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95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生态文明 水利需先行 内容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 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对水利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 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 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 的过程中发展物质

2、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 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 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为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而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 自然与社会的关。因此, 我们可以从这一理论体系, 特别是人与自然、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中, 发现和整理出丰富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揭示自然与人、自然 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 国“,这是对马克思主

3、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发扬,同时给水利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水资源是 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控制性要素,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基础和重要载体。但是水资源短 缺、洪涝与干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只有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 发、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实现用水安全,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水利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

4、、粮食安全,而且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人类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兴。离开了水资源,不仅人类社会难以为继,任何生命都无法延续,所谓生态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为破解水瓶颈制约,全省各地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举、保护开发并重,在大规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总量及用水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更加突出,如果不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水资源短缺局面仍难从根本上扭转。建设美丽中国

5、,支撑和保障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高度自觉地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在基本建立起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以此形成“倒逼机制”,通过严控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引导生产力空间布局、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水资源禀赋条件、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生态山东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水资源基础。以水生态系统平衡完整为着眼点以水生态系统平衡完整为着眼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形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发挥水工程对

6、生态文明的生物载体功能。水是整个生命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载体,也是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受特殊地理位置、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部分省市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并存。由于地下水连续多年过度开采,局部省市地区已出现地下漏斗、湿地萎缩、河道断流、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水生态退化、恶化现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日趋增多,防御水灾害、改善水生态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为保障防洪、供水、生态三个安全,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快现代水网建设步伐,尤其要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着眼于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完整,突出水网生

7、态功能,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生态湿地型蓄滞洪区,使其与蜿蜒性、连续性、断面多样性相统一的生态河道及清洁型、经济型、安全型和旅游型相结合的生态小流域,共同组成生物链完整的生态水系。以促进人水和谐为理念指导以促进人水和谐为理念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特有文化功能。水生态文明是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其实质是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改变就防洪说防洪、就供水说供水、就生态说生态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人本理念,着眼人水和谐,实行统筹治水,在规划建设水工程的过程

8、中着力提升艺术品位,强化文化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使其成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还要成为生态工程、文化工程,在大兴水利的实践中,为全省人民营造亲水休闲、陶冶情操、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美丽家园。综上所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施强省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不仅要不断地克服改造社会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 优化人鱼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一个人与自然协 调一致的生态系统。同时还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 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努力开辟一条经济发达、 社会繁荣、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文明发展之路。因此要求我们全面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 态文明观,通过各行各业的努力,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人与自然的相一致的生 态农业,生态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