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780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考研重点名词(宋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白体 所谓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效法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一种诗体。该 派人物众多,有李昉、徐铉、王禹偁、李至、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正 等。其代表诗人是前三位,成就最大的是王禹偁。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 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近体诗中的闲适诗。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 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潜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深刻和感 伤诗的感慨深沉,其缺陷是该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往往率尔成章,追求抒情 的率真,故而诗意较为显豁,给人感觉是语浅易尽,气弱格俗。白体特别王禹 偁的诗歌影响了宋诗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平淡风格以及议论化、散文化特点的形 成。 2 晚唐体 晚唐体是指宋

2、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的诗歌。晚唐体诗人 有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九僧,二是一群隐逸之士,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 九僧,九僧中成就最高的是惠崇。九僧的诗歌特点是:内容上多描写幽深清净 的山林景色和淡泊枯寂的隐逸生活。故而内容较单一,题材范围比较狭小。体 裁上注重五律的写作。 ,创作态度上学习贾、姚的苦吟精神,特别重视五律中间 两联语言的推敲和锤炼,因而九僧诗多有名言警句,但结构往往不完整,意境 不够浑融,给人以有句无篇之感。隐逸诗人主要有魏野、林逋、潘阆等。其中 林逋成就较为突出,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 芳自赏的心情。晚唐体诗人中身份独特的是寇准,他曾

3、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 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而是晚唐体的盟主。晚唐体不仅影响了宋末的四灵和 江湖诗派,而且它的某些因素也一直被其他诗派和作家分解化用。 3 西昆体 北宋真宗时期,在秘阁编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一群作家,利用空闲时间 写了不少应酬诗作。这些诗篇由杨亿汇编成集。因其写作于皇帝藏书的秘阁, 就借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所说天子藏书之处玉山在昆仑之西的传说, 故命为西昆酬唱集 。该派的代表诗人是杨亿、刘筠和钱惟演三人。昆体诗多 为咏史、咏物、怀古、流连光景和馆阁生活,题材较狭窄,内容较贫乏,关注 现实生活较少,思想情感贫弱。艺术上学习李商隐的使事用典,追求对仗的工 稳和词彩的华美,风格雍容典雅

4、,富丽精工,昆体诗人只是模仿了李商隐诗的 华美的艺术外貌,但缺乏李诗内蕴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故而往往徒具李诗 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气韵;同时在艺术上,他们也缺乏创我精神和自立精神。 然而昆体也有一定贡献:它滴诗歌艺术形式美的追求为宋初诗坛注入了较高层 次的审美意绪;它的雕炼字句、使事用典都影响到最具宋诗特色的江西诗派的 诗歌创作;它还为北宋前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培养了重要人才。 4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是适应当时的政治革新的需要而发 生的。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统治危机日益严 重,政治改革的呼声高涨,于是发生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同时

5、,文坛上流行 的西昆诗风和晦涩险怪的太学体文风也不利于政治革新的需要。于是欧阳修团 结梅尧臣、苏舜钦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并很快成为文坛领袖,并大力提携王安 石、曾巩、三苏,在明确的文学理论指导下从事古文创作,形成了浩大的声势, 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出现 了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现象,开创了一代诗风。诗文革新的主要内容是及对奇涩险怪的太学体文风和虚浮绮靡的西昆体诗风,提倡平易畅达,反映社会 现实生活,服务现实政治的新的文学风尚。人们把这场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 宋代的诗、文都能够自具面目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5 荆公体 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王致

6、仕居封荆国公,居半山园,故名;荆公体也称 半山诗,成半山绝句。晚年诗歌一改早期诗的多写政治诗和咏史诗,手法上以 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风格上刚劲瘦硬的特点,而主要写作绝句,以描写景物 和阐述禅理,成流露闲适淡泊的意绪,成表达沉郁悲壮的情感。艺术上精益求 精,构思巧妙,用事贴切,对仗工稳,用字精确语言华妙而意境含蓄,深得古 人好评。 6 江西诗派 黄庭坚在古时已有不少诗人追随其后,学其诗话,但其实尚无江西诗派说。黄 去世后不久,吕本中编列江西诗社宗派图 ,列黄为“宗派之祖” ,下列陈师 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 “谓其源流皆出于豫章” ,该派由此得名。图中所列人 物并非都是江西人,因黄是江西人,图中

7、所列均为黄的追随者,成与吕本中关 系密切的人,故称。至宋末元初的方面,因该派诗人多学习杜甫,就把杜称为 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诗派之宗,提出该派一祖三宗 之说。该派的是个主张是:一、要从前人诗句,古书典故的运用上,花样翻新, 说:“诗词高胜,要从文词中来,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但又 不能照搬古人陈言,要变化运用,要有创新。即“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 二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力避熟滥,喜用佛经、小说、语录中等杂书中的冷僻典 故和稀见的字面。三是为了立异生彩,故意造拗句,押险韵、做硬语,从而形 成了江西诗派变俗为雅,生新瘦硬的特点。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

8、着 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7 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字诚斋,因其诗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在沧浪诗话中称之 为“杨诚斋体” 。其主要特色是:取材上他多以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中的小情趣 作为题材,以新奇的眼光来观察,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 象,描绘特定的生活场景,表达特有的生后情趣,构思和表现方法上。杨诗构 思新巧别致,想象丰富奇特,通过联想和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的主 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放在客观外物上,使其笔下的外物具有知觉的情感,充 满生机和灵性,形象生动而富有趣味。结构和语言上,杨诗不用回环曲折和奇 崛断裂的结构,多用直接流畅的章

9、法,意脉连贯,思致通联。他也不用奇奥生 僻的字句,而使用通俗、活泼、清新、自然近于口语的语言。他继承乐府传统, 借鉴当代民歌,语言力求平易浅近,并吸收俚语谣谚入诗,形成一种新鲜活泼、 雅俗共赏的诗歌语言,与江西诗派的矜奇炫博,生新瘦硬大并其趣。 8 永嘉四灵 指南宋时永嘉(温州)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四人皆 出叶适门下,每人字中都有一“灵”字,故叶适合称为之“四灵” ,并编四灵 诗选 ,为之揄扬。 “四灵”身份有的是低级官员,有的是一生布衣,皆命运落 拓的贫寒之士。他们的诗歌内容主要是题咏景物,赠答酬唱,反映时事和民生 疾苦不多,内容单薄,他艺术上学习贾岛,以清新刻骨之词写

10、野逸清瘦之趣, 内容贫弱,品格不高。 9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继四灵而起的一个诗派,因书商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 成员大多是落地布衣和官场失意的小吏。他们功名失意,进退无据,多数流转 江湖,且以江湖气习相标榜,靠献诗卖艺为生,故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该派 成员大多对国事政治不甚关心,但也不甘于清贫寂寞的隐逸生活;因而他们写 了不少献谒,应酬的诗,内容大多歌功颂德或叹穷叹卑,空洞无聊,艺术上也 相当粗糙。该派成员情况较复杂,他们多数生活在社会下层,接触生活面广, 诗歌题材来源较丰富,农民及城市贫民的悲惨处境往往出现在诗人笔下。但他 们最擅长的题材还是写景抒情,多用白描,字句精丽,盖受四灵影响以及

11、江西 习气,但境界较四灵开阔,该派成就较大的是刘克庄和戴复古。他们基本代表 了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10 说话四家 “说话”的本意即口传故事。口传故事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传说,时 无文字,神话和传说只能以口耳相传。后来人们以话代指口传故事。关于“说 话”的记录,最早见于隋代;唐代的宫中和民间都有“说话”的活动。宋代的 “说话”上承唐代“说话”而来,当时“说话”有四家,各立门庭,自成路数。 四家指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小说以讲烟粉(男女恋情,烟花粉黛之 事) 、灵怪(神仙妖术异物显灵作怪) 、传奇(人世间的奇人奇事,以及悲欢离 合的故事) 、公案(断案故事)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

12、说佛书;讲史,即讲说 历史兴废争战之事。合生则以演出者的应变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 成”之类。由此可见,说话家数,是以故事题材作为划分依据的。 11 宋元话本 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书场中流传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事为蓝本的 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 世统称之为“话本” ,即故事文本的意思。传世宋元话本可分三类:一是叙事粗 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如三国志平话等;一是以说话艺人口述故 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叙事周详,描写细致,文字通顺,可能出自当时 的读书人或书会才人之手,如错斩崔宁 、 碾玉观音等。一是文人依据史 书,野史笔记、

13、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如大宋宣和迷事等。12 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 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 、正话、结尾三部分组 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 ,说风景, 道名胜,往往与故事发生的地点相联系,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联系;有时光以 一首诗点出故事题首,然后叙述一个与此题首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权做 个得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述的主要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显 然,入话的设置,是说话艺人为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特意安排, 也含有引导听众领会话意的动机。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 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14、正话当中,说话人为渲染故事场景或人物风貌,往往 在话本中穿插骈文或诗词;在讲话长篇故事时,说话人为吸引听众再来听讲, 往往选择在故事引人入胜的关键情节处突然中止,这是后来章回小说分回的起 源。结尾,正语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功戒听众或以“话本说彻, 权作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13 平话 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 “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以念诵,而不施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 , 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代表作品如五代史平话 、 宣和遗事 、 全相平话五种等。 14 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

15、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 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 词相配合,采用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属于叙事体,但其唱词 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董解元西厢 记诸宫调 、 刘知远诸宫调等。 15 散曲 散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诗体,当时一般称为乐府或词。它是元杂剧的主要构成 部分,是在民间长短句歌词的基础上,经过长期酝酿,又吸收了各种民间曲调, 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学形式。散曲由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构成。小令是单只 的曲子,又叫“叶儿”原是民间流行的小调,按照不同的宫调曲牌制作,曲调 不同,

16、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它是散曲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形式。套数又称套曲 或叫散套,沿自诸宫调,由两支以上同宫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的组曲,曲牌间 的联接有一定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各支曲子都要押同一韵脚) ,套曲结尾时 要有“煞调”或“煞尾” ,散曲是起源于民间的音乐文学,它具有生动活泼,通 俗易懂的特点,它“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成为当时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16 散曲与词的形式区别 (1)散曲和词都是长短句,但散曲的句子长短更参差,一句中少的只有一二个 字,长的可达二三十字,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伸缩自如。 (2)词中没有衬字、散 曲中可以衬字,正字和衬字相互配合,既保持了曲调的腔格,又增加了语言的 灵活性和通俗性。 (3)词的用韵疏,平仄不能通押;曲的用韵密,但平仄可以 通押。 (4)词曲相比,曲使用赋得方法更多,多铺陈、叙述。语言上,曲比词 更加口语化,散文化,词雅、曲俗。词含蓄蕴藉,曲酣畅淋漓。 17 杂剧 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结构上是由i“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大约相当现代戏剧的一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