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59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工程分会的发展回顾与前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 1949 年前旧中国某些高校也设了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 IE)专业,如上海交大。但1950 年后归入机械工程专业。然而,建国后作为工业工程类似的成果,像郝建秀操作法等是层出不穷的。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还是 1989 年 8 月份以后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发起的。一、我国工业工程产生的背景和动因1IE 学会产生的原因和历史条件1988 年,机械工业部科技司总结了“工艺突破口”活动效果时,副总师王仁康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部负责人探讨了这种现象,他们从已掌握的国际发展动态中发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工业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管理现代化进程中都大

2、力发展工业工程;而工业工程特别是制造企业管理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结论对刚刚引进西方管理理论,而面对众多产业效益低下问题无从下手的中国机械工业有关部门和机械工程学会的专家学者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教育部调查出 7 位近期在国外进修留学工业工程的专家学者,并于 1989 年 8 月 23 日在机械工业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工业工程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总部的领导、回国留学 IE 的专家学者,邀请的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四十余人。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胡佳映高工主持。先由归国留学专家先后发言介绍国外设施规划与设计、工业系统分析、工作研究与劳动定额,以及物流工程

3、等情况。又有国家技术监督局李春田和天津大学齐二石就我国企业应用 IE 和高校 IE 专业设置情况等做了发言。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工业工程在我国势在必行,十分重要,同时建议成立学术团体。当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决定成立工业工程研究会,并通过民主投票选举研究会筹备组,最后当选筹备组组长王仁康,副组长张树武,组员有周佳平、王方智、李先正、杨学涵、左志诚、张衍生、吴靖、胡佳映、王瑞刚、李崇斌、李春田、齐二石等 14 人,齐二石任筹备组秘书。为此可说他们是 IE 学会的创始人,为 IE 学科发展直接奠定基础做出贡献。2学会的产生1990 年 6 月 2 日至 4 日在天津大学召开首届全国工业工程学术会议,与会代

4、表 160 余人,其中高校 48 所大学参加,涉及 15 个工业部门的部分企业和科研机构、政府人士。会议出版论文集、收录学术论文 101篇。会议期间正式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研究会,4 年后更名为工业工程分会,它是中国科协承认的唯一国家级 IE 学会,对外可称中国工业工程学会。学会聘请西安交通大学的汪应洛教授任主任委员,王仁康、顾培亮任副主任委员,齐二石任总干事长,张树武任副总干事长,委员有李春田、周佳平、李先正、王方智、杨学涵等 40 名委员(理事) ,正式开创了工业工程的学科建设与活动。3学会的作用与影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我国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后来高等教育 I

5、E 学科的建设和企业应用 IE,以及国际交流、IE 科技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推动,就没有今天 IE 学科的蓬勃发展。由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成立,奠定了中国工业工程学科的基础、发展和建设,并且学会团结了全国主要的 IE 学者、专家和企业家等。已有北京、天津、辽宁、陕西等数十个省市,机械、电子、冶金、航空、中科院等十几个部委都相继成立 IE 学会。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在 16 年发展过程中,团结和包含了全国主要的工业工程专家,为学科建设、学术研究、高等教育、企业应用和国际交流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二、学会与学科的发展1创建期(1990

6、1993)自从 1990 年 6 月天津首届全国工业工程学术会议召开,工业工程分会(简称 IE 分会)成立,在全国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学校在考虑工业工程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学会工作也十分繁忙。IE 学会的总干事齐二石和干事金欣从事日常管理工作、发展团体会员百余名,许多大学、企业纷纷参加 IE 学会。1991 年 11 月 22 日至 24 日在上海举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二届工业工程学术会议。会议由 IE 分会主持,上海市机械局情报所承办,与会代表 229 余人,发表论文 91 篇出版论文集,并有香港、台湾代表首次参加会议。1992 年 10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工业工程高等教育研讨会,

7、由汪应洛教授主持,邀请教育部高教司朱传礼等领导和西安交大、天津大学等 18 所高校代表参加。会议经过充分、热烈的讨论,认为在高校设立 IE专业时机成熟,理应大力发展。会议委托齐二石起草“我国高校设立 IE 专业的论证报告”,汪应洛教授修改,上报教育部。经教育部批准,1993 年秋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首批院校招收工业工程本科生。同年 11 月上海召开了“计算机与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学会主要同志承担会议主要职务。93年 4 月 7 日至 9 日第三次工业工程全国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工业工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 240 余人,论文集收录 106 篇论文。同时接待了由田长模教授率领

8、的台湾工业工程代表团,会后他们访问天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从此开创了工业工程两岸学术交流的先河。2成长期(19941999)1995 年在沈阳举行了第四届工业工程全国学术会议,由沈阳飞机公司承办。这一时期不仅有很多高校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如北航、东北大学、郑州航空学院、南京航空学院等,同时以沈阳飞机公司为代表的工业工程应用,开始了企业的应用和创新。学会的重要领导沈阳飞机公司总工顾元杰先生在企业应用上起到了重要表率作用。同时由于摩托罗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从国外企业带来工业工程的应用和成绩,引起国内企业的注意。因而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科龙集团、美的集团、康佳集团等开始与 IE

9、学会合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天津大学齐二石教授等在科龙集团降低在制品等 IE 研发推广工作创造年节约资金 2000 余万元的效益,并获 2002 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二等奖。1998 年底全国已有 34 所大学设立 IE 专业,并由汪应洛教授和齐二石教授共同组织了全国首套工业工程高校教材,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初步解决了国内教材的问题。由于 IE 的发展引起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的关注。由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曾明哲先生率先与学会设立了“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每年一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6 年至 1998年日本丰田公司举办“丰田生产方式讲座”,三次聘请 IE 学会总干

10、事齐二石教授作为中方主讲教授参加讲座,并访问丰田公司。3快速发展期(2000 年现代)IE 学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学科建设和企业应用。经过 10 年的发展,工业工程在中国已经确立了其重要地位。(1)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1997 年,国家教育部将 IE 正式设立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并于 2000 年聘任学会主任委员齐二石教授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到 2005 年底全国设立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 162 所(几乎所有重点大学均设立 IE 专业) ,设立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的高校 66 所,设立工业工程科学硕士和博士的高校 30 余所,不仅像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11、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工科为主院校 IE 专业,近年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文理院校也开始 IE 专业,现已经形成较为强大的学科体系。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了工业工程的鼓励项目。学会于 2001 年在天津召开第 8 次全国会议,并换届学会管理委员会。学会聘汪应洛教授为名誉主任,齐二石教授为主任,孙林岩、李先正、刘飞为副主任,李从东教授为总干事长(2006 年换为沈江教授) 。此间广东工业大学与学会创办了“工业工程”学术刊物。加之上海交大与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共同创办了“工业工程与管理”杂志,国内共有两本专门的 IE 学术刊物,并且都被列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企业应用。在多年的基础上,出现了

12、不仅在外资、合资企业广泛应用 IE 的情况,同时出现了国有企业开始大规模应用的局面。广东富士康集团成立了工业工程学院,长春一汽集团在推行精益生产活动中,正式设立国有企业的工业工程部门和经理,并取得了相当数量和水平的 IE 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工业工程的应用效果。(3)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2000 年,美国工业工程学会邀请齐二石教授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讲学,并谈合作。2001 年底台湾工业工程学会邀请齐二石教授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并谈合作。近年来,韩国工业工程学会、香港工业工程学会先后多次邀请齐二石教授等率团访问讲学。“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等国际会议已在华举办 15 次之多。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13、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与美国、加拿大、香港等进行了多种形式交流活动。2006 年 8 月在山东威海由 IE 学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 13 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暨第1 届亚洲工业工程论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会代表近 300 人,收到论文投稿 1300 余篇,收到论文集640 余篇。韩国一行 14 人代表团参会。三、发展趋势与前景IE 学会的发展已呈现出十分美好的前景,对中国工业工程科学事业的建设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1发展现状迄今全国已有 30 余个省市设立工业工程学会,科学院、电子、冶金、航空等部部委设立了 IE 专委会。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

14、程”、 “汽车工程”等全国 40 余个学术刊物设立专栏刊登工业工程的论文。IE 学会 16 年来培养和造就了数千名 IE 学者和工程师。汪应洛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齐二石、孙林岩、李从东、易树平、郑力等中青年学者全国不下 100 名 IE 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飞、齐二石还当选国家科技部 863 第五届专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2005 年底,汪应洛等 13 位院士向党中央国务院书面建议“在我国大力研究和推广工业工程”的建议书,引起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并批示给科技部、发改委、国资委。IE 学会的建设不仅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还促进了企业的广泛应用。由于世界制造中心向亚太地区和

15、中国的转移,制造业应用 IE 呈现快速发展之局面。大连冷冻机厂、成都飞机公司、昆山自行车厂等企业应用呈现多种应用推广方式和从东部沿海内地向东北和中部快速扩展推进的局面。还呈现从外资合资起步 IE,向股份制、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快速推进之局面。IE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将起到更大作用。不仅在制造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还受到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推广部门重视,现已积极向工程建设业、民航管理、医院管理等服务业的快速推广与应用。2006 年 4 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工业工程与医院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引起了全国和台湾等高度重视(台湾 IE 学会的东海大学教授曾应邀到卫生部讲演 IE 对提高医院管理的作用) 。制造企

16、业信息化工程也提出应用 IE 之需求。中建集团、中国石油工业部公司,甚至金融服务已经相继提出向制造业管理学习类似工业工程的理念和需求。从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势头来看,特别是受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国际竞争、环境、资源、能源等形势来看,工业工程将有重大进展和作用。它将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和多种产业领域中的多层次应用作用应有的贡献,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历史作用勿用置疑,承担的历史责任也.现代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毕业论文资料 2008-04-15 21:31 阅读 104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1.2.1 工业工程学科在各国及地区的发展回顾1903 年,泰勒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发表现场管理一书,象征管理观念的形成。1911 年,泰勒进一步出版科学管理原则,强调作业细分和专业分工,提倡透过一套科学方法来衡量和考核,追求工作效益,被视为是工业工程暨工业管理的鼻祖。1909 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工学院设立了工业工程系;1914 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在工学院设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