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93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 教 育 中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能 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2010教育论文论文题目: 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院 系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化学教育 授 课 语 种 汉语 学 生 姓 名 张岚 学 号 20091500038 指导教师姓名 张燕红 2010年 10 月 12 日1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化学教育2007级汉班 张岚 20091500038指导教师 张雁红 讲师摘 要 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和培养方法,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

2、能的发展。关键词 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抓好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能力?就其内容和训练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对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整合、概括并使之结构化、系统化的能力;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从掌握的知识出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以下,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初步阐述。1培养观察能力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观察手段获得的,没有对事物的观察,我

3、们的脑海将是一片空白。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得出事物的最本质的规律。没有敏锐、深刻、细微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的、关键的、准确的有关事物反应的感性认识。化学教学中观察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前各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反应过程中是否发光、冒气泡、生成沉淀、烟雾、变色;反应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过程中听到的响声、尝到的味道、闻到的气味。(2)实验过程中仪器的连接、组装、操作、以及所见的图表、模型等等。(3)各种仪器所测得的温度、放电情况等等。(4)皮肤所感觉到的温度等等。对这

4、些方面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方法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往往无明确的目的和条理,只一味追求实验的趣味性。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O2的制取这一实验时,学生听得都认真、看得仔细,在讲解和演示完做这个实验所需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后,下面的同学都表示听懂了,学会了。可当真正到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时,却发现同学们出现了很多错误。例如: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等等。因此,教师应明确讲解观察的目的、观察时应注意哪些现象,如物质的色、态、味的变化,发光、防热、气泡、沉淀的生成等等。同时还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按事物结构由外(左、上)到内(右、下)或相反;由局部到

5、整体或反之;按事物所处空间,由远到近或反之;按事物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等,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精确观察。例如:观察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强调观察的内容:点燃前硫的颜色;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在纯氧中燃烧的剧烈程度;火焰颜色的改变;是否放出热量以及生成物的色、态、味、形等等。1.2引导学生利用感觉器官,细心捕捉各种直观、细微的变化现象学生观察时,往往只注重用眼睛看,而忽略了其它感官所起的作用,观察的内容单一、片面。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来捕捉各种变化,并准确记忆下来。利用实验,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1。1.3及时总结观察的

6、结果,认识不足,及时改进每次观察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去认识观察的方法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正确、全面,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和一些细微变化,以及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而养成的错误操作和认识。指出错误和不足,及时改进。此外,观察还需要与周密的计划、思维活动相互渗透等方法配合,相辅相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2培养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并在实验中发展。离开实验,化学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乏依据,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化学实验技能的陪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

7、一,特别是在开展“普实”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重要意义4。化学实验的类型可分为基本操作、学生实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习题”。前两类教材有明确的要求和步骤,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和步骤顺利地完成2。通过一定的训练能较好地掌握。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需着重。实验能力的培养一般按讲解、示范、独立操作顺序来进行,具体方法如下:2.1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学生实验和实验习题的根本,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是基本操作的综合。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各种仪器,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详细介绍各仪器的名称、功能、

8、用途、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其理由,并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该仪器的错误方法区别开来,而且要熟记,最后老师逐一演示规范操作,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模仿(在实验室进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使学生能纯熟掌握。还应特别注意技巧性操作的训练,如振荡、搅拌、蒸发、过滤等和反复纠正日常生活中形成定式的错误操作。2.2加强学生实验训练中学阶段学生实验包括物质实验、制取实验、溶液配制实验。每个实验都有其特定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是协调发展综合技能,积累解决实际问题方案,培养科学实验技能的途径,为培养创新能力打基础。做学生实验前要加强,做到心中有数,提示每个仪器在实验中的具体作用,每部分装置的构成、作用和目的、操作

9、顺序、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由老师演示一次,在老师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有序地完成学生实验,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2.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是拓展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常有一些骗子在农村中用黄铜制品冒充黄金制品来进行诈骗,屡见不鲜。就以此出了一个题目,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鉴别真假黄金,以下是学生设计的两个方案:方案1:实验目的:鉴别黄铜和黄金原理:利用黄铜中含锌,遇硫酸、盐酸会放出气体,产生气泡,而黄金不和硫酸、盐酸反应,不冒气泡来鉴

10、别。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所需仪器:试管、镊子所需药品:黄铜、黄金、稀H2SO4或稀HCl实验步骤:略方案2:实验目的:鉴别黄铜和黄金原理:Cu、Zn在空气中加热会变色,而黄金加热不变色。黄铜(黄色)+氧气氧化铜(黑色)所需仪器:坩埚钳、酒精灯、火柴所需药品:黄铜、黄金实验步骤:略由上可以看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设计出两套方案进行实验,做好记录,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分析、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较佳的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能力。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人类向前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源泉。中学生是

11、祖国的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化学必须在着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方法有3:3.1打破成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学生的想象能力被极大地制约了,显得非常地缺乏,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谈不上创新,创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具体的可以给学生提一些能启发其想象力的问题,例如:如何区分木炭和二氧化锰,学生一般都采用一种方法加热,能燃烧的是木炭,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锰。思维特别单一,此时可提醒同学们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区分,如:可将两者倒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木炭,下沉的是二氧

12、化锰。还可将两者分别加入氯酸钾中,然后加热,能使氯酸钾分解速度加快的是二氧化锰,能燃烧的是木炭。还可将其烘烤后分别投入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具有吸附性的是木炭,另一是二氧化锰等等一些方法。 这样可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2联系实际,开发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关心社会、联系实际,用探索创新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天。对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案。例如:我市近几年奶牛养殖业呈迅猛发展的势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大量的牛粪如何处理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的堆放

13、在农田里,造成无法耕种,有的不经处理直接排进小溪,小河,随后流入大河中,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我便组织同学们讨论如何合理处理牛粪,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如:修建沼气池,将牛粪作为制作沼气的原料。牛粪中有很多纤维,可用作养鱼的饲料。将牛粪晒干作燃料等。这样既避免了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一举两得。通过讨论,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还能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参与和适应社会活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实现教育的最根本目的5。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周详、有效的教学方案,改进和创造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真

14、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张雁红老师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主要参考文献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82.2 章娴君,郑慧雯,中学化学教学论N.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 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e Chemical Educatio

15、n of Students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Chemistry Education Grade 2007 Zhang Lan 20091500038Advisor Zhang Yanhong LectureAbstract:Modern ideas of education ha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impor

16、tance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explore the capacity closely related. Therefore, in teaching chemistry, efforts should be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and to explore the power of train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many mental functions and comprehensiv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Keywords : Observing ability Experiment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