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05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一、簡 史為了提升國內外學術競爭力,因應科技整合之新趨勢,於民國九十二年由原系名造船及船舶機械工程學系更改為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以新的專業課程配合各領域的需求,給予學生跨領域的訓練在跨領域教學與科技整合下,使系名的變更不僅可以維持原有的特色之外,亦可以促進各不同領域的整合,發揮整體性研究的成效就歷史淵源來看,本系於民國五十九年成立造船工程學系 ,而於民國六十五年奉教育部令更名為造船及船舶機械工程學系 ,以配合國家需要,培養訓練造船及船舶機械人才,促進我國造船及船

2、舶機械工業之發展為目的於民國六十八年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為了促進我國漁業的發展,增加漁民的收益,乃於本校附設漁船及船舶機械研究中心 ,以本系的師資及設備從事有關於漁船最佳船型及船舶機械省力化自動化方面之研究於民國七十九年成立造船工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八十二年成立博士班,而於民國八十三年奉教育部核准將造船工程研究所更名為造船及船舶機械工程研究所於民國九十二年研究所亦隨系名更改而成為目前的新系名歷任系主任名錄:1.李克讓(59.860.7)2.黃正清(60.866.7)3.陸磐安(66.871.7)4.吳重雄(71.877.7)5.方銘川(77.883.7)6.邵揮洲(83.886.7)7.郭興家

3、(86.889.7)8.黃正弘 (89.892.7)9.趙儒民(92.895.7)10.黃明志(95.898.7)11.涂季平(98.8101.7)12.楊澤民(101.8現任)二、教育目標大學部* 培育學生具備系統整合應用之基礎工程學理與專業知識* 培育學生具備系統工程整合知識,進行船舶、機械、電機、電子工程系統之設計開發與分析實作的能力* 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觀、人文與專業素養、創意與團隊精神及成為關懷社會的工程專業人才研究所* 培育學生具備進階之船舶科技、機電控制以及相關科技的研究、創造與規劃能力* 培育學生具備整合、表達、呈現研究成果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觀、獨立思考、跨

4、領域研究能力及成為關懷社會的高階工程專業人才三、學生核心能力大學部* 具備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的能力* 具備設計與執行實驗,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 具備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能* 具備系統、船舶及機電工程專業知識與設計能力* 具備計畫管理並能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具備發掘、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具備充分的外語能力,能認識時事議題,瞭解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 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研究所* 具備系統、船舶及機電工程的高階專業知識與創新之能力* 具備策劃及執行專題研究之能力* 具備整合、表達、呈現研究成果之能力* 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

5、* 具備跨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 具備領導、管理及規劃之能力* 具備良好的國際觀與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 具備會議發表論文之能力四、師 資本系所現有:教 授 11 位副 教 授 6 位助理教授 1 位兼任教授 4 位專任教師合計 18 位兼任教師合計4 位其學歷及開授課程分別列表如下:副教授兼主任所長楊 澤 民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船舶結構分析、可靠度分析、最佳化分析教 授方 銘 川 史蒂芬斯理工學院博士/船舶耐海性與操縱性分析、虛擬實境模擬應用、造船設計、船舶及相關載具實驗分析黃 明 志 奧勒岡大學博士/海洋工程、造船工程、系統工程邵 揮 洲 成大博士/電腦輔助設計、產業電子化、流體

6、力學、船舶工程黃 正 弘 美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博士/反算問題、最佳化控制、熱流系統分析、數值方法涂 季 平 美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數位聲音訊號處理、水中聲學、噪音控制、振動力學吳 鴻 文 成大博士/熱能系統工程(電子裝備散熱分析與內燃機燃燒與污染分析等)陳 長 鈕 南加州大學博士/數值分析、連體力學、固體與結構力學、電腦應用工程、有限元素法趙 儒 民 美匹茲堡大學博士/機械固力、量測技術、微機電系統楊 世 安 美國愛荷華大學博士/流體力學、黏性流力李 坤 洲 台灣大學博士/水中通訊、無線通訊李 建 興 美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電力系統、接地工程、暫態分析、小波理論與應用副教授黃 正 能 美國農工

7、大學博士/自動控制、H-控制、機器人學和導航系統林 忠 宏 東京大學博士/造船工學、材料疲勞強度陳 政 宏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紊流、二相流、船舶推進、雷射/光學測量謝 旻 甫 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馬達設計與控制、機電整合、DSP 控制應用、感測器沈 聖 智 清華大學博士/微致動器設計、微光機電系統 、微慣性元件設計、LIGA-like 製程技術助理教授陳 永 裕 清華大學博士/訊號處理分析、智慧型控制系統、慣性感測模組、導航系統設計兼任教授陸 磐 安 史蒂芬斯理工學院碩士/ 工程統計、造船原理、海洋工程黃 正 清 東京大學研究/ 複合材料、船舶機械設計、漁船性能吳 重 雄英國史查士克萊大學博

8、士/結構物之振動分析、機械設計、海洋結構物之有限元素分析李 銘 霖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碩士/船舶阻力與推進、波浪中船舶穩度安全性、船舶設計四、設 備教學研究實驗室及設備(一)基礎實驗:熱工實驗室、流力實驗室、電工實驗室、複合材料實驗室、材料及結構實驗室、電腦教室、CAD/CAM 實驗室(二)船舶系統應用:拖航水槽實驗室、穩定性能水槽、迴流水槽實驗室、空蝕水槽實驗室、船機實驗室、實船自動化實驗室、小型海洋實驗槽、流場觀測實驗室、冷凍實驗室(三)機電系統應用:工程量測與虛擬儀控實驗室、油壓教學及乙丙級技能檢定室、機電控制實驗室、通訊及電子實驗室、振動實驗室、能源實驗室、無響實驗室、迴響實驗室、光機

9、電實驗室、無人載具實驗室五、研究與發展本系研究發展方向分為船舶系統應用及機電系統應用兩大領域:(一) 船舶系統應用領域1.船舶流力系統:船舶流體動力分析、船舶耐海與操縱性、最佳船型預測、電腦輔助船舶設計2.船舶結構系統:船舶結構可靠度分析、船舶結構振動、船舶結構最佳化設計、CIM 材料之疲勞強度分析3.船舶輪機系統船舶造機設計、船舶艤裝設計、船舶推進系統設計、內燃機燃燒分析、熱交換器設計分析4.海洋水下系統海洋工程、波浪影像量測、水中聲音訊號處理、水下載具研發與性能分析、水下慣性定位系統、水下光學照明系統、水下聲響感測器開發與應用(二)機電系統應用領域1.資訊通信系統:虛擬實境模擬應用、語音辨

10、識及控制、網路化船舶安全監控系統、網路多媒體技術、無線通訊網路、數位訊號處理、水中通訊2.電力能源系統:電力傳輸系統設計、電力監控與模擬、電力接地工程、波浪發電、燃料電池系統分析、太陽能電力系統整合3.微光機電系統:微光機電系統設計、光源模組之研究與開發、微感測器與致動器、半導體製程4.機電控制系統:機電系統整合、微電腦控制、虛擬儀控、噪音控制、馬達設計與控制、無感測器驅動技術、H強健控制、自動導航控制、高性能綜合控制器設計六、畢業學分及課程(一)大學部畢業學分規定 128 學分 (自 101 學年度入學新生起適用)1.核心通識課程:共 16 學分2.跨領域通識及融合通識:共 16 學分3.必

11、修課程:共 65 學分4.選修課程:共 31 學分4.1 分組專業指定選修:至少通過六門科目依領域分為船舶系統應用、機電系統應用等二組課程,學生可依興趣任選一組修習;可跨組選他組科目做為選修科目4.2 其他選修科目:凡本系開授或指定承認之課程皆可列入畢業學分計算5.通過英文檢定測驗基本門檻之一,始可畢業-1.核心通識課程(16 學分) ,包含四領域:* 基礎國文:4 學分(大一上、下學期各 2 學分)古典詩詞、古典散文、古典小說、古典戲劇、現代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現代戲劇、應用文、綜合文類等課程,由學生任選* 國際語言:4 學分,英文(大一上、下學期各 1 學分,大二上、下學期各 1 學分

12、)(英語系國家之外籍生得修習英文以外之其他語言課程)* 公民與歷史:4 學分憲政民主體制、公共管理、法學緒論、司法與人權、公民社會、歷史通論、歷史與文化、文本與歷史、社會經濟史、古代文明、婦女史、口述歷史、海外華人史等課程,由學生任選* 哲學與藝術:共 4 學分哲學概論、理則學、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工程倫理學、專業倫理學、生命倫理學、科技哲學、法政哲學、宗教哲學、美學概論、視覺藝術概論、表演藝術概論、音樂概論、環境藝術、藝術史與藝術批評、民俗藝術、樂器與文化、博物館學概論、藝術欣賞與實務等課程,由學生任選2.跨領域通識及融合通識(16 學分)* 跨領域通識課程:至少須修 10 學分,至多 14

13、 學分 分四大領域:除自然與工程科學領域外, 人文學領域、社會科學領域、 生命科學與健康領域,每一領域至少 2 學分 所修之課程需與本系必、選修課程無相關 有關跨領域通識學分承認,課程所屬領域若有爭議,則由通識教育中心認定之 對於科目名稱或課程內容相近之課程,不得重複選修* 融合通識課程:至少 2 學分,至多 6 學分通識領袖論壇、通識教育生活實踐3.必修課程(65 學分)學 年科 目 名 稱學 分上學期下學期一微積分(一) (二)33一普通物理學(一) (二) )33一普通物理學實驗(一) (二)11一計算機程式設計3一工程圖學2一應用力學(一)2一系統及船舶機電概論2一C+程式語言設計3一

14、體育(一)(二)00一服務學習(一)(二)00二工程數學(一) (二)33二應用力學(二)3二熱力學(一)3二電工學3二電子學3二流體力學(一)3二材料力學3二自動控制3二體育(三)(四)00二服務學習(三)0三綜合實驗3三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3三系統工程分析3三系統設計理論34.選修課程:共 31 學分4.1 分組專業指定選修甲.船舶系統應用組:下列指定選修課程至少通過六門科目,始得畢業學 年科 目 名 稱學 分上學期下學期三船舶結構學3三船舶靜力學3三造機設計原理3三船舶艤裝設計3三船舶輔機3三船舶阻力與推進3四船舶實驗設計原理 3四船舶設計基礎 3四電腦輔助船舶設計3乙.機電系統應用組:下

15、列指定選修課程至少通過六門科目,始得畢業學 年科 目 名 稱學 分上學期下學期三電磁學3三高頻電子學3三電力系統3三工程量測與虛擬儀表設計3三微電腦控制3三電機機械3四線性系統分析3四微機電系統概論3四機電系統整合3四資訊與通訊概論34.2 其他選修科目:所有專業指定選修或本系新開授或指定承認之課程皆可列入畢業學分計算科 目 名 稱學分人因工程3工程材料學3工程統計學3工程數學(三)3內燃機3有限元素法3舟艇設計3冷凍及空調3物件導向程式設計3流體力學(二)3軍訓(一)(二)0振動力學3校外實習1能量轉換3高等材料力學3推進系統設計3液氣壓學3焊接工程3產業電子化導論3第二外語2船用電學3船舶耐海與操控3船舶產業實務與展望 1普通化學3結構矩陣法3遊艇設計3電子學(二)3網路程式設計3數值分析3熱力學(二)3熱傳學3線性代數3複合材料與應力分析3論文(一)(二)2/2機械原理3機械設計3機械製造3應用光電學3科技與社會導論、工程倫理學、環境倫理導論、工程史 (以上四承認一)25.本系英文檢定測驗基本門檻標準如下:(四擇一)(a) GEPT 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中高級初試以上;(b) TOEFL IBT 87 分或 CBT 電腦托福 220 分(含)以上(約同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