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沈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918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沈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沈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沈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沈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0351006 周/学分:2 周/4 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10 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CISCO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使用说明 2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与 通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实 验环境的模拟软件,模仿真实的网络实验环境,选择合适的连网设备,在网络环境 下对拓扑图中所有的设

2、备进行连接、配置、调试,并且可以使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之 间都可以互通。最后,可以看到所有网络中设备的状态及最终的结果。这样,我们 就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到真实的实践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充实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 时,通过对网络“真实”环境的领略,也能使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设计目的如下:1、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趋势,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初步掌握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网站规划建设等基本技能;3、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组建一个具体的网络,了解组网的要求和过程;5、运用模拟软件完成对网络中的设备的配置,使整个网络能够通信。 基本要求:根据实践中的具体要求,学生自己可以设计出满足需要的网络拓扑 图,选择合适的连网设备,最后对拓扑图中所有的设备进行连接、配置、调试,并 且可以使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之间都可以互通。最后,可以看到所有网络中设备的状 态及最终的结果。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每个同学要根据具体的用户需求,设计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网络,了解所使用的 设备的具体功能,选择合适的设备,合适的网络操作系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拓扑 结构

4、,要求网中所有设备能互通。2具体安排如下: 1教师布置题目,学生查找资料; 2、调研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拓扑结构; 3、利用网络模拟软件,调试通整个网络,使其网中所有设备能互相通信。 4、写设计论文:完成文档整理,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设计论文。 5、教师对整个系统做出评价与验收:通过答辩的形式对程序的功能进行评价与 验收。四、指导方式由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同学进行分组,指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 题目要求。指导学生相关资料的查找,选择设备几操作系统,教授相关的配置命令,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小组的协同工作和指导教师的辅导,完成题目。最后由 指导教师进行验收及

5、评定。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通过上机验收、答辩及课程设计报告的评定综合给出最后的成 绩。 2评分办法: (1)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核课程设计完成的成绩:论文、功能完成情况、工作量 及难度,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 论文占 30% 功能完成情况及工作量占 30% 设计亮点占 10% 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占 20% 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考勤)占 10% (2)课程设计的选题新颖或实现了额外的功能,应予以适当加分。 (3)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流行组网案例大全 徐锋 重庆出版社2、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第一、二学期) (第二版) Cisco System 公司著 韩红译3、 Cisco 交换式网络互连 Cisco Switched Internetworks Chris lewis 著 前导工作室译4、 计算机网络实验与实验教程 张基温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写人:沈红 审核人: 程磊批准人: 张焕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