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7895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护理美学--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美学上篇 第三章 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 第一节 美感的本质与特征 一美感的含义 指审美感受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刺激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运动而产生的愉悦体验也称为美感经验它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和核心 二美感的起源与产生条件 1 美感的起源 美感是美的反映没有客观存在的美美感就无从产生美是在社会实践过程形成的美感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类的美感受到生产实践水平的决定性制约 2 美感的产生条件 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 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这是指审美的主体 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联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纽带 三美感的实质 1 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2 美感是一种自由的符合文化的愉

2、悦体验 二美感的特征 美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包含着认知情感想象理解等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着区别于一般意识活动的本质特征 一形象直觉性 二情感体验性 审美的情感体验性不是单一的心理快感而是混融了因求知而获得的理智感和因符合道德原则而获得的道德感于一体的复合情感因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整体性特征同时由于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美者总是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已有的审美经验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审美情感体验表现了一定的个性化特征 三精神愉悦性 美感的精神愉悦性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当人们被审美对象深深感染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不含物质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性的主观的愉悦感情色彩它是美感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最主

3、要最突出的特征 三美感的心理因素 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一个由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交错融合而形成的复杂过程 一感知与表象 感觉知觉表象是初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也是美感的初级形式 1 审美感觉 aesthetic sense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事物的色彩线条质地音响等信息 2 审美知觉 aesthetic perception 审美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多种感觉力的综合 1 整体性 2 选择性 3 理解性 3 审美表象 aesthetic presentation 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储存下来的形象化的印象审美欣赏者头脑中储存的表象越丰富就越能获取

4、深刻的审美体验越能激发新的审美活动 二联想与想象 1 联想 2 想象 创造性想象中常用的方法与手段有 粘合 夸张 变形 浓缩 抽象 三情感与移情 1 情感 情感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形式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的态度体验情感按其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对崇高美的创造与欣赏有重要作用 心境是一种平静微弱持久主导着人一段时间的整体精神面貌的情感心境对优美的创造与欣赏有着重要作用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稳定深厚的情感它长期影响着人的身心活动没有热情人们对美的事物可能熟视无睹艺术家也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情感推动着想象

5、和理解对表象进行加工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 2 移情 移情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中与对象融为一体物我同一 当审美对象的某种属性激发起审美主体的联想与想象主体的情感状态恰好与对象的形态相呼应于是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主体会将本无生命的现象情感化创造出充满生命神韵的审美意象 四思维与理解 1 思维 思维是以分析与综合的形式达到对客观对象全面深刻把握的心理活动形象思维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灵感思维本质类似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顿悟或西方美学中的直觉 2 理解 理解是指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认识新事物的心理活动是渗透在审美活动中的理性能力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和意无穷性的特点 五意志与灵感 意志是指人脑自

6、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审美实践中人们需要意志去克服各种干扰而专注于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思考和领悟同时由于倾心于专注灵感才会不断涌现 六心理距离 美在心理距离中产生美的根本观念是要求以不涉及利害关系的态度观赏和创造审美对象 距离是事物成为审美对象的内在原因事物离现实功利越远就越容易引起审美知觉如在现实中自然事物比社会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兴趣 综而述之审美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心理要素共同组成的活动系统每一种心理要素在美感形成中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 aesthetic conscious 是周围客观存在的各种审美对象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包括主体

7、审美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这里我们要探讨的审美意识是指审美价值观念范型和取向包括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审美意识发挥着审美范导作用为审美活动提供了一种价值标准 一审美意识的结构要素 一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 aesthetic conception 泛指人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等问题所持有的一些基本看法和观点简称审美观它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 aesthetic interest 是指审美主体的人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风尚和追求又称 审美情趣 三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 aesthetic idea 是审美观念的

8、高级层次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 二 审美意识的特点 一 客观性 审美意识并非人的头脑中所固有而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客观的美决定着审美意识的内容因而审美意识也具有客观性 二差异性 1 时代差异 人类的审美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审美意识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因此必然造成了审美意识的时代差异性如对于人体美不同时代有着明显不同的审美观点 2 民族差异 审美意识的民族差异是指在一定民族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民族的生活语言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反映在各民族的审美活动中就形成各民族在审美观念审美

9、理想审美要求上的差异 3 阶级差异 不同阶级的人由于其阶级地位不同具有不同的立场和世界观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 4 个体差异 1 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修养不同 2 人们的生活经验不同 3 观察和思维方式不同 三审美标准 一审美标准的含义 审美标准是在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形成的是个体进行审美判断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事物审美价值的尺码 二审美标准的基本属性 1 客观性 如同美的存在是客观的一样人们对美的鉴赏标准也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随意的 2 社会性 不同社会由于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风俗习惯等特点审美标准也具有不同的尺度 3 多维性 由于审美主体的

10、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去欣赏千姿百态的美必然造成了审美标准的多维性 4 实践性 审美标准的实践性是指审美标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人类最早的审美标准是与实用标准融合在一起的后来随着艺术生产从物质生产中逐渐分离相对独立的审美标准逐渐形成并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发展 三审美标准的内涵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一般而言美的事物应符合三个方面的内容合乎客观合乎目的合乎形式即真善美三方面和谐统一 1 真 真是指客观事物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规律 人们判断客观对象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即是否蕴含着真是具有普遍意义

11、的一条审美客观标准 2 善 善是指客观事物的功利价值符合主体实践的目的性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类的功利目的是否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益即是否暗含着善是判断对象美丑与否的又个客观标准 3 美 美是指客观事物的外观和形态符合美的形式与结构并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人们判断客观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是否和谐统一也是审美判断的标准之一 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感性形象一方面美具有合乎规律的真和合乎目的的善另一方面又具有丰富多样的感性形式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把握事物美丑与否的客观标准 审美标准的多维性 明代王绂的墨竹图 天然芭蕾 少女与巫婆 春 象鼻山神女峰 九头鸟 千手千眼佛孔乙己 阿 Q 威林多夫的维纳斯 掷铁饼者 圣母拜访 人体摄影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