理。这类学生家庭多半非官即富或沾官带富,平素 娇生惯养、管教不当。他们认为自己“有个好爸爸”、 “有钱通天”、 “有关 系”,这些造就了“衙内”脾性:在校期间目无法纪、无所事事、浑浑噩 噩、吃喝玩乐、吸烟酗酒、东游西逛、赌博早恋。这

3、些表现只是临毕业 时更严重、更公开化而已。这种心理和报复发泄心理属同生共伴交互 式心理。 4、报复发泄心理。主要表现在那些品行不良,受过处罚的学生身 上。这类学生在校期间,经常违反纪律、学习很差(即双差生),属于老 师讨厌、班主任屡教不改、学校处罚的对象。这种学生攻击性、破坏性 较强,临近毕业,为发泄怨气,而进行破坏捣乱,是上类心理发展的深 化,如开篇所提之事。 5、变脸求谅心理。取川剧“变脸”绝技作喻,这类人群主要是学生 干部。在校期间他们辅助班主任、学校做了许多事。在做事和参与管 理过程中,为了维护班级利益和学校规矩,与一些同学产生过矛盾, 或引起嫉妒,使同学反感,自我感觉不容于同学。因而

4、毕业之际,为求2得同学谅解、认同,于是对班上事务放松或放弃责任,对不良行为不 问不管、不报告,甚至参与合流。 6、 二、治理方法 1、加强毕业思想教育。对学生毕业时产生的新思想、新问题,应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如毕业分配制度问题,学校有关部门、班主任 可就此对毕业生进行分配制度、政策教育,阐述其重大意义和深远意 义。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用生动具体最好是本校学生的事例来讲 解,说明知识及能力的重要和好处。从而使学生心里明白,并看到希 望。 2、在这段时间里可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转移学生注意力,松弛 学生情绪。如“告别杯篮球赛”、基本功考核等,使其无暇他顾,闲则生 乱。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品质教育

5、。要求他们老老实实做人、做事, 要有原则,不要象变色龙那样随机应变、八面玲珑。虽然这样可能有 好处、有发展,但心不正,终会令人不齿。 4、密切注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情况,及时化解。应把 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来进行监护。对教室、寝室加强察看。对问题学 生也要及时教育,使其心服口服,愉快离校。 5、制定切实有效的毕业生管理制度。在疏导教育的同时,应辅之 以必要的制度,以形成某种制约。虽然儒家思想千百年来都强调教育 的功效,也无人不知这是最最正确的方法,但孔圣人也明白有“朽木 不可雕也”的道理。目前社会,包括本校并非“王道之邦”、 “人皆尧舜”。 所以,邓小平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社 会主义法制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