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679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十七帖作品解码 胡征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王羲之王羲之十七帖十七帖作品解码作品解码长寿区海棠镇初级中学校长寿区海棠镇初级中学校 胡征军胡征军为了更好地分析十七帖以帮助我们学习,选择一个好的版本作为范式是极其重要 的。 十七帖是刻本,为历代学习草字之范本,所以被一刻再刻,版本“妍媸杂糅” (书谱 ) 。故宋代黄伯思说:十七帖多临本,今世所传虽非皆右军真迹,然皆出于 右军,要皆不及唐人摹刻。 ”黄山谷在其山谷题跋中讲:“十七帖者必多临本。 ” 不仅如此,就是历来对十七帖的记载也有出入。较为可信的是唐代张彦远在右军书 记中的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 是火亘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

2、千纸,率以一丈二为卷,取其书迹 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 ”唐时宏文馆曾摹勒上石,其本末有一大“勒”字,下刻“付直 宏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 ,俗称馆本,但原刻本未见流传,后世传本多据馆 本辗转摹刻,传本又有优劣;还有是根据唐宋人临本或勾填本上石,流传此种拓本亦各具 面目。据记载,传世的十七帖善本有:明邢同藏本(今藏香港中文大学) ,文征明朱译 本(今在上海) ,吴宽藏本(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影印本) ,姜宸英藏本(今在日本, 日本博文堂有影印本) ,另外,开封博物馆有宋拓本一本。上海图书馆藏宋拓馆本为最善本, 此本为吴宽所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入内府,此本较发书要录

3、所记要多六本, 这些善本面貌都不相一致。除馆本外, 十七帖还有“刻本”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 所见的十七帖都是刻本或者说临本的临本,假如临本不好,则以讹传讹。所以, 十七 帖的“馆本”与“刻本”之分,一般人实在是难辨好坏。我们今天所能知道的版本有: 上海图书馆藏张正蒙跋本,其尺寸为 25。5 厘米,长 422 厘米(馆本,图 19 ) ;开封博物 馆藏冯銓旧藏本(图 20)美国安思远藏文征明朱书释文版本(图 21)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 馆藏姜宸英旧藏本,世称“上野本” (图 22) ;日本江川吟舟藏的王文治旧藏,世称“江川 本” (图 23)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的王稚登旧藏本(图 24) 。另

4、外,还有贺知章本(图 25) 、 唐人临本即“陕本” (图 26)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缺少字数的版本,如缺失十七行和十六 行的魏泰(字倒仆)跋本;在余清斋 (图 27) 、 郁刚斋 (图 28)的两部汇帖中的十 七帖版本;日本书艺文化院、书道博物馆、清雅堂所藏的十七帖 、汇帖来禽馆刻 本(图 29) 、南宋曹之格增补重刻的宝晋斋法帖卷四的十七帖 (图 30)等等。从以上的十七帖 来看,馆本比较符合王羲之的书法原貌,而在馆本中也有优劣。首先 是上海图书馆所藏的十七帖电话厚重、朴茂,尽管磨损厉害,还基本保留着王羲之的 俊逸和流美,其气势,风神还在。与这种风格相同的开封博物馆藏冯銓旧藏本和美国安思

5、 远藏文征明朱书版本。其次,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姜宸英旧藏本,世称“上野本” ; 日 本江川吟舟藏的王文治旧藏,世称“江川本” ;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的王稚登旧藏本,其风 格是追求细节的巧妙变化,形势备至,但在摹刻时似乎只注意了字口的清晰而忽视了对王 羲之厚朴一面的再现,仅注意了笔法中转折、提按、起讫等,对神态的再现有所不足。所以,对王羲之的书法应该综合地来看,这可以对上海图书馆的藏本和日本的“三井” 本进行综合的分析,这样既有王羲之书法的厚朴和凝重,又有王羲之的流美、峻达,两相 结合,这样才能全面地体现王羲之的真实面貌。在分析十七帖之前,为能更准确地揭 示其技法的、风格的、形势的要素和特征,我

6、们也必须先综合分析一下王羲之整个书法的 有关笔法、结构、章法等,以此来揭示、解读王羲之的技法要秘。 (图 31 和 32,33 和 34,35 和 36,37 和 38,39 和 40,41 和 42,43 和 44,45 和 46,47 和 48,49 和 50,512和 52,53 和 54,55 和 56)在整个书法史中, “二王书风”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王羲之的影响,加上唐太宗 的推崇备至,加之他书风中所体现的中庸思想为历代士人们所尊崇,使其书法在书法史上 奠定了书圣的地位。因此,以王羲之为主流的魏晋书法,一直是后人追摹的对象,正宗的 “王”字笔法被视为“得道”的不二法门。由此

7、,我们自然会去追寻“王”书的遗迹,并 对其进行“解码” 。他的“编码程序”是什么呢?只有在遗迹中才能发现。然而,他们真正 的笔迹到了宋代几乎就没有了。 “王会稽父子书存于世者盖一二数,唐人褚、薛之流硬临放, 亦足为贵。 ” (苏东坡跋褚薛临帖 ) ,时至今日,二王书法已无真迹可言,都是唐摹本。 比如, 十七帖中的远宦帖就是唐摹本。但是,也有一些线索可直指“王”书的门径。迄今为止存世最早的行书墨迹东晋 王珣的伯远帖就是东晋书风的真是反映(图 57) 。往下梳理,有孙过庭的书谱 (图 58) ,有宋代米芾的一系列信札,这些可以作为管窥二王书风的门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先来解剖孙过庭。 书谱是

8、典型的“魏晋“意义上的复古,武林从笔法,还 是从孙过庭对王羲之书法本质的理解都是经典性的。当然,唐代还有其他的墨迹,但是没 有孙过庭来得那么”过瘾“、那么篇幅宏大,他的理解是较为纯正的。唐人的墨迹较多, 从皇帝到庶人对大王的崇拜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新唐书艺文志载:太宗出御府金帛, 购天下古书,命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定真伪。凡得羲之真迹九爱九十纸,为八十卷。又 得王献之、张芝等书,以”贞观“字为印,真迹命褚遂良楷书小字以影之吗”但奇怪的是: 在唐代,真正意义上的有明显传承王书迹象的是孙过庭,无论是唐初四杰,还是中唐颜真 卿,甚至后来的柳公权,他们似乎偏向于创新,唯独书谱与王书极其靠近,对我们追 溯

9、二王,以强烈的暗示。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临习刻本十七帖 ,学习书谱是能 起到积极作用的。另外,有“集古字”之称的米芾把自己的斋名命为“宝晋斋” ,说明他对以王书为代表 的魏晋书风的仰慕。据传二王的快雪时晴帖 、 大道帖 、 中秋帖均为米芾作伪,可 见米芾对二王书法精熟的程度是惊人的。不仅如此,最像二王书风的一系列“信札” ,更是 让人感觉到他对二王的正确理解及在实践方面的天才般的把握能力。在宋四家中,他的书 法尽管也“尚意”风流,但比起苏、黄、蔡几家来有着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尤其是他的 草书论书帖还保留这王羲之式的扁平势态,特别是最后几行(图 59) 。这几位书史上的重要人物都目睹了王书的墨

10、迹,至于后来的人就很难说对其有多深的 理解了,不是曲解就是为强调个性而对王书古法进行达大肆的篡改。这一线索是沿着墨迹展开的,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以“王”字为主的、宽泛意义上 的魏晋书风的“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赵孟頫也可纳入其中(图 60) 。他们就像一条 组合有序的“链接” ,而这些墨迹本的技法、风格展现对理解十七帖的墨迹原貌是起到 遐想和推断作用的。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来畅想十七帖的墨迹原貌,而不只是被动地临 习十七帖刻本所体现的技法和意蕴,更不会临出帖本所没有负载的东西而模糊了原帖 的气韵,导致临习之作与原貌大相径庭。好在今天还保存这十七帖中的唐人墨迹临本 瞻近帖 (图 61) ,以及

11、龙保帖 (图 62) ,我们可以从中进行这样的思考:唐人是如何3来临习十七帖的?这些临作与刻本的出入有多大?如唐人临本龙保帖与“三井本” 的出入简直太大了,说明它是一种较为尊重原帖的意临本,而瞻近帖唐人临本也是同 样如此,这种消息告诉我们在临习十七帖时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在抓住主题精神的前 提下,以意临为上。第二条线索是王书墨迹的摹本。理解王书原貌,我们当以“神龙本” 兰亭序 (冯承 素摹本) ,不管古人如何评价,他们都是有失真实的。更何况他们二人的功夫主要显现在楷 书上。这是一幅纯粹的行书作品,王羲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行书”的楷模,他树立了 一个千古传唱的典则。除此之外,其大部分是行草书及草

12、书摹本,如丧乱帖 (图 79) 、 平安帖 (图 64) 、 何如帖 (图 65) 、 寒切帖 (图 66)等。这些摹本比“墨迹”要逊色得多,他们的失真性比临本稍好一点。主要表现在:一、笔画过于光滑,没有自然书写所表现出来的“涩劲” 。二、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所显现的“笔触”与墨迹相比有失真实,且不够自然。三、摹本线条的墨色较为凝重,而墨迹是自然的,且墨色较浅,故常易误读。四、由于是摹本,对其所反映的王字基本精神要持怀疑的态度。但是,摹本基本保持了二王的结构特点,以及书写过程中的行笔线路及笔法的基本特 征,也反映出了二王在技巧方面的奇妙组合且没有一丝“破绽” 。摹本虽然笔迹光滑,但结 构和技法的

13、特点几乎完美地保存了下来,这就可以拿来检验十七帖中刻本的好坏,分 析其中模糊、混沌以及尖锐过份的部分等等问题,检验出刻本在锲刻者的意图或原临摹者 的习气,这些都是导致十七帖刻本与原貌不尽相同的地方。因此,摹本可以作为准确 理解十七帖的参照,如远宦帖 (图 67)和游目帖 (图 68)都是唐摹本,也都在 十七帖中有刊刻,都是可以用来作为如何临习十七帖的参照依据。把这种感觉由 一帖扩展到整个字帖,这样来理解十七帖就会使得我们对该帖的理解更加接近原貌一 点,更能想象原帖的气息,也更能体味魏晋风韵(关于摹本和刻本的比较在临帖一章有具 体的分析) 。第三条线索是圣教序 (图 69)及阁帖中的魏晋部分,尤

14、以圣教序为主。 这一线索是刻本,因前两条线索所提供的王字材料太少,不足以来破解他们,这一线索为 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值得参考的东西。 圣教序留下了大量的王羲之的字法,尽管没 有墨迹、摹本那样逼真,但也基本保持了他的结构特点。由于该字帖是集字,其中也保留 着很多的兰亭序及其他字帖中的字,如:兰亭序中的“会” 、 “外” 、 “领” 、 “崇” 等在圣教序里就有, 圣教序中所列出字例的失真程度,只要与兰亭序以比较便 可知,它告诉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状态去临习圣教序 ,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临习的好坏。以 此类推,整个圣教序便“活跃起来” 。而阁帖或绛帖 (图 70)中保留着大量的 草书作品,尽管其中一些存

15、着真伪的问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作为临习十七帖的参 照。 阁帖中字法的锲刻水平、字口的清晰程度等都可以与十七帖十七帖进行仔细的比较, 发现他们的类同和差别,这对我们临习十七帖是有益的。第四条线索:大王书法像一个太极图而无懈可击,也就找不到“入口”,他们的笔法应4用得及其含蓄而流畅,结字无常,风格多变,实难琢磨,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与原迹有着 一定差异的刻本十七帖 。由此,我们只能从后学的“延续”中来寻找,因为后来者毕竟 没有如此高明的手段,且由二王出,总会露出一些“狐狸尾巴”的。赵孟頫是元代复古书风的“旗手” ,他根植钟王,出入魏晋(主要指赵的信札) ,似乎 将元代的书法一下子拉回到了魏晋。赵书

16、出手变为“王书” ,字形稍扁,用笔含蓄,有逸少 遗韵,这可以从赵孟頫的大量信札中去观察。我觉得,初学十七帖者,最好先临一下 赵的信札,这对进一步理解王羲之草书的奥妙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赵书“味薄” (墨迹也 是“味薄”的原因之一,赵书的薄,恐怕更多的是其他的原因) ,严格来说是得王书的外形, 其书风所反映出的意趣与王书的摹本相比是“扭曲”的。而且,还显得规律性很强,笔法 虽好,然没有王字那么“魔幻” 。他的弱点恰好向我们敞开了一条较为平坦的线路,他经常 出现的东西可能是他认为最得意的东西,认为是与王书最合拍的,他的“尾巴”很多。因 此,无论是笔法还是结构, 他给了我们攀登的阶梯。赵书的笔法与结构的丰富性是不够的, 这与“米鬼”之称的宋代米芾还有些差异。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