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00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沟里的孩子何以洋话连篇 - 成长博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沟里的孩子为什么能山沟里的孩子为什么能“洋话洋话”连篇连篇-子弟学校第五中学英语教研组学习团队纪实 首钢矿业公司职工子弟学校第五中学位于秀美的龙山脚下,这是一所九年 一贯制的学校。秀美的山孕育了质朴的孩子们,但也拉远了与城市的距离,缺 少了城市孩子的那种灵气和见识。可是他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 能力,却让城里的孩子刮目相看,尤其在英语这门非母语学习方面,学习 的环境大多只能是课堂,很多人认为山里的孩子学的是“哑巴英语”,可事实 却令所有人惊讶。 2004 年,矿业公司曾经请过一个外教到矿山组织英语口语对话活动,在活 动现场,五中的孩子表现积极、活跃,他们用纯正的英语使外教频频竖起

2、大拇 指,“Wonderful!”赞不绝口,而且非要和他们的英语老师交流。特别是 2005 年下学期,子弟学校也曾聘请过一个外籍教师,外教“Nana”每次步入五 中的校园都是迈着兴奋的步伐,因为他走过的中国十多个城市之中,五中孩子 的质朴纯真、勤奋好学,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曾感叹地说:“You are great.I am very proud of you!”。 近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英语知识能力竞赛,获得一、 二、三等奖已变得稀松平常。中考和小考,五中的英语成绩也已连续多年名列 子弟学校前茅,其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子弟学校平均成绩。课堂上、校园里都 可以听到五中孩子流

3、利、动听,如歌般的英语,那是他们在向大家讲述着一个 故事:山沟里的孩子竟然可以“洋话连篇”,因为他们有着最优秀的老师。是 的,五中已经把英语教研组这个团队打造成了一支优秀的团队,而开展形式多 样的学习活动是这个团队真正的“法宝”。 共同的追求形成了学习的团队共同的追求形成了学习的团队 五中最初的几名英语教师,目前都可算得上子弟学校英语教学的骨干,骆 云华已经成长为子弟学校教务科副科长,景继红、卢群还被评为 0708 学年子 弟学校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陈月为带青年教师曾连续两年担任初三毕业班教 学工作,她现在还是小学年级组长,在英语教学上为中小学的衔接做出了突出 贡献。可是她们中有的是中师学历,

4、有的是技校学历,不曾有一位是“科班” 出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快“充电”,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已迫在眉睫。自学英语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于是校园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几 个人便在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周末成了他们互相交流,解决学习中出现 问题的最好时间。 她们从许国璋英语学起,又研读了张道真语法、新概念英语、 英美概况等十几部教材,学习英语泛读最苦了,要求只有一个,就是 广泛阅读,每天读书都要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仅用了 2 年便拿下了 河北省英语自考大专学历。而后她们又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全部以优异的成 绩考入河北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学习。这是函授学习的形式,每到寒暑假她 们

5、都要往返石家庄参加面授,但每个学期十多天的面授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主要还是靠平时艰苦的自学。为学习英美文学史,他们准备了小本子,上 面记满了重要的内容,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上几眼、背上两段;为训练听力, 她们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新闻,还买来英语原声影碟;这个阶段最难的还 是口语表达,要想不让我们的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首先我们不能做“哑 巴”,怀着这样的想法,她们开始了广泛的交流,先是他们几个人坚持每天用2英语交流,而后利用去面授的机会大胆和其他学员交流,特别是积极与教授和 学校请的外教进行交流,她们的口语水平得到了迅猛的提高,并得到了教授和 外教的夸赞。三年的学习,她们没有落下过一次课

6、,在学习期间,陈月老师还 做过一次手术、得过一场大病,但也没有阻止她求知的脚步。 最后的一个学期,她们的授课地点转到唐山,时间也不是在寒暑假了,而 是每个周六。这样一来,她们只好每次都是打车前往,自费花钱到是小事儿, 那种辛苦劲就别提了。但她们依然像以前一样,结伴而行,结伴而归,路上她 们“洋话连篇”,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 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她们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在学习新课标过程 中,大家对其中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了极大兴趣,正在进修的专业也涉及 了这个内容。于是在一次周六去上课时,她们与教授交流了对任务型教学法的 感受和体会,教授提议景继红老师在大家面前交流课例,景

7、老师“任务+情境+ 活动”的设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教授的点评使他们的认识更加清晰和 明确了,很快这种教学法的尝试也逐渐普及开来。 艰苦的自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走到一起的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 习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教学工作,也许更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团队的学习促进了她们的教学团队的学习促进了她们的教学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正是 在这个过程中使她们英语教学的方法越来越丰富。 首先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学生“哑巴英语”的问题。对绝大多数中 国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外语学习的唯一

8、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 堂教学方法,让他们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2005 年 11 月景继红老师从洋思中学考察学习回来之后,向大家介绍了他 们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大家对洋思中学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很感兴 趣,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创设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呢?于是在 原副校长骆云华的参与和督导下,各班相继成立了学习小组。卢群老师还把本 班的小组取了一个个很好听的名字,如“无敌斗士小组”,“火力十足小组”,“谁与争锋小组”“无与伦比小组”等等。她们要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 提问

9、,相互帮助,并且小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同时,要使教师改革教学 方式,按“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从而为 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大家决定由景 继红老师做引领者,骆校长和他们一起备课、上课,共同研究、激烈讨论,教 案不合格推倒重来,大家互相听课,共同评课,尤其在评课过程中,不足之处 毫不留情地指出,然后就再研究,再讨论。通过这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 实践的过程,最后每位教师的英语课堂都能通过这种“组练”的方式,起到操 练语言、有目的地实践语言项目的作用,从而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同时,这 种密度和广度都非常大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充分发

10、挥、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 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的另一道门槛是记忆关,每个班每次听写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过不 了关,而且有不少是聪明外向的学生,他们一到听写时,就紧锁眉头,满脸不 高兴。可是在课堂活动中他们往往是挺积极的呀!回答问题时手举得高高的,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常常是一脸灿烂的笑容。这是为什么呢?新课程词汇量大,3信息量大,如果学生不花点时间去读、记单词,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大家还是在洋思教学模式中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兵教 兵”。于是各班相继出现了结对子、“拜师”的热闹场面,并且老师制定了鼓 励措施,即“徒弟”的每次进步也同样给“师傅”加分。“徒弟”和“师傅” 都体验到

11、了获得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 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记忆单词, 还包括短语、句子,乃至背诵课文的难题。 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孩子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英语朗 诵比赛中他们字正腔圆,英语故事会上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英语卡拉 OK 他们 的歌声优美动听,英语课本剧他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整个校园俨然成了一个英 语的大课堂。 学生们的英语成绩和英语运用能力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中考和小考 在子弟学校连续获得第一,平均分超过其他兄弟学校许多;他们还多次参加全 国中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竞赛,在众多获奖的同学中,其中孙强、王山、徐佳

12、等 多名同学还获得了一等奖中的第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强了,他们逐渐 敢于走出山沟,与英语高手们一争上下、比个高低。于是近两年有许多同学分 别参加了北京假日学校和环球雅思组织的英语夏令营活动,在那里他们与来自 全国的英语高手编排英语短剧和情景剧,与他们在英语辩论赛上针锋相对,韩 岳昊和肖起源同学还分别在夏令营的英语告别晚会上担任了主持人。 新生力量壮大了他们的学习团队新生力量壮大了他们的学习团队 近几年,学校陆续招录了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五中也有四名年轻教师相 继投入到英语教学岗位,又为英语团队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年轻教师不乏专业 知识,但是经验缺乏,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的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在

13、了老教师 的身上。 首当其冲的是要帮助他们过备课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备课 方面往往会有误区,认为只要把教材吃透就行了。于是教研组长把青年教师组 织起来,让他们深入课堂听师傅和老教师的课,过后马上组织教研活动,请授 课教师说课。授课教师对学生特点如数家珍,让青年教师们瞠目结舌,而针对 学生特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让青年教师们听了总是觉得那么的得体。这便是 老教师们的良苦用心,自己的亲身实践,使年轻的教师们悟到了,要想把课讲 好还要备学生,所谓知己还要知彼,从而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备方 法。这不都是上学时侯学过的吗?为什么忘了呢?看来实践才是最好的课堂啊!其次,作为老教师善于发现

14、青年教师教学上的不足,及时纠正并传授给他 们更好的方法。最初的两个月,这些青年教师的师傅们几乎每天都要听一节青 年教师的课。一次课上,青年教师小孙的师傅陈月,发现小孙的个别语音不很 正确,就给她找来有关语音的书和录音带,要求她一定要过语音关,这样才能 给孩子们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语音有 了较大的进步。另外,小孙最初讲课时,往往一提问就只注意了被提问的人, 忽视了大多数,使部分学生感觉无事可做,课堂纪律较乱,陈月老师发现了这 一问题后,及时向她指出并指导她在课上要分步骤、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要坚持由易到难和个体与整体训练相结合等原则。 小魏老师是大学本科毕

15、业,学习成绩优异,英语已经过了专业八级,由于 在实习时,他主要是在高中和成人学校做过英语教学工作,他刚到五中任教的4年级却是小学三年级。老师们发现在课上他大多时间是使用汉语上课,老师们 和他坐在了一起,共同研讨给低年级孩子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并为他提供了许多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教学常用语。同时,由陈月老师牵头做示 范课,给他的任务只有一个,认真体会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如何将汉语与英 语巧妙地穿插于教学之中。现在小魏的学生已经非常适应了他流畅的英语教学。在老教师的诚心帮教下,在五中英语教研组浓郁的学习氛围中,青年教师 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 孙宪会老师在听师傅陈月的课时,发现陈月老师的

16、课堂总是充满歌声,老 师带头唱,学生们非常有兴趣,情绪高涨。于是小孙找到陈老师和她学唱英文 歌,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于是她潜心研 究并经常与大家交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唱可以使他们兴趣盎 然,英语教学中“说”是个难点,那么能不能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 的情境中进行交际呢?还有英语的记忆量大,能不能让学生在反复说的过程中 熟记呢?最后还是要运用掌握,能不能在教学中增设游戏促使他们运用和掌握 呢?她与其他老师反复研究和论证,并付诸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兴趣果 然更加浓厚,其效果当然不错。现在的小孙可不得了,参加 20062007 学年度 石景山区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并由于业绩突出,2006 和 2007 年连续两 年被评为子弟学校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英语不读永远解决不了“哑巴英语”的问题,也就不能真正教会学生说英 语,于是景继红老师摸索出了 Sorry 朗读训练法,陈月老师又在此基础上发展 成为小组式朗读竞赛法,青年教师卞爱丽不仅虚心学习借鉴了他们的朗读训练 法,经过课堂实践后还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